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

考试内容: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第一讲城市、城市化与城市规划概述1、城市化定义、分类及城市化水平测算方法一、什么是城市?城:以武器守卫土地的意思,是一种防御性的构筑物市:交易的场所,有着商业交换职能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制设立的市和镇城市与农村的区别?人口规模、密度、产业结构、从事职业等等二、什么是城市化人口城市化: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土地城市化:农业用地向城市用地转变城市化水平=或者=三、城市规划定义为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所作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规划?部署、安排、计划规划什么?发展目标、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其他建设:交通、绿地等等四、为什么要做城市规划?以人生规划为例:人生定位,人生目标,实现目标的途径2、我国城市规划体系有几大系统p483、城市规划技术系统包含哪些方面?p574、“一书两证”p585、有关新型城镇化的讨论:过去的城镇化有哪些问题,新型城镇化的“新”指的是什么?有哪些挑战?背景:李克强的讲话与发文我国城镇化率刚超过50%,如按户籍人口计算仅35%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近80%的平均水平。

差距就是潜力。

从现代化发展规律看,今后一二十年我国城镇化率将不断提高,每年将有相当数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及人口转移到城市,这将带来投资的大幅增长和消费的快速增加,也会给城市发展提供多层次的人力资源。

乐观派:前景:a 投资拉动b 内需拉动c 技术进步d 生活品质e 现代文明建议:“新型城镇化”“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a 户籍制度改革b 土地制度改革c 城市人居环境建设d 集约、智能、绿色、低碳悲观派:问题:a 空心城市化b 耕地保护:18亿亩红线c 粮食安全:进口转基因粮食?d 就业问题e 社会问题f 环境问题主张:a 把农民留在农村 b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c 农业规模规模化、现代化、生态化p48-p58阅读刚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思考该规划是否对以上担忧提出了具有针对性措施?1.3 城市规划编制内容1)不同空间层次/层面规划内容i)城市发展战略ii)建设控制引导2)城市总体规划纲要a 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b 分析城市职能、提出城市性质与发展目标c 提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范围d 预测城市人口规模e 提出空间增长边界、建设用地规模和范围f 重大公共设施的发展目标g 综合防灾体系的原则和建设方针3)城市总体规划a 规划区范围b 控制开发的地域(生态敏感区)c 建设用地规划(发展规模、土地使用强度等)d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e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f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目标g 城市防灾工程等4)分区规划a 确定分区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土地利用性质等;b 确定绿地系统、河湖水面、文物古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c 确定市、区、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分布、用地范围和控制原则;d 市政公共设施的位置e 城市干道的红线位置、断面、控制点坐标和标高5)控制性详细规划a 确定规划范围内不同性质用地的界线,各类用地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的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b 确定各地块建筑高度、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c 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等城市设计指导原则;d 根据交通需求分析,确定地块出入口位置、停车泊位、公共交通站点e 其他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定等。

6)修建性详细规划a 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b 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图c 对住宅、医院、学校和托幼等建筑进行日照分析;d 根据交通影响分析,提出交通组织方案和设计e 市政工程管线规划设计和管线综合f 竖向规划设计;g 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

8)专项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根据土地资源现状和潜力及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对各类用地进行统筹安排和合理布局城镇体系规划: 区域规划中有关城镇的等级、规模、空间结构的合理组织场地规划: 在基地上安排建筑、塑造建筑之间空间的艺术。

更像是建筑设计中的总平面设计。

这是一个“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规划体系,每个层次的规划都存在着为下层次规划提供指导和依据,又向上层次规划提供反馈信息的互动关系。

第二讲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史1、田园城市:谁提出、特征1)霍华德,1898,在著作《明天-一条引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提出2)外部形态:城市与乡村相结合,面积、人口3)内部结构:同心圆,具体如何布局2、卫星城市:谁提出、特征、类型、实践提出:1915年美国的泰勒正式提出并使用了“卫星城市” (satellite town) 这个概念特征:在大城市郊区或其以外附近地区,为分散中心城市(母城)的人口和工业而新建或扩建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镇因其围绕中心城市象卫星一样,故名。

类型:卧城、半独立、独立、多中心开敞式实践:新加坡、伦敦、上海等3、“tod”模式:特征、代表城市及其具体特点tod(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1)以公交站点为核心组织临近土地的综合利用;2)紧凑布局、混合使用的用地形态;3)有利于提高公交使用率的土地开发;4)良好的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环境。

一个典型的tod 主要由以下几种用地功能结构组成:公交站点、核心商业区、办公/就业区、tod居住区、次级区、公共/开敞空间等。

代表城市新加坡、香港:新市镇建设与轨道交通相结合库里提巴:土地开发与brt建设相结合4、大伦敦规划:背景、历程、措施、哪些思想的体现背景:巴罗报告—提出疏散伦敦工业和人口历程:8个卫星城建设(40年代)---20个外围旧城更新(50年代)---第三代新城(60年代)---新城建设受到质疑并停止(七、八十年代)基本情况:规划面积6731平方公里,人口1250万人主要措施:同心圆结构(要求了解每个圈层的具体措施,包括卫星城建设、绿带隔离、旧城区改造更新及绿化等)5、雅典宪章、马丘比宪章主要思想1933年,《雅典宪章》诞生,主要观点为:《雅典宪章》:明确城市的主要功能为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个部分应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强调城市功能分区,明确每个功能区规划要点;1978年,《马丘比宪章》诞生,评价《雅典宪章》的实践效果1)城市功能分区方面:2)交通方面:6、柯布西耶、赖特主要思想及异同柯布西耶,1925年发表《城市规划设计》,主张空间集中的规划理论:掌握三个特点赖特,1935年发表《广亩城市:一个新的社区规划》,主张反集中的空间分散的城市规划理论:掌握三个特点,分析两者思想的异同7、可持续发展概念、内涵定义:内涵:3r原则第三讲城市规划的影响要素及其分析方法1、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环境容量、生态足迹概念2、城市环境组成3、产业分类:一、二、三产业如何分类第一产业:以利用自然力为主,生产不必经过深度加工就可消费的产品或工业原料部分,如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对第一产业和本产业提供的产品进行加工的部门,如采矿业、制造业、电力及水的生产、建筑业第三产业:指不生产物质产品的行业,即服务业。

