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每个人心中都应有一座岛

每个人心中都应有一座岛

每个人心中都应有一座岛
文/伊野
我现在才明白,所有的欢乐和自由都必须要有一个据点,要有一个岛在心里,在扬帆出发的时候,知道自己随时可以回来。

----席慕容
岛,在我的想象里,是神秘而亲切、孤独而温情的。

四周是荡漾的海水,一条小船通过去,望眼是青翠的树木植被,零星的村落,自由飞翔的海鸟,一如陶公的世外桃源,或者黄药师的桃花岛。

石岛却是不同。

她是陆连岛,幅员竟有260平方公里,比我想象中大了许多。

沿着海岸线走出去,三面都是碧绿的海水,周边皆有青山围护,山海相连,海岛相映,与我想象中的模样倒也一致。

第一次到石岛的人,最先感叹的,肯定是蓝天白云。

在这个雾霾重重、蓝天稀缺的时代,可以尽情拥抱蓝天的感觉让人非常舒坦。

尤其对于大城市见惯了高楼耸立下,被“圈养”割裂过的天空的人,那种清爽的感觉更直接,天好像一下子近在眼前,却更辽阔。

石岛的蓝天,不能只用“蔚蓝”、“碧空如洗”这样的词来描绘了,那是一种非常通透纯粹的蓝,是一种让人看到就会情不自禁地做出拥抱的姿势、闭上眼睛陶醉并想象着装进脑海带走的蓝。

洁白的云朵,真的像朋友口中所说“盛开的棉花糖”,就在眼前不远处轻盈地飘着,悠然自得。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上云卷云舒。

放下所有沉重与烦闷,前所未有的轻松,像小溪缓缓流进身体,温润心田。

在石岛,我最经常用的形容词是:纯净。

这里的天,海,绿野,山林,溪流,行走的街道路面,处处流露着纯净的感觉。

还记得最早来买房子的时候,工作人员的介绍:这里最宝贵的,其实不是海,而是纯净的空气。

是啊,纯净的空气,这个大自然的馈赠,正快速地、决然地离我们而去,现在当属于少数人的特权了。

“自由地呼吸”,对很多人来说,已经只能停留在诗歌中,作为解放心灵的语句存在。

不用大声地去呼喊“如果没有了呼吸的自由,是否还真的有人权”这样愤青的话语了,我们可以在石岛这样的地方,慢慢地享受。

不论是行走着,坐下来,还是躺着,纯净的空气无处不在。

纯净,与疾病相背离,与生命相呼应。

经常听到邻居们说说笑笑间谈起,老张临到老了才体会到什么是“婴儿般的睡眠”,老李的高血压又降下来了,老王好几天都没再胸闷了。

看着这些邻居们高兴而祥和地闲聊着,舒心的笑容没有任何羁绊,心底的幸福散开在脸上,眼里,我也真心地替他们高兴。

二楼的邻居,老公是退休的干部,老太太是退休的教师,带着正读小学的孙女居住。

经常看见他们老两口牵着孙女的小手,把孩子送上校车,再并排溜达着回家。

阳光在他们微白的发尖闪动,跳跃着,与旁边的绿柳红花,静静流淌的小河,共同构筑出一幅美丽的图画。

老两口在孩子上学的空闲时间里,偶尔会在湖畔散步,也可能在湖心岛上垂钓一个下午,傍晚或者带孙女参加合唱团,或者在景观大道跳广场舞,晚上九点左右就会睡下。

规律而又清静的生活,温暖幸福。

“如果没有孩子,我们会有更多自己的时间,下棋,爬山,唱唱京戏,练练书法。

”老太太跟我说。

带孩子倒不是辛苦,多了很多欢笑,却少了很多出行的机会。

老太太的话语间没有任何抱怨的意思,只是还在梦想更充实、更自我的生活而已。

这与很多都市人灯红酒绿背后的落寞、空虚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啊。

纯净,安静,就像是并蒂而生的双花,共同依偎在幸福的大树下,孕育着温暖和满足。

车少,人少,没有高楼林立,到处是绿野葱翠,远离了拥挤的喧嚣,独享一份宁静悠然。


然我不能像陶公那样,“采菊东篱下”,却在推门“悠然见南山”之外,更多了观海赏湖的细致体验。

“望山之挺拔,观海之壮阔,赏湖之静美”,三者兼而可得,是这里的独享。

石岛,就是这样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岛。

或许是历经生活后的淡定从容之选,抑或是逃离都市樊篱的冲动使然。

我和家人在这里享受着纯净、宁静的自然,和家的幸福温暖。

这应该也是很多老板高官想要而不可得的生活状态,是很多人奋斗毕生的最终心愿。

我很欣慰,我在这样一座岛,有一个温暖的家,守望心灵,颐养天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