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旅游文化对彝族舞蹈发展的得失

浅谈旅游文化对彝族舞蹈发展的得失

浅谈旅游文化对彝族舞蹈发展的得失前言随着人们日益精神文明生活的提高,旅游日渐成为人们生活休闲的一部分,在旅游的过程中,舒适、愉快的旅游生活能丰富旅游者的精神文明世界,旅游文化促进了彝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各民族的交流与合作,丰富了彝族人民的休闲娱乐生活,增强了民族团结和民族凝聚力,旅游文化对彝族舞蹈的发展起到了保护和传承的作用,使彝族舞蹈得到弘扬。

舞蹈是一个民族的肢体语言,记载着一个民族最古老的文化。

彝族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在我们的彝族旅游生活中是越来越重要,特别是近代外来文化的进入给我们的民间舞蹈提出了新的要求。

彝族舞蹈的发展越来越受到旅游文化的重视。

一、旅游文化的特征随着人们精神文明生活的提高,,旅游逐渐渐成为人们生活、娱乐、休闲的一部分,在旅游的过程中,舒适、愉快的旅游生活能丰富旅游者的精神文明世界,而旅游文化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行、吃、住、游、购、娱等六个因素中产生的。

如旅游者在彝族旅游时参与的娱乐活动------围着篝火跳舞,就是在旅游过程中所产生的旅游文化。

旅游文化是各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

一个民族的民族文化是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生活方式、服装饮食、音乐舞蹈等,既包括了物质文明也包括了精神文明,这些都是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旅游文化的特征包括综合性、民族性、大众性、地域性等等。

(一)旅游文化的综合性旅游文化的综合性,旅游文化是一项以文化交流、文化消遣为基础,涉及社会各类成员,包括各种旅游文化的形态和借助于日益丰富的旅游媒体的综合性大众文化。

在现在由于旅游产业的转型,旅游业得迅速发展,旅游文化也不断提高,在发展和提高的过程中,包括在旅游文化中的帮助旅游的专业人员和设施也逐渐统一规划,为旅游提供了各种旅游服务,使旅游资源得到更有利的发挥,旅游文化包括旅游的所有活动,也包括不同的人种和不同阶级的人群。

社会的发展是影响旅游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文化的交流与传播离不开人,人对任何事物的看法是不同的。

所以不同的人对旅游文化的发展也不同。

不同的民族和地区也有不同的旅游文化,在休闲娱乐的环境中,可以体验到在日常生活中不可能有的新鲜感。

旅游文化也是一门特殊的综合性的文化,这门文化需要你自己投身到特定的环境中去体验和感受。

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不同阶级的人群都可以参加进来的,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

(二)旅游文化的民族性旅游文化有不同的特点,而民族文化就是其中之一,它既能发展民族文化也能推动旅游文化。

促进民族团结,突出民族的特点。

还起着各民族文化间接触交流的不可替代的纽带作用。

不同民族间的相互吸引和相互交流,是旅游文化最具魅力的方面之一,两个民族间的不同文化和习俗的冲击,在不同程度上可以刺激另一个民族和地区的旅游经济的繁荣,因此,不同民族文化的撞击可以推动旅游的发展,促进各民族的团结。

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文明。

彝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是对其典型和精粹的开发,同时也要做好彝族文化氛围的营造。

利用彝族文化发展旅游业,主要是挖掘和利用有价值的彝族文化的符号,使旅游产品、服务的各个方面增加文化内涵。

文化符号是物质化的文化内涵,最有交流价值的是当地百姓日常生产、生活、节庆、风俗等的表现和反映。

这就是旅游文化的民族性。

(三)旅游文化的大众性大众性的旅游文化是适应了大众旅游的需求,也有力地推动了大众旅游活动的开展。

随着旅游的经济文化转型,旅游逐渐成为大众娱乐休闲的项目。

大众性是不同的人参加旅游活动的一种表现,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有条件选择旅游作为调节身心健康和生活节奏的方式。

