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架空平行集束绝缘导线低压配电线路通用设计图集试行

架空平行集束绝缘导线低压配电线路通用设计图集试行

架空平行集束绝缘导线低压配电线路通用设计图集(试行)云南电网公司 2012年12月前言随着我国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工作的深入,配电网装备技术水平不断推进及完善,低压配电网络中已逐步推广使用架空平行集束绝缘导线。

采用平行集束绝缘导线的供电模式具有降损节能、提高电压质量、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能力、防触电、防窃电、施工简便、工艺美观、占用空间少等优点。

跟以往使用的绝缘导线相比,在导线结构及施工等方面有特殊性。

根据国家相关规程、规范要求,结合国内配网工程实践经验,公司组织编制了《架空平行集束绝缘导线低压配电线路通用设计图集(试行)》,以规范其选用、设计和施工。

主编单位:云南电网公司、云南立恒电力设计院审核:姚捷校核:孟祖贤、刘超、王红生、李久程、郭建云、张瑞林、郭定、田浩编写:陈志、许光兴、李学、吴兴鹏、革安朝目录前言 (1)第一章总论 (4)1 适用范围 (4)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3 总则 (5)4 气象条件 (6)5 架空线路导线设计要求 (7)6 导线金具、绝缘子的规定 (11)7 架空线路导线连接要求 (11)8 架空线路导线排列设计要求 (11)9 电杆、拉线和基础的设计要求 (12)10 接户线与进户线 (13)11 380V/220V架空平行集束绝缘导线线路对地距离及交叉跨越 (13)12 主要杆型及架设方式 (15)13 防雷与接地 (15)14 命名原则 (16)第二章 380V/220V架空平行集束绝缘导线线路设计图纸 (16)第一部分杆型及设备安装图…………………………………………………………………………………………附第二部分电气金具组装图……………………………………………………………………………………………附第三部分铁附件加工图………………………………………………………………………………………………附第一章总论1 适用范围本通用设计图集适用于新建和改建的额定电压为380V/220V架空平行集束绝缘导线的设计与施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款,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DL/T5253-2010 架空平行集束绝缘导线低压配电线路设计与施工规程DL/T5220-2005 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601-1996 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GB12527-2008 额定电压1kV及以下架空绝缘电缆GB 50168-1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10kV配电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B/T ~电缆载流量计算GB4623—1994 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GB50052-199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DL/T 5131-2001 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DL/T 599-2005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DL/T 499-2001 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DL/T493-2001 农村安全用电规程GB50217-1994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DLGJ-154-2000 电缆防火措施设计和施工与验收标准DL/ 额定电压10kV及以下架空绝缘导线金具Q/CSG 11501-2008 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抗冰加固技术导则Q/CSG 10703-2009 110kV及以下配电网装备技术导则3 总则架空平行集束绝缘导线:用于低压架空线路的两根、三根或四根绝缘导线平行连接在一起的导线束。

简称平行集束绝缘导线。

供电区分类:县级电网供电区按南方电网公司《110kV及以下配电网装备技术导则》进行分类。

表1 供电区分类平行集束绝缘导线线路设计应与城、镇(乡)的总体规划协调配合;下列地区宜采用平行集束绝缘导线:a.城镇街道、人口密集地区;b.林带、通道受限区域;c.污秽严重地区;d.农村偏远小负荷地区;e.农村低压分支线、接户线。

4 气象条件架空平行集束绝缘导线低压架空线路设计采用的气象条件按云南典型气象区进行选择。

表2 云南典型气象区5 架空线路导线设计要求导线截面的选择:平行集束绝缘导线的截面应按裸导线经济电流密度选择的导线截面的倍选择。

平行集束绝缘导线结构尺寸和技术参数。

5.2.1 平行集束绝缘导线结构形状断面见图1。

a)BS1—四芯型b)BS3—二芯型1-横向连接筋2-竖向连接筋3-导线外皮绝缘厚度4-导线图1 平行集束导线结构形状断面示意图BS1-JKLYJ-1kV铝芯四芯同截面平行集束绝缘导线结构尺寸和技术参数见表3。

表3 BS1-JKLYJ-1kV铝芯四芯同截面平行集束绝缘导线结构尺寸和技术参数5.2.3 BS3-JKLYJ-1kV铝芯二芯型平行集束绝缘导线结构尺寸和技术参数见表4。

表4 BS3-JKLYJ-1kV铝芯二芯型平行集束绝缘导线结构尺寸和技术参数5.2.4 架空平行集束绝缘导线架空线路导线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小于。

6 导线金具、绝缘子的规定架空平行集束绝缘导线低压架空线路采用的金具应符合《额定电压10kV及以下架空绝缘导线金具》DL/的要求。

架空平行集束绝缘导线低压架空线路直线杆采用集束绝缘导线专用悬挂线夹,耐张杆采用集束绝缘导线专用耐张线夹。

金具的使用安全系数不小于。

绝缘子使用工字绝缘子或蝶式绝缘子。

7 架空线路导线连接要求不同金属、不同规格、不同绞向的导线严禁在档距内连接。

在同一个耐张段内,导线不能有承力接头。

相线间非张力作用下各接点顺线路方向间距不小于0.15 m,各相“T”接点间顺线路方向间距不小于0.15m。

平行集束绝缘导线应采用专用线夹连接,连接点应加装绝缘防雨罩。

8 架空线路导线排列设计要求平行集束绝缘导线的敷设方式采用杆上敷设和沿墙敷设方式。

低压台区范围内可全部采用平行集束绝缘导线敷设,也可杆上采用绝缘导线架设、沿墙采用平行集束绝缘导线敷设。

架空平行集束绝缘导线水平档距一般30~50m为宜,不宜超过50m,档距超过50m时应采用钢铰线悬挂的敷设方式,且挂件应绝缘。

平行集束绝缘导线耐张段长度不宜超过300m。

架空平行集束绝缘导线与电杆、拉线或构架间的净空距离不小于0.05m。

同杆架设的架空平行集束绝缘导线低压架空线路两线间的垂直距离不小于0.3m,水平距离不小于0.3m,当架空平行集束绝缘导线低压架空线路与10kV绝缘架空线路同杆架设时,垂直距离不小于1.0m。

