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期末高一地理试卷及答案

期末高一地理试卷及答案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地理试卷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2015年9月3日10:00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据此回答1~2题。

1.阅兵期间天气晴朗,完美呈现“阅兵蓝”,受到天气系统影响的是A.冷锋 B.暖锋 C.低压 D.高压2.下图中最可能表示北京气候类型的是图为某地5月5日前后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回答3-5题3、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由下图中哪种天气系统造成。

A.① B.② C.③ D.④4、这次降水的形成原因是:A.气流下沉造成 B.气流对流上升造成C.暖气团主动沿着锋面爬升造成 D.暖气团被迫抬升造成5、此天气系统可能造成A.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B.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C.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D.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6、下面的气流状况示意图中,表示北半球气旋的图是7、从水的运动和更新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下图中(图①、②是河流横断面,虚线为潜水位),正确反映河流洪水期水体之间补给情况的是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8~9题。

8、下列能够实现图中①环节的是A.长江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我国的夏季风D.我国的冬季风9、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人类活动对下列哪个环节施加了影响A.①B.④ C.⑤ D.⑥10.读“某假想区域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某季节的盛行风向。

关于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季节B、D两地的风向及其成因都不同 B.该季节为北半球的冬季C.A地和C地全年都能受到西风带影响 D.E、F两地所在位置为赤道低气压带读印度洋季风示意图,回答11题。

11.根据图中盛行的风向,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值北半球夏季,北京盛行东南风 B.南亚盛行东北风C.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D.我国东南沿海常受台风影响12、下列的气候资料图中,表示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是A B C D13、下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位于同一纬度,其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 下图是太平洋洋流分布简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14题14. 据图关于洋流的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A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洋流呈顺时针向流动 B .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洋流呈逆时针向流动 C .中低纬度海区,大洋东岸是暖流 D .中高纬度海区,大陆西岸是寒流15. 下面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图10)中,正确的是电视剧《闯关东》中的场景:“主人公朱开山为了避免所种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在深秋的夜晚带领全家人及长工们在田间地头点燃了柴草…”。

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16-17题。

热 冷冷 山谷16.图中代表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的序号是A.①B.②C.③D.④17.朱开山一家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A.增强①辐射B.增强②辐射C.增强③辐射D.增强④辐射读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完成18~19题。

18.图中气压带代表A.赤道低气压带B.副极地低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D.副热带高气压带19.图中气压带、风带对气候产生的影响,正确的是A.受该气压带影响,北非地区终年高温少雨B.受风带1影响,台湾东部夏季多暴雨C.受风带2影响,新西兰终年温和湿润D.受气压带和风带2的交替控制,罗马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左图为某日“南半球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其中①.②.③分别代表气压带或风带。

读图完成第20题20.该日,南半球正处于A.春季 B.夏季C.秋季D.冬季读火山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完成21~22题。

21.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A.①圈层 B.②圈层 C.③圈层 D.④圈层22.下列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圈层的厚度海洋较陆地大 B.②圈层的上部加①圈层构成了岩石圈C.③圈层最可能为熔融态 D.④圈层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小23.利用地震波是进行石油勘探的一种主要方式。

我国塔里木、胜利油田等均是用此方法找到的。

下列四幅地震波模拟示意图中表示地下储有石油的是A. ①B.②C. ③ D .④下图为“20元人民币的背景图”,读图并回答24~26小题:24.图片体现出的地球圈层个数为A.5个B.4个C.3个D.2个25.地理环境中最活跃和不单独占有空间的圈层是A.大气圈B.生物圈C.水圈D.地壳26.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岩石圈包括地壳和整个地幔 B.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C.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D.水圈是连续而又规则的圈层江苏省是水资源相对短缺的省份。

结合下图,回答27~28题。

27.有关江苏省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季节分配比较均匀B.南、北部地区水资源数量差别较大C.过境的水资源数量较少D.污染的水体较少,优质的水源多28.造成江苏省水资源短缺的人为因素不包括A.人口密度大,人均水资源数量少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需水量大C.不合理的生产造成水污染较严重D.南水北调工程导致水资源大量减少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重。

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的合理开发限度为40%。

而当开发利用率超过40%时,即表明严重缺水,可能制约经济发展,并引发社会和环境问题。

据此并结合下表回答29~30题。

世界平均中国平均河西走廊塔里木河准噶尔盆地海河流域水资源开30% 20% 92% 79% 80% 95% 发利用率29.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于世界平均值 B.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是准噶尔盆地C.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利用率 D.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根本措施是调水30.现阶段,河西走廊水资源利用的措施中较合理的是A.农业全都实现计算机控制的滴灌方式 B.上、中、下游合理分配利用水资源C.修建水库,储存夏季降水 D.大水漫灌,提高农业灌溉面积二、综合分析题(共40分)31.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22分)材料一2013年度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11月11日在波兰华沙召开,为期两周的华沙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核心议题依然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另一核心议题是落实来自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

中国政府早在2009年就公布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大会上中方表示,节能减排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无论谈判进展如何中国都将坚定不移地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材料二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图。

材料三部分国家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图。

(1)根据图1描述近现代的气温变化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6分)(2)分析在大气环境保护方面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义务的原因。

(4分)(3)试分析近现代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方面可能带来的影响。

(6分)(4))请你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提出合理措施。

(6分)32.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8分)材料一:探究非洲西海岸洋流形成及对环境的影响非洲西海岸沿19°S的表层海水温度观测值离海岸距0 52 104 208 312 416 520 624 728离/km水温/℃14.7 16.4 17.4 18.4 19.1 19.1 20.3 20.8 21.2(1)根据材料一的表格,描述沿19°S水温的分布规律。

(2分)(2) 根据信息判断该地盛行的风向;受此风向的影响,海水会发生运动,在图甲上画出该海域海水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示意图。

(4分)(3)根据前面的探究,判断该洋流的性质并在图乙上画出该洋流的流动方向。

(4分)(4)分析该洋流对沿岸气候及海洋生物资源的分布的影响。

(8分)茂名市第十六中学2016---2017年第一学期期终考试高一地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A A D B B A C C B B B C B B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BDCBBCABBBBDCB二、综合分析题(共40分)31、(共22分) (1)波动上升或上升。

原因: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毁林使植物吸收利用的二氧化碳量减少。

(共6分)(2)发达国家在历史上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对造成气候变化负有主要责任;发达国家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资金实力。

(共4分)(3)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使气温上升;气温上升使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引起干湿状况的变化,北半球高纬度大部分地区降水会增加,中纬度地区因蒸发加剧而气候变干;使水旱灾害发生的频次和强度增加,中国自然带北移;(任答3点,共6分) (4)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发展低碳产业。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化服务业等)②工业、建筑、交通等各经济部门节能,推进低碳消费行为。

(生产、生活中节能)③发展核能、可再生能源(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天然气等低碳替代能源。

(发展新能源)④加大科技投入,改进燃烧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减少化石能源使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任答3点,共6分)32、(共20分) (1)离海岸距离越远,表层海水的温度越高。

(共2分)(2)东南风 图如下 (共4分) (3) 寒流 图如下 (共4分)(4) 寒流对沿岸有降温减湿的作用(2分),使沿岸形成荒漠环境或使热带沙漠气候向低纬延伸(2分);该处由于有离岸风的影响(2分),形成上升补偿流,易于形成大的渔场。

(2分)(共8分)←↑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