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班下学期主题教案

小班下学期主题教案

2015年3月23日周一上午郁金香活动目标:1、让孩子掌握由正方形对折成三角形的方法,学习用大小不同的纸折叠郁金香(大中小),感受折纸的乐趣。

2、学会把折好的郁金香按大小顺序排列。

教学重点:让孩子初步掌握由正方形对折成三角形的方法。

教学难点:把三角形的两个角往上折出合适的角度设计理念:让孩子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摸一摸感受美、欣赏美,有探究意识。

设计思路:小班孩子对小花小草很感兴趣,而且喜欢颜色鲜艳的花朵,在对他们进行社会活动“花儿好看不能摘”的活动之后,孩子们总爱问“花有哪些颜色?长的都一样吗?”所以这次我们生成出了折纸——郁金香这节课,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更加直观的感受周围的世界。

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征,我采取较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分布呈现一个一个的折纸步骤,以启发式的话语帮助孩子更好的掌握方法。

活动准备:郁金香花幻灯片大小不同的各色正方形纸事先折好的大小郁金香若干活动过程:一、“花儿开”游戏引入师:宝宝,公园里开了好多漂亮的花。

点击幻灯片出现各种颜色各种形态的郁金香。

二、观看折纸郁金香,引起幼儿折纸兴趣师:花儿开了真好看。

这些花都有哪些颜色?(这些花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郁金香”)快瞧,老师折了好多的郁金香呢。

引导幼儿看一看、说一说、摸一摸。

师:郁金香长什么样子?(有两片大花瓣紧紧地抱在一起,还有一根长长的花茎和两片大大的绿叶子。

)用什么形状的纸折的?三、折郁金香1、教师示范折大郁金香。

(先把正方形纸一个角和对面的另一个角对齐,然后将他们折起来,抹平了,你们看,变成了什么形状啊?(三角形)再将三角形底边上的两个角往上折一下,不能太多了,要让他们都翘起来,得看到有两个小角,就像是竖起的小耳朵一样。

瞧!一朵美丽的郁金香花就折好了!(出示椭圆形)然后在反面涂上胶水,贴到椭圆形里面的花茎上。

)2、发纸带幼儿一起折郁金香。

3、折大、中、小郁金香。

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孩子。

4、鼓励幼儿间互相帮忙。

四、大、小排序师:1、我们一起来变出一朵大大的郁金香。

(帮花儿排排队。

)(排成一朵大圆花。

小的最里圈,中的在中间,大的在外圈。

)2、幼儿一起相互间欣赏。

2015年3月25日周三上午春天来了(春天主题活动)活动目标1、认识春天的天气和景象,简单对比春天和冬天的不同。

2、认识春天衣服的特征,学习使用厚、薄、长、短等词汇进行表达。

活动准备1、提前把太阳、北风、花、草、树木的图样(见材料制作)做成头饰。

2、幼儿自备一件春天穿的衣服。

3、春天图卡。

活动过程1. 请幼儿描述冬天的景物,回顾冬天的天气特征。

2. 请幼儿分别戴上太阳、北风、花、草和树木的头饰,随着教师的讲述创造性做动作。

教师讲述故事《春天来了》:寒冷的冬天里,北风伯伯呼呼地吹着,人们要穿上厚厚的大衣才能出门。

大地上的花、草和树上的叶子,都因为受不了冷冰冰的风而枯萎了。

转眼间,冬天过去了,温暖的太阳开始逐渐向大地走近,春天来了。

天气渐渐回暖,人们可以穿上薄薄的外套,大地上的花、草和树上的叶子最爱这温暖的春天了,它们都迫不及待地探出头来,向太阳问好,所有的植物又开始生长了。

3. 向幼儿提问:0、冬天和春天的天气有什么不同?(冬天天气寒冷,春天天气暖和。

)1、人们在冬天和春天穿的衣服有什么不同?(人们在冬天会穿上厚厚的大衣,在春天会穿上薄薄的外套。

)2、花、草和树上的叶子在冬天时会变得怎样?(它们会枯萎。

)3、花、草和树上的叶子在春天时会变得怎样?为什么?(它们会开始发芽生长,因为天气渐渐暖和了。

)4. 请幼儿出示春天穿的衣服,向大家介绍衣服的特征,例如厚薄、长袖或短袖等。

5. 活动结束后,幼儿可把春天的衣服摆放在娃娃家中。

2015年3月27日周五上午道德陶养:小乌鸦爱妈妈教学目标:1、促进家庭和睦,完善人际关系。

2、了解爱妈妈,爱长辈的美好情操。

具体要求学生从最基本做起,懂得知恩图报和施恩不图报的道理,即有报恩心,更有感恩行。

在家庭尽孝心。

应该做到:在家里,孝敬父母,孝敬前辈,孝敬老人,讲文明礼貌;教学难点:理解故事内容并了解感恩妈妈的爱活动准备:小动物头饰、音乐CD。

教学过程: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音乐响起)教师讲故事《小乌鸦爱妈妈》二、基本部分:1、有感情的复述故事引导幼儿感受故事的含义。