而旅游文化,也为他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新鲜和活力。

一个有特色的旅游文化吸引不同的人群,如XX彝族的火把节,火把节是彝族最具代表的节日之一,而火把节包括了文艺体育、产品交流、文化交流等等,丰富的节日氛围吸引这不同阶级和不同层次的人来加入其中。

这也是旅游文化大众性的一种体现。

(四)旅游文化的地域性文化是历史发展中各地区各民族实践中所创造的参物。

因此,每个地方的地域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地域不一样,所产生的民族文化也不一样。

地域的差异,都印证了每个民族不同的历史,而且每个民族长期生活在这个特定环境中,就造成了不同的旅游文化。

不同的地理环境影响旅游文化,如XX傣族与XX彝族。

在XX傣族的气候是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充沛,气候炎热,常年居住在竹楼里面;XX彝族的是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干湿分明、昼夜温差大,常年居住在有火塘的房子。

所以,XX 傣族和XX彝族不同的地域性影响了该地区的旅游文化。

二、彝族文化(一)彝族的习俗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这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不同的地理环境、生活习惯造就了不同的民族文化。

彝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XX、XX、XX等地。

在中国很多地区都有以酒会友的习惯,他们认为在喝酒的过程中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

而在XX凉山彝族,酒招待客人是必不可少的。

只要有客人来访,主人都会先端一碗酒给客人,表示对客人的尊敬和欢迎。

在节日的时候,更是杀猪宰羊、跳着篝火舞、一起喝酒庆祝。

每个民族的服饰都有自己的特点,有的颜色素雅,有的色彩丰富,这和每个民族的生活习惯和XX信仰离不开。

彝族服饰就多姿多彩,色彩纷呈,有本民族的民族特色,是彝族传统文化和审美意识的具体体现,彝族男子通常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宽裤脚长裤,并在头前部正中蓄小把长发头帕,右方扎一钳形结。

妇女较多的保留民族特点,通常头上缠XX,有围腰和腰带。

首饰有耳坠、手镯、戒指、领排花等。

服饰上的图案和纹样体现了他们对自然的崇拜。

[2]每个民族独有自己独特的节日,如彝族的节日主要有“火把节”、“彝族年”、“拜本主会”等等。

“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一般是在农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晚上举行,火把节第一天为祭火,第二天为传火,第三天为送火。

火把节是彝族人民一年一度的节日。

那天,彝族的男女老少都会身着盛装,围着篝火,尽情的歌舞。

火把节期间举行的祭祀、文艺体育、社会交往、产品交流四大类活动是彝族文化体系严整、完备的集中体现。

彝族火把节历史悠久,群众基础广泛,覆盖面广,影响深远。

火把节充分体现了彝族敬火崇火的民族性格,保留着彝族起源发展的古老信息,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科学价值;火把节是彝族传统文化中最具有标志性的象征符号之一,也是彝族传统音乐、舞蹈、诗歌、饮食、服饰、农耕、天文、崇尚等文化要素的载体;火把节对强化彝族的民族自我认同意识、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火把节作为彝族人民与各民族交流往来以及促进民族团结都有现实作用。

[3](二)彝族的舞蹈彝族是一个歌舞之乡,彝族舞蹈具有自身的独特形式。

舞蹈在彝族人们看来和酒一样,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独特的文化,也是在生产劳动日积月累过程中所产生的精神财富。

彝族的民间舞蹈一种是在劳动生产过程中所演变而成的,模拟劳动生产和劳动动作产生的;有的表现耕种的劳作,有的表现丰收的喜悦;另一种是在婚庆或节日中所产生的,在欢乐的场面中尽情的歌舞,有的表现节日的快乐,有的表现爱情的甜蜜所产生的。

彝族舞蹈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带有极具鲜明的民族特点,其舞蹈动作主要表现在脚下,上身动作很少。

