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服务团队实施方案4.doc

服务团队实施方案4.doc

服务团队实施方案4健康管理团队服务实施方案及考核细则为加强对村卫生室的监督管理,稳定乡村医生队伍,提高业务素质,规范医疗卫生服务行为,满足广大农村居民的医疗卫生需求,促进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健康有序开展,提升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推动我镇镇村卫生整体化管理的发展,特制定2017年度健康管理团队服务实施方案及考核细则。

一、制定总体目标,加强组织领导开展乡镇卫生院健康管理团队服务,是为了适应新形势,切实转变服务模式、落实便民惠民措施的一项重要举措,2017年总体目标是全面开展健康管理团队服务,服务覆盖15个行政村,重点服务签约服务村慢病签约人群。

医院成立健康管理团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由万斌院长任组长,谢少轩、郭春辉、冯鑫彬、柳怀德为成员,负责对各团队工作的日常协调、管理及考核。

二、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目标(一)开展巡回医疗1、定期到村卫生室开设门诊,正常开展镇村远程视频会诊,开展重点人群一对一规范化诊疗服务;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联系人民医院专家开展远程医疗会诊。

2、对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慢性病人、精神病人,以及行动不便且确有需要的其它病患者,根据需求和诊疗规范提供上门诊疗服务。

3、帮助农村居民选择适宜的就医路径,协助预约上级医院,推动建立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

(二)实施健康管理1、掌握农村居民健康基本情况和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制定并落实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结合健康管理团队一对一诊疗服务及健康知识宣教,不断提高群众健康防病知识的普及率。

2、落实好高血压、糖尿病伴并发症患者及高危孕产妇、体弱儿、65岁以上老年人保健等乡村医生尚难以独立完成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三)规范村卫生室服务1、加强培训与指导,推广适宜卫生技术,帮助乡村医生提升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2、督促村卫生室规范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规范执行安全注射、消毒隔离、医疗文书、抗生素与激素应用、医疗废弃物处置等医疗规范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规范建立财务管理制度,规范提供新农合门诊服务。

3、督促乡村医生认真完成各项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任务。

三、团队人员组成(一)在县人民医院医生的带领下,由本院临床、护理、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和辖区15个村卫生室人员组成3个健康管理服务团队。

(二)每个团队明确1人为团队负责人,负责团队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三)健康管理团队中成员保持固定、服务对象保持固定、服务时间保持固定、服务项目保持固定。

临床医生是医疗卫生服务的技术核心,应具备相应执业资格,以全科医生为主。

四、团队服务方式和服务规范(一)在县人民医院医生的带领下,由本院临床、护理、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和辖区15个村卫生室人员组成3个健康管理服务团队。

(二)团队医生采取上门巡诊、随访管理、健康宣教以及在村卫生室坐诊、县、镇、村远程会诊、检查指导村卫生室工作等方式开展团队服务;护理人员主要负责坐诊过程中患者一般情况体检、健教处方宣讲以及卫生室医疗技术操作常规、院感工作的指导和督查。

每次团队下村开展服务前,乡村医生要事先向重点管理服务的对象做好通告工作。

(三)团队固定下村的时间和服务内容,要在村卫生室上墙公布,并公示团队成员名单、职责分工、咨询联系方式和监督电话,方便居民联系、咨询,接受社会监督。

(四)充分发挥团队服务的示范作用,带动乡村医生的水平提高。

团队成员服务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和服务规范,并做好相关记录(诊疗记录、会诊记录等)。

(五)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团队负责所有村卫生室基本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签约服务、基药制度及合作医疗制度的管理、督查和考核。

五、考核管理细则(一)根据柴集镇乡村一体化管理方案,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办法和运行机制,设立健康团队服务专项津补贴,充分激发团队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本着谁服务谁受益的原则,健康管理团队下村工作劳务费用在村级相关服务经费中开支。

(二)健康服务团队和村卫生室的工作绩效进行捆绑考核,考核结果运用主要与所在村服务人次、慢病人群综合控制率相挂钩(本年度高血压、糖尿病人群控制率目标均为80%。

团队绩效补贴最终发放=实际工作量统计*慢病人群控制率)。

慢病控制率的计算方式为全年签约群众第一次的监测数据为基点(0),80%为目标点(100%),测算出来的数字为慢病控制率。

超过100%亦按超过数同比例上浮结算。

(三)护理人员考核由公共卫生团队下乡时对卫生室医疗技术操作常规、院感工作执行情况进行考核评分,结果纳入护理人员专项津补贴绩效考核统计。

(四)公共卫生团队参与对村卫生室的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村卫生室、乡村医生以及签约服务等经费补助的依据。

阜南县柴集镇中心卫生院2017年3月10日服务业重点项目管理方案4服务业重点项目管理方案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市委全体(扩大)会议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服务业发展项目化、项目推进责任化”的要求,强化项目管理,推进手段创新,落实服务举措,以项目推进带动服务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实现全市服务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二、目标任务(一)实施当年投资千万元以上服务业项目XXX个,总投资XXX亿元,确保当年完成投资XXX亿元。