4、增长极模式、点轴开发模式、梯度开发模式梯度模式:产业从低水平往高水平演变(产业升级),从先进地区往落后地区转移(产业转移)案例:香港-深圳-东莞制造业转移;反梯度模式:落后地区改变三次产业渐次发展顺序,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自身具有优势的高端产业;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模式:发展中国家发展原来依靠进口的货物供国内消费从而实现进口替代。

5、产业集群概念及在具体城市的体现产业集群(cluster):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积聚体绍兴的纺织产业集群:化纤、织造、印染服装一条龙的产品关联,以及纺机、染料助剂、纺织技术服务等辅助性行业构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群。

再如温州低压电器产业在配件生产、成品装配和销售之间构筑起一条产业链。

产业集群内部还围绕产业链出现了一些服务性机构和行业组织等6、讨论1)城市化过程有哪些生态环境问题,如何通过城市规划缓解?2)你熟悉的城市有哪些历史文化遗产,如何彰显其特色?城市环境容量:城市所在地域的环境在满足城市生产、生活等各种活动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对城市建设发展规模及人们在城市中的各项活动的状况提出的容许限度。

人口容量:城市保持一定生态、社会环境质量所能容纳的具有一定活动强度的人口数量。

大气环境容量:在维持生态平衡及人体健康的条件下所允许排放的污染物的总量;水环境容量:满足城市用水及居民安全卫生使用水资源的前提下,城市所能承纳最大污染物的量城市环境质量:城市环境的总体或某一要素(水、气、声等等)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或者其遭受污染的程度。

水环境质量大气环境质量:大气污染、气候土壤环境质量生物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

生态足迹:负载着人类和人类所创造的城市、工厂、铁路、农田。

的一直巨脚,他在地球上留下的脚印的大小讨论:城市化进程会给城市生态环境造成哪些可能影响?水环境:水文环境:大气环境:气候环境:声环境:土壤环境:生物环境:城市化环境效应1 城市热岛效应2 温室效应3 水污染(富营养化等)4 大气污染(雾霾等)5 光污染6 人的心灵和生活方式7 城市内涝8 生物多样性减少三、人口与社会四、历史与文化1 南京城市有哪些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推荐:明城墙;古寺;民国建筑等等2 在南京城市规划中这些历史遗产是如何彰显的?3 你有何建议?第五讲城市总体规划1、城市总体规划主要内容:城市性质、目标、城市规模、城市空间结构2、城市外部形态的类型、代表城市、优缺点集中式:分散式:2、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的预测方法第六讲控制性详细规划1、“控规”尺度、作用规划尺度:城市中某一地块控制内容:土地使用、环境容量、建筑建造、城市设计引导、配套设施、行为活动控制方式:条文规定、指标量化、图则标定赋值依据:形体模拟、经验归纳、调查比较控规作用:深化和细化城市总体规划,将规划意图与规划指标分解落实到街坊地块的控制引导之中,保证城市规划系统控制的要求。

控制性详细规划在进行项目开发建设行为的控制引导时,将控制条件、控制指标以及具体的控制引导要求落实到相应的开发地块上,作为土地租让、招议标底条件。

所规定的控制指标和各项控制要求可以为具体项目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具体的建筑设计或景观设计等个案建设提供规划设计条件。

2 “控规”的主要控制性指标及定义:六大类指标土地使用控制:即建设用地面积,包括原有及新增建设用地面积,是规划用地红线围和的区域环境容量、建筑建造、城市设计引导、设施配套、行为活动3 “容积率”计算方法容积率 =建筑总面积 / 地块用地面积=每层建筑面积×总层数/地块用地面积确定下限:综合考虑征地价格和建筑租金,保证开发商利益确定上限:防止过度开发导致的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转、环境质量下降4 “六线”第八讲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1、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五条)一、合理布局,绿色交通优先二、按性质划分道路等级三、考虑城市环境和城市面貌四、利用自然地形五、满足敷设各种管线及人防工程相结合的要求2、名词解释:路网密度、路网宽度、客流量、车流量路网密度:km/km2,每平方公里内道路长度恰当的干道网密度为2-3 km/km2道路宽度:包括路幅宽度与道路宽度路幅宽度:红线之间的宽度道路宽度:车行道与人行道,不包括人行道外侧沿街的城市绿化等用地宽度车流量:单位时间通过某道路断面的车辆数客流量:单位时间通过某道路断面的人数3、停车场规划的要点(位置、规模等)规模:小汽车 30-50 m2/辆,大型车辆70-100 m2/辆,自行车1.5-1.8 m2/辆位置与分布:外围:5%-10%;市中心与分区中心占50%-70%停车场服务半径:市中心小于200m,一般地区小于300m,自行车50-100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