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谈谈初中地理教学策略

谈谈初中地理教学策略

谈谈初中地理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是重要的教学策略,中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是中学地理教学由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突破口。

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首先要从端正学习地理的态度、
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良好动机着手,主要通过地理课堂教学的艺术来激发学生兴趣。

地理学
习兴趣是地理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产生地理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

它对地理教学过程中发
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都有重要作用。

一、培养学生地理学习的间接兴趣
心理学认为,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两者可以相互转化、相互促进。

间接兴趣是对
事物未来结果的兴趣,这种兴趣,虽然理念性强,但持续时间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力,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和能力。

为唤起学生的间接兴趣,教师在开始时,给每届学生上的第
一堂课中,在每章、每单元的导言中,可讲讲学习地理科学的重要意义。

例如告诉学生:学
好地理,能使我们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及世界各地的风土民情等方面有充分的了解,为今后我
们走向社会提供帮助,同时能提高我们自身的知识素养。

时至今日,地理科学在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中,已成为环境保护、国土规划、工农业生产合理布局及政府决策的重要理论依据
和行为指南。

学好地理,长大后才能建设好社会主义,建设好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好我们
的家乡,使祖国强盛起来、繁荣起来,使我们的家乡富裕起来。

这样做可以帮助学生端正学
习地理的态度,从而激发学生地理学习较为持久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正确读图与析图的能力
1.弄清地图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注记。

这是读图的根本。

弄清比例尺,才能使图中抽象的
距离在脑海中产生实际概念;图上方向的正确认识才能保证用图的正确性;图例注记的理解
才能保证所读的地理事物名称的正确,也帮助我们在地图上迅速找到目标。

只有这样才能保
证读图顺利和正确。

2.明确要素,引导读图。

一幅地图中所蕴含的地理信息是十分丰富的,因此,教学中,应根
据教学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通过读图感知所需要的信息。

如讲述“北印度洋季风环流的成因”,先让学生观察洋流的流向及南亚地区冬、夏季风的风向,进一步引导分析两要素之间的关系,季风环流的成因就迎刃而解了。

3.确定目标,引发读图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的重要一环。

因此,制订适当的读图目标,让学生思索,能激发求知欲,调动积极性。

如:“中国的交通业”中,主要铁路干线及铁路枢纽,名称多,记忆难,可确定起点和目
的地,让学生设计几条旅游路线,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三、地理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倡
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评价目标,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实现主动式、交流式合作学习,新课程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

在探究性学习中,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能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
调查、信息搜索与处理、讨化与交流等活动,获得知识和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地理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个人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表现出来的创造的意向、愿望和动机。

创新
意识是人们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形成创新素质的起点。

1.教师要营造一个鼓励创新和想像的课堂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从灌输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与创新。

要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
教学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积极思维,敢于创新。

为此,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与想象能力。

如:上课适当允许学生随时举手提出问题、讲出思想的火花;允许学生和老师争论;课堂提问时经常问“你说呢”、“你认为呢”、“你的观点呢”、“你的看法呢”、“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再想想”等,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一旦学生成功,要及时赞扬鼓励,让学生体验创新的喜悦,例如经常以“很好”、“很有新意”、“你真会动脑筋”、“你的想法真令人惊奇”等语气赞扬学生的新观点。

即使不成功,也不轻易否定,以免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尤其当学生对教师和书本的观点有异议时,教师不要马上给学生以否定的回答,而要与学生互相切磋、共同探讨,求得正确的结论,尽量消除学生怕答错的思想负担。

2.要使学生在在将来的地理学领域中有所创新,就必须首先培养学生对这门课的浓厚兴趣。

为此,教师要教育学生充分认识学习地理的目的和意义,理直气壮地向学生说明学习地理对学生成才的重要作用,展现学科知识的魅力。

还要培养学生对学习过程本身和教学内容的兴趣,努力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巧妙运用具体的激趣方法,如创设情境、巧妙设疑、艺术语言、课前讲地理、演讲辩论、增举时事、联系热点等。

3.要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

在地理教学中,要让学生懂得创新的重要意义:创新是时代的呼唤;创新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创新也是个人自我发展的必备素质和未来竞争的前提。

21世纪的人才标准不但要求知识渊博,而且需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一个国家拥有创新人才的多少,将决定其经济发展的快慢和科技进步的大小。

当学生明白了创新的意义后,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创造动机和责任意识,自觉地为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和为美好的人生去创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