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材料科学基础第六章共90页文档
材料科学基础第六章共90页文档
界面能 体积
自由能
短缺
已知Cu的熔点tm=1083 ℃,熔化潜热Lm=1.88×103J/cm3,比 表面能σ =1.44 ×105J/cm2 。(1)试计算Cu在853 ℃均 匀形核时的临界晶核半径。(2)已知Cu的相对原子量为 63.5,密度为8.9g/cm3,求临界晶核中的原子数。
解:
(1)
即形成临界晶核时要有值的自由能
增加,与ΔT2成反比。 将(4)式代入
A*4(r*2)162Tm 2
L2mT2 (6)
G*1A*
(6)式表明,当r=r*3时,临界晶核形成时的自由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能增高等于其表面能的1/3,此形核功是过冷液体金
属开始形核时的主要障碍。
形核功来自何方?在没有外部供给能量的条件下,
依靠液体本身存在的“能量起伏”来供给
第六章材料的 凝固与气相沉积
炼钢
浇注
第六章材料的 凝固与气相沉积
1.基本概念
凝固:物质从液态到固态的转变过程。
若凝固后的物质为晶体,则称之为结晶。
2.研究意义
提高金属机械性能和工艺性能 凝固是相变过程,可为其它相变的研究提供基础。
金属结晶的基本规律
金属结晶的微观现象
t1 形核
t3 长大 形成晶 粒
将(2)代入(1),
SS
SL
Lm Tm
(1) (2)
GVLm(1T Tm)T Lm mT
GVLm(1T Tm)T Lm mT
a △T>0, △Gv<0-过冷是结晶的必要 条件(之一)。 b △T越大, △Gv越小-过冷度越大, 越有利于结晶。 c △Gv的绝对值为凝固过程的驱动力。
金属结晶的结构条件
rk
2Tm
Lm
1 T
21.44105(1083273) 9.031010m 1.88103(1083853)
(2)假设均匀形核时,临界晶核为球形,临界晶核中 的原子数为n,则:
nn 0 A V6 .0 2 1 0 2 3 8 .9 6 3 4 .3 5 (9 .0 3 1 0 8)32 6 1
©2019 Brooks/Cole, a division of Thomson Learning, Inc. Thomson Learning™ is a trademark used herein under license.
假定晶胚为球形,半径为r,当过冷液体中出现一个 晶胚时,总的自由能变化: ΔG=-V ΔGV+Aσ= -(4 /3) πr3 ΔGV +4 πr2 σ
Tm
2
Lm
Tm(4)
T
3 临界晶核
G4 3r3GV4r2
G 0 r
4 r 2 GV 8 r 0
rk
2 GV
GV
Lm Tm
T
rk
2 Tm
Lm
1 T
临界晶核半径随过冷度增大而减小。 将(2(3)(4)代入(1)式:
(5)
G* 163Tm2
称为临界晶核3形(L成m 功T,)2简称形核功,
4形核功
临界形核功:形成临界晶核时需额外对形核所做的功。
A
Gk
4 3
r
3
G
V
4
r 2
4 3
rk3
2 rk
4 rk2
4 3
rk2
1 3
Ak
rk
2 Tm
Lm
1 T
A
Gk
16 3Tm2
3L2m
1 T 2
形核功
G*332 G 3v2438 G 3v2
G*1A*
3
形成临界晶核时自由能变化为正值,且等于临界晶核界面能的 1/3。即形成临界晶核时,所释放的体积自由能只相当于所需 要的界面能的2/3。
压力可视为常数 ,即dP=0
dG S dT P
在交点温度(Tm ):两相自由
能相等,即GL=GS平衡共存 T<Tm:Gs<GL, L—S
液态、固态金属自由能-温度曲线
液 固,单位体积自由能的变化Δ GV为
GV(HSHL)T(SSSL) HSHLLm(Lm为 熔 化 潜 热 )
∵ T=Tm时,ΔGV=0
V、A:晶胚的体积及表面面积, σ为单位面积自由能,即比表面能ΔGV :
液、固两相单位体积自由能差绝对值, 由于过冷到熔点以下时,自由能为负值
G4 3r3GV4r2
-△Gs -△G
r<r*时,晶胚长大将导致系统自由能的增加, 这种晶胚不稳定,瞬时形成,瞬时消失。
r>r*时,随晶胚长大,系统自由能降低,凝固 过程自动进行。
第一节材料凝固时晶核的形成
形核:在母相中形成等于或超过一定临界大小的新相晶核的过程
均匀形核:新相晶核在遍及母相的整个体积内无规则均匀形成。
非均匀形核:新相晶核依附于其它物质择优形成。
一、 均匀形核
1.金属结晶的热力学条件
G=H-TS
自由能随温度、压力而变化 : dG=VdP-SdT
其中,V:体积 ,P:压力 冶金系统中,
t2 形核 并长大, 有新的 晶核形 成
t4 液体 消失, 结晶结 束
3.1.2金属结晶的宏观现象
1.冷却曲线与金属结晶温度
(1)过冷:纯金属的实际开始结晶温度总是低于理论结晶温度。 (2)过冷度:液体材料的理论结晶温度(Tm) 与其实际温度Tn之差。
△T=Tm-Tn (见冷却曲线) 注: 过冷是凝固的必要条件 (凝固过程总是在一定的过冷度下进行)。
“结构起伏”的尺寸,大小与温度有关,温度越 低,“结构起伏”尺寸越大,当温度降到熔点以 下时,这种晶坯的尺寸较大,其中的原子组成了 晶态的规则排列,而其外层原子却与液体金属中 不规则排列的原子相接触而构成界面。因此,当 过冷液体中出现晶坯时,一方面由于在这个区域 中原子由液态的聚集状态转变为固态的排列状态, 使体系的自由能降低(固、液相之间的体积自由 能差);另一方面,由于晶坯构成新的表面,又 会引起表面自由能的增加(单位面积表面能σ)。
1 .液态金属模型 a. 微晶无序模型(准晶体模型) b. 拓扑无序模型 (密集无序堆垛模型) (随机密堆模型)
2 结构起伏(相起伏):液态材料中
出现的短程有序原子集团的时隐时现
出
现象。是结晶的必要条件(之二)。
现 几
结构起伏-晶胚:把过冷液体中尺寸较大的短率程规则排列结构叫晶胚。
结构起伏大小
2.均匀形核的能量变化
r=r*时,可能长大,也可能熔化,两种趋势都 是使自由能降低的过程,将r*的晶胚称为临界
晶核,只有那些略大于临界半径的晶核,才能
作为稳定晶核而长大,所以金属凝固时,晶核 必须要求等于或大于临界晶核。
极值点处
d(d G r ) 4r2 G V8r0
2
r* GV
(2)
将
GV
Lm T(3)代入(2)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