2、启发提问提问:故事里面都有谁?幼儿:小乌鸦、乌鸦妈妈、小燕子、小喜鹊。

提问:乌鸦妈妈为什么不自己捉虫子吃?小燕子和小喜鹊说什么了?幼儿:乌鸦妈妈因为生小乌鸦得病了。

小燕子和小喜鹊说乌鸦妈妈懒。

提问:那你们觉得乌鸦妈妈懒吗?幼儿:不懒。

提问:小燕子和小喜鹊最后知道事情的真相了吗?小乌鸦是个好孩子吗?幼儿:知道了。

小乌鸦是个好孩子,他爱妈妈。

引导幼儿大胆发言,加深幼儿对故事的印象。

三、和幼儿讨论‘我的妈妈’四、结束部分(老师用最朴实的语言总结长辈对我们的爱)孩子们是妈妈将我们带到这个美丽的世界,是妈妈和爸爸给了我们美丽的衣服和好吃的饭菜。

在我们摔倒是是他们将我们扶起,当我们生病时使他们将我们照顾,所以我们要记住爸爸妈妈的爱并感谢爸爸妈妈五、家庭作业(请家长辅助)1、回家认真吃妈妈做的饭菜不挑食、2、帮妈妈爸爸捶背。

2015年3月31日周二上午雨点滴答滴(春天主题活动)活动目标1、乐于学习演唱歌曲,享受唱歌的乐趣。

2、乐于倾听豆子掉落时发出的不同声音,激发想象力。

3、能用身体动作表现雨点,发展创造力。

活动准备1、大小不同的豆子、粗吸管、盘子。

2、歌曲《滴答滴》(《春天》四季小书第6页,歌曲及音乐欣赏CD或磁带)。

3、不同的乐器活动过程1. 出示一支装满豆子的粗吸管,桌上放一个盘子,让豆子从吸管中掉下落在盘子上,请幼儿说说声音像什么。

教师可分别在不同的吸管中放入大小不同的豆子,或是调整吸管的倾斜度,以制造不同的声音。

2. 播放歌曲《滴答滴》,教师朗读歌词,然后与幼儿一起唱歌曲:3. 请幼儿自由选择一种乐器,然后一起唱歌曲,并演奏乐器来代替歌词“滴答滴”。

4. 再次演唱歌曲,每当唱至“滴答滴”时,请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示雨点。

2015年4月2日周四上午种子交响乐活动目标:1、观察不同的种子,比较它们的特点。

2、制作沙槌,发展小肌肉的灵活性与协调性。

3、感受伴奏歌曲的乐趣,愿意参与音乐游戏。

活动准备:1、提前把小种子放进塑料盒里,盖好。

2、不同的种子,例如红豆、绿豆、红腰豆、蚕豆等。

3、塑料瓶、小勺。

歌曲《神奇种子》(歌曲及音乐欣赏CD或磁带)。

活动过程:1. 请幼儿轮流摇动塑料盒,说说听到了什么声音,猜猜盒子里放的是什么东西。

2. 与幼儿一起观察不同种子的外形、颜色和质感等,进行比较。

3. 请幼儿选择其中一种种子,用小勺舀入塑料瓶里,制成小沙槌。

4. 请幼儿轮流摇动自制的沙槌,比较不同种子制作的沙槌发出的大小声音。

5. 教师播放《神奇种子》,请幼儿摇动沙槌作伴奏。

户外活动:汽车开来了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初步学会按角色表演游戏,随音乐有节奏的开汽车。

2、会听辨音乐中的“叭叭叭”声,增强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3、培养幼儿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活动准备:1、录音机及已录好《汽车开来了》的音乐,供音乐游戏时用。