舞步多以踢踏跺脚为主,还穿插一些撩腿、吸腿、勾腿、打脚等动作。

彝族人通过这些动作表达自己内心情感。

彝族的舞蹈分为“打歌”、“烟盒舞”、“阿细跳月”。

“打歌”有称“踏歌”。

是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一个舞种。

彝族婚、丧都离不开打歌。

彝族的恋爱婚姻比较自由,不少青年男女都是在打歌场上相识而结婚的。

打歌的时候男女围着篝火手拉手自娱自乐的舞蹈。

脚上动作十分丰富,步伐有抬脚、一跺脚、三步一松脚、快步移动、旋转等,舞蹈动作节奏欢快。

烟盒舞与彝族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男女老少都爱跳。

烟盒舞分正弦和杂弦两大类。

正弦为“母弦”,有三步弦、二步半、歪歪弦等等;例如舞蹈中的“斗蹄壳”,是模仿动物斗蹄的动作,两排对舞。

杂弦为“子弦”内容丰富。

形式分为自娱性和表演性。

[4]三、旅游文化和彝族舞蹈的融合(一)旅游文化和彝族舞蹈的“双向效应”舞蹈作为地方旅游文化中的重要项目,既有利于传统舞蹈文化的传播,同时又适应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思路,宏观而言,彝族舞蹈资源与旅游文化的关系呈现出双向效应----彝族舞蹈这一文化特色为当地旅游业发展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反之,旅游文化也将有力地带动彝族舞蹈的全面推广和发展。

二者之间实现了文化与经济效益的转换。

随着旅游业得开发和发展,旅游业是经济文化型的产业,民族文化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

在旅游文化中,民族文化是极具特色的。

传统的民族文化在日新月异的现在该怎么发展,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而旅游经营者经过细心地研究民族的传统文化,并进行适当的取舍,吸收一些外来文化,进行精心加工、组织和开发成为供旅游者观赏或享受的旅游文化产品,创造了旅游文化;旅游客体本身反映着人的智慧和力量,有相当的文化因素的成分,它是人们内心的价值观、审美观等精神因素的外在表现,其本身也是旅游文化的不可缺的组成部分。

旅游文化和彝族文化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旅游文化发展的同时,应在服饰、生活、歌舞、风俗等方面保存彝族自身的民族文化形态。

这样,既可以推动彝族地区旅游经济的开发,也可以推动旅游者对彝族的认识,并且可以让更多的中外游客了解彝族文化。

旅游文化的发展促进了民族文化,在历史的发展的长河里旅游文化逐渐与彝族文化融合在一起,而彝族舞蹈在彝族文化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所以,旅游文化和彝族舞蹈也在融合。

(二)旅游文化推动彝族舞蹈的进步各种节日的产生为彝族民间舞蹈、中外民间舞蹈的相互交流、吸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民间舞蹈创作的经典作品无论何时都将受到人们的欢迎。

这也为彝族舞蹈创作更好作品提供了条件,是旅游文化与彝族舞蹈融合的结晶。

多姿多彩的彝族舞蹈。

日益发展的旅游文化,让当地的旅游文化和舞蹈都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也体现了彝族舞蹈的发展离不开旅游文化。

各种艺术节、文化节、旅游节、文化村等形式,让旅游业在发展的同时,推动了彝族文化。

也推动了彝族舞蹈。

旅游文化和彝族舞蹈是分不开的。

彝族舞蹈是旅游文化的一部分,而旅游文化是在旅游的过程中推动了彝族舞蹈的发展。

所以说彝族舞蹈和旅游文化是相辅相成的。

旅游文化的发展可以有效的保护彝族舞蹈文化。

一方面,发展旅游文化可以恢复和挖掘出许多彝族舞蹈文化,而这种文化的恢复和弘扬又可以增强当地人的民族自豪感,从而有利于当地人自觉保护彝族舞蹈文化;另一方面,旅游业是一个连动性很强的产业,它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并由此促进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又可以保护文化,同时也可以大力推动经济的发展,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可以得到有机的融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