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起草说明
一、起草背景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发〔2018〕4号)和《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桂发〔2018〕14号)精神,按照市委要求研究制定我市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相关文件。
结合我市教师队伍建设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二、制定依据
(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发〔2018〕4号)
(二)《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桂发〔2018〕14号)
三、六大亮点
1.在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质量中落实教师培训经费来源及比例“教师培训经费列入各级政府教育预算,中小学校按照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10%安排教师培训经费”。
2.在优化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中新增“成立市、县(区)、开发区教师管理调配中心,作为本级教育部门所属事业单位,根据辖区义务教育教师数量核定5-15名事业编
制,增强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力度”。
3.在完善中小学教师准入和招聘制度中落实《南宁市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打造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人才高地行动计划》关于教师引进的优惠政策,新增了“凡引进特级教师或高级以上职称的急需紧缺教师,放宽学历和年龄条件”、“对于农村偏远学校紧缺教师岗位采取条件放宽、免考笔试、绿色通道办理等倾斜政策”。
4.在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和考核评价制度改革中明确提高中小学中级、高级教师岗位比例“中小学中级、高级结构比例在原有比例基础上上浮5%”。
5.在推进高等学校教师薪酬制度改革中新增“高校绩效工资总量实行基准线和控高线管理,核定原则上不低于基准线水平,同时不得高于控高线水平。
绩效工资总量实施动态调整,按年度核定,在规定的标准和幅度内实施动态调整”、“高校根据备案人员总量、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办学层次等因素,合理确定本校绩效工资结构和分配方式,与岗位、效益、贡献挂钩,与行政级别、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脱钩”。
6.在加大教师表彰力度中新增“开展南宁市‘我最喜爱的老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教师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