9 电杆、拉线和基础的设计要求杆型的选取和使用9.1.1 杆塔回路数本图集380V/220V平行集束绝缘导线线路考虑单回和双回架设。

9.1.2 杆高选择D、E类供电区的低压架空线路宜采用10m及以上混凝土电杆,F类地区宜采用8m及以上混凝土电杆,梢径不小于Φ150。

9.1.3 杆头布置形式采用水平排列或垂直排列方式。

拉线、拉线盘的选择和使用9.2.1 拉线应采用镀锌钢绞线,其强度设计安全系数不小于4,最小规格不小于50mm2。

拉线棒的直径根据计算确定,其直径不宜小于Φ20mm,拉线棒热镀锌,埋深不小于2.0m,严重腐蚀地区,拉线棒直径适当加大2~4mm或采取其他有效的防腐措施。

拉线盘一般选用××0.15 m、××0.15m型,特殊情况经设计验算后加强处理。

9.2.2 拉线角度要求拉线根据电杆的受力情况装设,与电杆的夹角为45°,如受地形限制,可适当调整但不宜小于30°、不宜大于50°,跨越道路的拉线,对路面中心的垂直距离不小于6m,拉桩杆的倾斜角宜采用10°~20°。

9.2.3 穿越和易接近带电导体的拉线应装设拉线绝缘子,拉线绝缘子距地面不小于2.5m。

9.2.4 电杆最小埋深:8m杆1.5m,9m杆1.6m,10m杆1.7m,12m杆2.0m,15m杆2.5m;如土质松软、流沙、地下水位较高等情况时,应做特殊处理。

9.2.5 电杆基础上拔及倾覆稳定安全系数不小于下列数值:直线杆:,耐张杆:,转角杆、终端杆:。

9.2.6 现浇及预制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10 接户线与进户线接户线和中性线应从同一基电杆处引接,不得从档距间任意点搭接,接户线档距不宜大于25m。

铝芯绝缘接户线最小截面积不得小于10mm2。

接户线与各干线搭接点采用绝缘并沟线夹连接。

当跨径搭接时,采用异型绝缘并沟线夹。

平行集束绝绝导线在工字瓷瓶(或蝶式瓷瓶)上的绑扎采用十字绑扎,四芯平行集束绝缘导线宜分两组做十字绑扎。

沿墙敷设的低压绝缘线,支持点间的距离不宜大于6m。

进户线穿墙时与弱电线路分开进户,应套装硬质绝缘管,电线在室外应做滴水湾。

穿墙绝缘管应内高外低,露出墙壁的两端长度不应小于10mm,滴水弯对地垂直距离不小于2m。

11 380V/220V架空平行集束绝缘导线线路对地距离及交叉跨越导线对地面、建筑物、树木、道路、河流及各种架空线路的距离,应根据最高气温情况或覆冰情况求得的最大弧垂和最大风速情况求得的最大风偏进行计算;计算上述距离应计入导线架线后塑性伸长的影响和设计、施工的误差,但不应计入由于电流、太阳辐射以及覆冰不均匀等引起的弧垂增大。

380V/220V平行集束绝缘导线与弱电线路交叉角见表5。

表5 380V/220V平行集束绝缘线路导线与弱电线路交叉角380V/220V平行集束绝缘导线与地面或水面的最小距离见表6。

表6 380V/220V配电线路导线与地面或水面的最小距离380V/220V平行集束线路不宜跨越建筑物,确需跨越建筑物时,导线与建筑物的垂直距离应大于2.0m,导线与永久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0.2m。

380V/220V配电线路导线与树之间的最小距离:最大弧垂情况下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0.2m,最大风偏情况下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校验时考虑树木的自然生长。

架空平行集束绝缘导线低压架空线路交叉跨越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0.5m,与中压绝缘导线交叉跨越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1.0m。

架空平行集束绝缘导线低压架空线路与铁路,道路、河流、管道、索道、电力线路的交叉或接近时的设计要求与绝缘低压架空线路的设计要求相同。

12 主要杆型及架设方式主要杆型:直线杆、直线耐张杆、转角杆(0~10°、0~30°、30~60°、60~90°)、终端杆和T接杆等。

杆上架空平行集束绝缘导线应方形布置,开口朝下,每距3~5m采用绝缘绑扎线绑扎;沿墙敷设主要采用展开垂直布线,零线布于最下层,采用工字瓷瓶(或蝶式瓷瓶)固定。

13 防雷与接地TN-C-S系统保护中性线均应重复接地,每个配变台区重复接地不应少于3处,干线与支线首末端必须接地,首末端之间大于150m且在耐张杆处,需增加接地点。

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架空绝缘线路首末两端须装设验电接地环,一般宜安装在耐张杆或T接杆处,便于线路检修时装设接地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