2、录音机、磁带、交通标志、玩具汽车,自制的人行横道线、红绿灯。

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游戏兴趣。

出示红绿灯标志,引出谈话主题:我们为什么要遵守交通规则?平时怎样做才能不会发生危险?(幼儿自由讨论)老师小结:遵守交通规则很重要,穿马路时要看清红绿灯,让幼儿认识并知道斑马线是行人过马路的交通标志。

引导幼儿说说在生活中因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发生的事故。

2. 欣赏歌曲《汽车开来了》,“叭、叭、叭,汽车开来了,看见红灯不能走,看见绿灯快快走,叭、叭、叭,汽车开来了。

”组织幼儿讨论歌曲内容:歌曲里唱了什么?有哪些交通规则?(看见红灯不能走,看见绿灯快快走)3.学唱歌曲,引导幼儿编配动作,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音乐游戏“开汽车”;1、教师随音乐示范“开汽车”。

提出要求:观察汽车什么时候开,什么时候停。

请幼儿跟音乐游戏。

.活动中教师运用体态语言提示幼儿掌握节奏和方向。

2、分组游戏女孩拍手伴奏。

“叭、叭、叭,汽车开来了,看见红灯不能走,看见绿灯快快走,叭、叭、叭,汽车开来了。

”然后交换角色,女孩开汽车,男孩拍手伴奏。

活动延伸:组织幼儿玩游戏《红绿灯》,根据信号走、跑交替。

勇敢的小海龟活动目标1练习肩上挥臂投掷。

2乐意与同伴一起参加投掷游戏活动。

活动准备1固定目标物为自制的纸箱鳄鱼,距离分别为3米、4米和5米。

2移动目标物为教师扮演的鳄鱼,距离6米左右。

3长度为2米、3米、4米的垫子。

4由洗涤灵桶、矿泉水瓶、隔离墩、轮胎摆成的宽度分别为20厘米和30厘米的直线、曲线小路。

5投掷物重量分别为40克、60克和125克的纸球、沙包和自制手榴弹。

6画有投掷站姿脚印的不同形状、颜色的地垫。

7用旧皮球自制的“乌龟壳”若干。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老师扮演海龟妈妈。

幼儿扮海龟宝宝。

师:你们还记得以前妈妈讲过的《三只小猪》的故事吗?今天妈妈就要带你们去小猪家做客。

你们高兴吗?现在我们先活动一下身体。

1准备活动:听音乐“小乌龟爬呀爬”做热身活动,重点活动上肢和腰部关节。

2重点动作练习:在画有脚印的投掷区,幼儿双脚分开站立,边念儿歌(附后)边向固定投掷物——鳄鱼投掷,练习将投掷物经肩上向前抛出。

师:现在我们得先练习一下打大鳄鱼的本领,一会儿,路上真的会出现大鳄鱼的。

强调重点:将投掷物经肩上向前抛出。

二、基本部分1教师介绍游戏场地,引出游戏。

师:这些小路就是通向小猪家的路。

中间还要爬过小山坡。

我还听说路上会有大鳄鱼出现,咱们真要遇到可怎么办呢?(打大鳄鱼)2鼓励健壮的幼儿和老师一起为小朋友示范玩法。

(鼓励健壮儿示范游戏,既能激发他们参加运动的兴趣,同时也自然地适当增加了他们的运动量。

)3幼儿自选路线,依次取“小石头”(纸球)、“大砖头”(沙包)和“手榴弹”跑过“小路”、爬过“山坡”,最后站上“大礁石”打大鳄鱼。

第一次:站在“大礁石”(画有投掷站姿脚印的地垫)上,用“小石头”向3米~5米三个层次的固定目标物——自制纸箱鳄鱼投掷。

(“大礁石”正反两面均画有投掷站姿的小脚印,第一次投掷将左脚在前、右脚在后的一面朝上放置。

方便幼儿保持正确站姿,教师也可对幼儿的投掷动作进行重点指导。

)第二次:站在“大礁石”上,用“砖头”向3米~5米三个层次的固定目标物——自制纸箱鳄鱼投掷。

(接下来的两次投掷均将地垫的正反两面随意放置,使幼儿的左右手都能得到锻炼。

)第三次:站在大礁石上,用“手榴弹”向站在6米左右来回跑动的大鳄鱼(由老师扮演)投掷。

师:刚才我们小海龟真棒,打跑了三只鳄鱼。

可是妈妈发现附近还藏着一只更凶猛的大鳄鱼。

我们怎么办?你们害怕不害怕?教师重点启发并引导幼儿学习怎样才能扔得更远,打到大鳄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