其中:实施全市服务业十大重点工程项目XXX个,确保完成投资XXX亿元以上;完成当年投资3XXX万元以上项目XXX个,5XXX万元以上项目XXX个,亿元以上项目XXX个。

(二)启动服务业重大前期项目储备工作,全年新增总投资超亿元的重大储备项目XXX个,其中完成备案或核准手续项目XXX个。

三、推进措施(一)明确目标任务,建立健全领导挂钩责任制。

各县(市、区)、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及时将全年的目标任务细化分解,排定时间进度,制定工作方案,推动重点项目加快建设。

对投资额在3XXX万元以上的服务业重点项目,各县(市、区)政府和市有关主管部门要明确领导挂钩责任制,切实加强领导,为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实施目标考核,全面推行重点工作督查机制。

各县(市、区)、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对照意见要求,加大对重点项目的跟踪推进。

市服务业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按季对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督查,并形成督查通报,每半年在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介上进行公布,推动项目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市服务业领导小组将根据重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奖惩考核。

(三)加强项目管理,进一步完善重大项目储备制。

各县(市、区)、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以“”服务业发展规划为先导,尽快建立服务业项目库,完善各种资料台帐,实行分类管理。

要围绕优势产业积极开展服务业专题招商,多渠道开辟项目来源,重点储备一批亿元以上的服务业重大项目。

同时要加强项目的前期调研论证,及早筹划近年内可望实施的重大项目,分步实施,滚动推进,为全市服务业增添发展后劲。

(四)优化服务环境,加快建立重点项目协调机制。

各县(市、区)、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进一步改进作风,提高服务效能,建立健全重点项目协调机制。

市服务业领导小组将设立专门的联席议事机构,对重点项目引进和建设中遇到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实行“一事一议”,研究扶持措施,努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四、考核奖励(一)组织领导此项工作在市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领导下进行,由市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组织。

(二)考核对象各县(市、区)政府,市开发区管委会,市各相关部门和重点项目建设单位及责任人。

(三)考核内容及标准主要考核全市当年投资千万元以上服务业重点项目的建设和完成情况及重大前期项目的储备和进展情况。

考核主要采取定量考核的办法进行。

1对项目建设单位的考核。

主要考核项目实际投入及工程质量等内容。

考核实行打分制,设基本分和附加分。

基本分100分,具体考评标准为:(1)实际投入(80分)。

完成年度形象进度和投资任务的得满分,投资每超(欠)XX%加(扣)2分。

(2)工程质量(20分)。

项目质量管理制度健全且建设过程中严格按质量要求施工的得满分,有一项不达要求的酌情扣分。

凡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重大安全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实行一票否决,取消项目建设先进单位参评资格。

附加分主要是投资规模加分。

重点项目基本投资要求为当年完成1XXX万元,当年投资额在1XXX万元以上的,每超过1XXX万元,加2分。

基本分和附加分之和为项目建设单位最终得分。

对未列入年度项目安排的新开工项目,项目单位应在项目开工半个月内将基本情况以书面形式报市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以便及时纳入考核范围。

2对县(市、区)和部门的考核。

主要考核所属项目进展和组织推进情况,考核实行打分制。

具体考评标准为:基本分:为各县(市、区)和部门项目考核得分之和。

对没有建立重点项目主要领导挂钩责任制的县(市、区)和部门,酌情扣分。

列入全市考核的重点项目完成投资未达XX%,或重大前期项目储备未完成任务的,取消相关地区和部门评选先进的资格。

附加分:(1)鼓励兴建大项目。

对当年投资达3000万、5000万和亿元以上的考核项目,完成一个分别加2、3、5分;(2)鼓励增加大项目。

对未列入全市考核范围,但当年开工并完成投资3000万、5000万和亿元以上的项目,分别加2分、3分和5分。

(3)鼓励大项目储备。

新储备一个亿元以上项目并完成工商注册登记手续的加2分,完成备案或核准手续的加5分。

基本分和附加分之和为地区和部门最终得分。

此项考核最后得分的XX%,将作为全市服务业工作目标考核中重点项目部分的得分。

(四)奖项设置1优秀项目单位奖,共XXX名左右。

在每个行业中按得分高低选择前两个项目单位,经综合平衡后确定。

2优秀组织单位奖,共6名左右。

对县(市、区)分板块考核,其中第一板块2名,二、三板块各1名;市直部门2名左右。

依据县(市、区)及市直部门考核评比结果确定。

3先进个人奖,共XXX名。

主要在优秀项目单位、优秀组织单位和综合服务部门中产生。

(五)奖励方式坚持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

对优秀项目单位、优秀组织单位和先进个人,以市政府名义进行表彰。

同时,给予优秀项目单位、优秀组织单位和先进个人一次性奖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