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集束电缆配置说明
前言
平行集束电缆的设计、施工及验收在参照电力部颁发的DL/T601-1996(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602-1996(架空绝缘配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程)、DL/T599-1996(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三个标准的前提下,考虑到其结构的特殊性,还需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特别的注意:
一、平行集束电缆的选择:
由于平行集束电缆是通过带筋将A、B、C、零线四相集束在一起,虽然它的散热性较裸铝线及单根绝缘线要差,所能通过的电流(详见附表一)也就较前两者少,但是由于它采用了可分裂对称组合的新模式,所以在不改变导线总截面的前提下,集束电缆所送出的电流要远大于前两者。
我们在设计时必须根据每种规格的平行集束电缆的载流量和配变容量的大小来选择相应规格的导线,以满足设计要求。
同时为了使设计的台区达到规程的要求,我们还要计算导线的电压降,做到首末端的电压损失率降不超过额定电压的4%,其具体的计算方法详见附表一的计算部分。
只有满足这两点要求,所选平行集束电缆才算是正确的。
否则在满负荷运行时容易使导线产生发热现象,带来安全隐患;再者就是远离配变中心的电压过低,影响供电质量。
二、平行集束电缆杆上金具的配置:
平行集束电缆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使得其在所使用的金具上有了很大的改变,减少了金具的使用量,为施工带来很大的便捷。
同时大大减少了所占用的空间通道,并且可以在一跟杆上根据需要同时走二条或多条导线,而无须增加杆的高度,只需增加了少量的金具,为以后的扩容带来极大的便利。
具体配置如下:
1、直线杆:直线杆上的金具主要由悬吊抱箍和悬吊线夹组成。
首先需根据杆
的高度(或实际情况)来选择相应的悬吊抱箍的规格,然后再根据所用导
线的规格来选择相应规格的悬吊线夹。
如果是同时走两条导线,则需用二
个悬吊线夹,而悬吊抱箍还是一个(见附图一)。
2、耐张杆:平行集束电缆在杆上沿直线走时,应根据实际情况(档距、导线
的大小)每3-5个杆要配置一个耐张杆,以方便紧线。
耐张杆上的金具主
要由耐张抱箍和耐张线夹组成。
首先需根据杆的高度(或实际情况),来
选择相应的耐张抱箍的规格,然后再根据导线的规格来选择相应规格的耐
张线夹(一对)。
如果是同时走二条导线,则耐张抱箍就必须为双耐张抱
箍,而耐张线夹的数量也就需要增加一倍。
(见附图二)
3、转角杆:转角杆的配置和耐张杆是一样的,只是作用的不同。
只要是转角
大于15℃时,就需要按照耐张杆的要求来配置。
(见附图三)
4、分支线(落火线)杆:除了必须满足耐张杆的要求外,还必须再增加耐张
抱箍和分支导线相符的耐张线夹(数量视具体情况而定)。
而接线可用并
钩线夹或针刺线夹,接续的部位应该在一米弯内,规格应根据主线和分支线的
的大小来选择相应规格的并钩线夹或针刺线夹。
在接分支线时,每条分支都需
用4个并钩线夹或针刺线夹;而如果接的是落火线,那只要二个就可以了。
(见
附图四)
三、平行集束电缆墙上金具的配置:
1、沿墙走:平行集束电缆在沿墙走时,其首末端必须用有眼拉攀和相应导线
规格的耐张线夹进行固定(见附图五)。
而中间部分可用L型支架配合工
字瓷瓶、穿钉进行固定,间隔不大于6米/个(见附图六);而转角处可用
转角支架配合工字瓷瓶、穿钉进行固定(见附图七)。
也可以用悬吊线夹
配合铁膨胀螺丝来进行中间部分的固定,间隔不大于25米/个(见附图八)。
2、接表:可用缠绕法(但必须处理好防水)或用并钩线夹、穿刺线夹及压接
管来进行搭接。
附表一:
平行集束电缆在空气温度为40℃时的长期允许载流量(单相电流)
平行集束电缆电压降的计算方法(铝导线时):
电压降(V)=33÷所选导线的截面×所用导线的公里数÷2×所选导线的载流量
÷220×100%
说明:
1.如果导线的首端到末端有多种规格的导线连接而成,就需对每种规格的导线进行分别的计算并相加。
2.由于电压降可以视为是均衡的往下降,所以在实际的导线公里数统计好后要除以2,而不是整条导线的公里数。
平行集束电缆主要配套金具的使用说明
平行集束电缆施工注意事项
一、平行集束电缆的放线:
集束电缆在放线时必须采用卧式放线架,在放线过程中,必须保证导线不在地上拖拉,中间不能有翻转的现象;同时应该使每条导线一步到位,中间不能随意的剪断。
当导线放到位后,应该从导线的末端开始施工。
同时在杆上架设导线时,应使导线的归方口向下(见附图九)。
在杆上紧线时,必须同时用二把紧线器来紧线,分别夹住边上的两条线。
当用一把紧线器时,需左右均匀的紧线。
集束电缆的零线有特殊的标记来区分,它的上面有一条突出的带筋来和其他的相线进行区分。
以零线为基准,从上到下依次为A相、B相、C相(见附图十)。
二、平行集束电缆的杆上施工:
a)每3~5根电杆(或三、四个档距,每个档距为50米左右)就要用耐张线夹
过渡,便于紧线。
耐张线夹装在耐张抱箍上。
而在耐张段(二个耐张线夹之
间),必须留有一定的余量(通常叫1米弯或U型弯),以便接续分支线(落
火线)和档距中导线弧垂的调节及今后的维护。
当一根杆上同时架设两条集
束线时,就要用双耐张抱箍;架设一条时,就用单耐张抱箍。
b)直线杆用悬吊线夹过渡,配合悬吊抱箍。
同样,在一根杆上同时架设两条集
束线时,就要用双悬吊抱箍。
c)转角杆的线路转角大于15℃时,也需装设耐张线夹和耐张抱箍。
d)分支线(落火线)宜在耐张线夹间的过引线接出为好,同时分支线也必须装
设耐张线夹和耐张抱箍。
三、平行集束电缆的墙上施工:
a)沿墙架设时,导线应展平架设,零线朝下(有带筋),线路的首、末端必须
用耐张线夹配合有眼拉攀来固定。
b)直线沿墙架设时,必须保证每六米一个支架(L型或U型),线型比较大时,
距离可适当放近。
支架上装一个工字瓷瓶,瓷瓶与支架用螺栓、螺帽连接和
固定。
c)在转角处,必须用转角支架,支架上装一个工字瓷瓶,瓷瓶与支架用螺栓、
螺帽连接和固定。
d)跨越通道(视通道的距离大小)时或有分支线处必须用耐张线夹和有眼拉攀。
通道处高度不应小于6M,主干道不应小于7M。
四、其他:
1、支线和主线的连接可用并沟线夹(带绝缘盒)、C型压接管压接,也可用穿刺线夹。
用C型压接管时,还需用热缩封套封口,进户接头视情况而定。
2、接表时,应注意ABC三相的平衡进行分接。
3、所有架设好的线路,在电表未接入前,必须要进行绝缘测试(至少1000V摇表,分
别测量AO、BO、CO、AB、AC、BC端口)。
4、关于档距内的弧垂,应根据当地的气象条件经计算确定。
在浙江地区,当档距为50
米时,集束电缆(新线)在冬春季节至少在40cm,在夏季为60cm,这时铝线考虑初伸长为20%,铜线为8%。
注:本文中所指的导线如未做特别说明的均为平行集束电缆。
不足之处还望请多提宝贵意见!
绍兴县电力设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