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血藤
【别名】血风、血藤、大血藤、血风藤、三叶鸡血藤、九层风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碎,晒干。
用水润透,切片,或蒸软后乘热切片,晒干。
【性味】苦、甘,温。
【归经】归肝、肾经。
【功效】补血,活血,通络。
用于月经不调,血虚萎黄,麻木瘫痪,风湿痹痛。
(鸡血藤的功效与作用) 【用法用量】9~15g。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大剂1两);或浸酒。
【附方】治放射线引起的白血病:鸡血藤一两。
长期煎服。
(江西《中草药学》)
【临床应用】治疗闭经:鸡血藤糖浆10~30毫升,日服3次,疗程1~4周。
治疗190例,近期有效65例。
一般于服药后7~20天通经。
【功效】活血舒筋;养血调经。
主手足麻木;肢体瘫痪;风湿痹痛;妇女有经不调;痛经;闭经(鸡血藤的功效与作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大剂量可用至30g;或浸酒。
功能主治活血、舒筋。
治腰膝酸痛,麻木瘫痪,月经不调。
①《纲目拾遗》:"活血,暖腰膝,已风瘫。
"②《本草再新》:"补中燥胃。
"③《饮片新参》:"去瘀血,生新血,流利...[详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大剂1两);或浸酒。
功能主治:补血,活血,通络。
用于月经不调,血虚萎黄,麻木瘫痪,风湿痹痛。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
配益母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配苍术,理气化湿、辟秽去浊;配杜仲,补肾壮骨,通经止痛;配当归,补血活血。
1.月经不调、痛经、闭经。
本品苦而不燥,温而不烈,行血散瘀,调经止痛,性质和缓,同时又兼补血作用,凡妇人血瘀及血虚之月经病证均可应用。
治血瘀之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可配伍当归、川芎、香附等同用;治血虚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则配当归、熟地、白芍等药用。
2.风湿痹痛,手足麻木,肢体瘫痪及血虚萎黄。
本品行血养血,舒筋活络,为治疗经脉不畅,络脉不和病证的常用药。
如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可配伍祛风湿药,如独活、威灵仙、桑寄生等药;治中风手足麻木,肢体瘫痪,常配伍气活血通络药,如黄芪、丹参、地龙等药;治血虚不养筋之肢体麻木及血虚萎黄,多配益气补血药之黄芪、当归等药用。
食用方法
鸡血藤炖猪蹄
功效: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的功效。
基本材料:鸡血藤30克,猪蹄1只,生姜、忽、胡椒、绍酒、盐、白糖、味精适量。
制作方法
1、将猪蹄上的毛刮洗干净、先将猪蹄放在沸水锅内焯去血污和腥膻味,再放入炖猪蹄砂锅内。
姜拍松,葱
切段。
2、将鸡血藤切段装入纱布袋内,扎紧袋口,用清水浸漂过,放入砂锅内。
加入姜、葱、绍酒、胡椒、盐、
白糖,清水适量(漫过猪蹄)。
先用武火煮沸,撇去浮沫,转用文火2~3小时,至熟烂。
3、捞出猪蹄,切成块,再放入汤内煮沸,捞出纱布药袋不用,放味精调好口味即成。
饮汤食肉。
经闭不通:丹参30克,当归10克,红花10克,益母草20克,香附15克,路路通15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
颈椎病:鸡血藤60克,炙黄芪30克,当归、干地龙各20克,蜂蜜30克。
将前4味药用水浸泡30分钟,入沙锅,加水浓煎20分钟,去渣取汁,趁热加入蜂蜜,调匀即成。
敷患处,每日两次。
手足麻木:鸡血藤30克,木瓜20克,骨碎补、白芍各15克、伸筋草10克、当归、羌活、桂枝各12克。
将上药研末混匀,水泛为丸,每服6克,每日两次,黄酒送服。
骨质增生:鸡血藤30克,骨碎补、熟地黄各20克,肉苁蓉、淫羊藿15克,莱菔子10克,淮山药12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
鱼鳞病:鸡血藤30克,天冬、生地黄、熟地黄、当归各15克,党参、黄芪、丹参各20克,麦冬、白芍、茯苓各12克,红花、陈皮各10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
皮肤瘙痒症:鸡血藤50克,蛇床子、地肤子、苦参、白鲜皮各15克,丹参、生地黄各20克。
水煎,每日一剂,连用14天。
产后便秘:鸡血藤30克,生黄芪25克,炒升麻20克,当归10克,制香附10克,大黄10克,槟榔10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
风湿痹痛:鸡血藤15克,红花,当归15克,蜈蚣5克,桑寄生15克,海风藤15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
脑动脉硬化:鸡血藤20克,杜仲15克,五加皮10克,生地黄15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
白带病:鸡血藤30克,金樱子、芡实、怀山药、旱莲草各15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
注意事项
∙阴虚火亢者慎用。
∙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分档,洗净,浸润至透,切薄片,干燥;或蒸软后趁热切薄片,干燥,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
∙上述提供的药方为相关医书中记载,具体请与中医师沟通用量及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