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从来没有粗心这回事,失分的真正原因在这里!
(附期末考试各科检查技巧)
每次考试下来,很多同学在分析试卷的时候,都会把错误的原因归结为“粗心”…
但是真的是粗心导致的吗?未必见得…
其实粗心的背后有更重要的内因很容易被同学们忽略…
今天就来跟大家聊一聊那些被误解的粗心和期末考试如何提高检查的效率,来看看你有没有这样的问题吧…
这才是粗心背后的原因
粗心,因为对知识掌握的熟练度不够
所谓熟练度,就拿九九乘法表来说,没有背过之前,可能算7乘8还需要分解成7×(10-2)=7×10-7×2=70-14=56,但是背过乘法表之后,你就可以立马得出答案56,这就是熟练的作用。
对于知识点也是这样,越熟练就越不容易出错。
这种因为不熟练导致的结果在事后总结的时候很容易被归为粗
心,但实际上是因为熟练度不够。
所以在平时练习的时候,一道题目,反复接触至少要六次以上,并且每次都在思考,才会熟悉并产生记忆。
粗心,因为对知识的基本概念不清楚
还有一些题目,同学们认为自己是会做的,因为平时做对过,只是考试错了。
但很可能是他们只看过1-2次,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很多概念的细节到底是什么?并未深究。
在考试有时间限制和压力的情况下,人通常本能的选择自己大脑中最先搜索到的记忆存储,而这个记忆和认知很可能是错误和疏漏的。
这种情况可以在平时的时候跟小伙伴一起试着去讲解题目,如果做到能讲解题目,表示确实理解了。
通常在讲解过程中,也会不断发现自己知识上的漏洞。
粗心,因为习惯有问题
很多同学写作业不认真、不检查、不喜欢打草稿、不肯写步骤等,也都是习惯的问题。
还有书写习惯等,也会导致一些
粗心问题。
还有的同学做题喜欢跳步骤,不但容易错,还会导致按步得分时得不到前半部分应该能得到的分。
如果有这样习惯的同学,做数学的时候可以在草稿纸上先画图,画图常常能使自己的思维清晰。
另外,有的同学喜欢对同一题给出多种算法的乐趣,这其实也可以帮忙检查出一些错误。
粗心,因为做题准确率不高
如果平时做事力求“一遍做对”,“每遍都提升”,关键时刻才有可能一次做对。
这需要用心投入,反复多次后才能成为本能。
如果做错了,觉得“没关系”,常常会造成多次也无法做到比较好的状态。
另外,准确率还和“做题量”以及“题目类型”有关。
所以小可爱们每次做题都要认真对待,提高准确率,争取会做题,建立错题本。
也可以给自己制定训练的计划。
每次认真分析错误原因,才能真正提高成绩。
期末考这样检查更有效
语文——重点检查阅读题和作文
第一,一般来讲,语文试卷前面的题目都是考查基础知识的。
例如,注音题、默写汉字题等,像这样的题目,即便再检查,不会读的字还是不会读,不会写的字还是不会字,所以,类似这样的题目可以简略检查。
第二,但语文中的阅读题却是检查的重点。
检查时文章再多读一遍,往往对文章理解就会更深刻,感想也会更多。
另外,阅读题即使对答案没把握,也建议多写一些内容,因为这类题常常是按点给分的,写出的得分点越多,得的分也越多。
第三,作文也要重点检查。
作文最忌讳有错字、错句及用错的标点。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避免作文错误太多,涂改太乱,建议在草稿纸上列出大纲后再写。
数学——重点检查选择、应用题
第一,选择题是数学检查的重点。
检查时,题目一定要认真重读一遍,看准备题目要求选择的是“正确的答案”,还是
“错误的答案”;是要求选“最多”,还是要求选“最少”。
第二,应用题不要一看不会做就什么都不写。
静下心来再读一遍题目,把能用的公式或理论写在草稿纸上,理出思路,能想出一步算一步,都写在试卷上,因为应用题是步骤得分的,即使只答对一步,也会有步骤分。
英语——重点检查语法题和作文
第一,语法题是英语考试检查的重点。
拿不准的、记不清的语法可以凭借语感来作答。
第二,同语文的作文一样,英语作文写完后也要多读几遍,一定不要出现错词或错句。
宁可用很短很简单的句子,也坚决不用拿不准的句子。
题会做,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粗心的原因失分,要比难题不会做更加让人惋惜。
毕竟最让人难受的不是过错,而是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