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流策略

物流策略

对于全年订货成本来说,全年总需求量(D)一 定时,订货批量(Q)越大,订货次数越少,全年 总订货成本越低。
◆年总订货成本与订货批量成反比。
年 订 货 成 本
年 需 求 量D 订 货 批 量Q
一次订货成本(S)
其中:
订货次数

年需求量 订货批量
D Q
14
③年保管成本 年保管成本=年平均库存量×年保管成本 年平均库存量=[最小库存量+最大库存量]/2 =[0+订货批量(Q)]/2 =订货批量(Q)/2
9
第三节 存货与运输策略
一、存货的作用 设置存货的目的是要保证在需要的时间、需要的
地点,为需要的物料提供需要的数量。 另外,库存还能起到以下作用:
1.防止缺货、提高服务水平。 2.节省开支、降低成本。 3.保证生产、销售过程顺利进行。 4.提高生产均衡性、调节季节性需求。
10
二、订货点决策---最低存货量模型
TC DP D S Q H Q2
16
2.经济批量(EOQ,Economic order quantity) 为求出年库存总成本(TC)最低时的订货批量,有: d(TC)/dQ=0。即有:
dTC DS H 0
dQ
Q2 2
解之得,经济批量(EOQ)为:
EOQ 2DS Q H
20
四、运输策略 ①铁路运输。 --长距离运输大宗散装产品。 ②水运。 --运输体积大、价值低不易腐烂的产品。 ③汽车运输。 --短途运输高价值产品。 ④管道运输。 --专门运输液态、气态产品。 ⑤空运。 --快速运输价值高、体积小的易腐产品。
对产品进行适时适地的传送, 兼顾最佳顾客服 务与最低配送成本。 ⒉物流的具体要求 ①将各项物流费用视为一个整体。 ②将全部市场营销活动视为一个整体。 ③善于权衡各项物流费用及其效果。
3
第二节 物流系统
一、物流系统的成本构成
D = T + FW + VW + S
物 流 系 统 总 成 本
物 流 系 统 总 运 输 成 本
8
三、物流系统设计的原则 1.系统性原则。运输、储存、保管、装卸、 包装、交付及信息处理的系统化。 2.合理化原则。①物流网点设置合理化; ②物流过程管理优质化。 3.市场导向原则。满足顾客需求。 4.效益原则。物流成本最低、效益最高。
四、物流系统设计应考虑的因素 1.经济性(成本低)。 2.弹性(发展性)。
方案 固定费用(万元) 单件变动费用(元)
X方案 60 44
Y方案 Z方案 130 250 27 15
7
[解]以成本最低作为选择标准。 (1)CX=60+44Q;CY=130+27Q;CZ=250+15Q; (2)求出X、Y方案等成本的产量QA:
由CX=CY有:QA=4.12(万件) 求出Y、Z方案等成本的产量QB: 由CY=CZ有:QB=10(万件) (3)不同生产规模的最佳方案为: ①当产量:Q≤4.12万件时选择X方案; ②当产量:4.12≤Q≤10万件时选择Y方案; ③当产量:Q≥10万件时选择Z方案。
物 流 系 统 总 固 定 仓 储 成 本
物 流 系 统 总 变 动 仓 储 成 本
物流 系统 因延 迟分 销所 造成 销售 损失 的总 机会 成本
4
二、物流系统的类型设计 物流系统设计的目标:运输成本最低。
1.单一工厂/单一市场。 ⑴产品 → 单一市场(消费者) ⑵产品 → 仓库 → 单一市场(消费者)
5
2.单一工厂/多个市场 ⑴产品 → 多个市场(消费者) ⑵产品 → 仓库 →多个市场(消费者) ⑶零件 → 装配厂 →多个市场(消费者)
3.多个工厂/多个市场 运用线性规划技术设计物流系统。
6
【范例】某公司要建厂,拟订了X、Y、Z三个不同 地点建厂的选址方案。由于各地区的原材料成本、 运输成本、动力成本、工资等条件不同,建厂的土 地费、建筑费用也不同,从而产生产品成本结构 上的差异,各方案的生产成本预测见表3—4所示。 试确定不同生产规模的最佳选址方案。
Q* 2800030 400 (个) 3
19
年库存总费用为:
TC 1 4003 8000 30 108000 821200(元) 400
订货次数:n 8000 20 次
400
订货间隔期: T 360 18 天
20 (设全年工作时间为 360天)
17
成本
总成本(TC)
保管成本 订货成本
物料成本
EOQ
批量
经济订货批量(EOQ)与各类成本的关系图
18
【例】某公司以单价10元每年购入某种零部件8000个, 每次订货费用为30元,单位部件年库存保管费率为 30%.试求经济订货批量、全年库存总费用、年订货 次数和订货间隔期。
[解]这是基本经济批量EOQ问题,库存保管费为 10×30%=3元/年。 代入EOQ公式得:
◆订货点:在最低存货时订货的存货水平。
Q 库存量
订货点
Q0Leabharlann 库存点 R订货日 LT 到货日
时间 T
11
影响订货点的因素有: 1.订购前置时间(LT)。自订购单发出至接到
货物所需要的平均时间。 ◆订购前置时间长→订货点高。
2.使用率。顾客购买产品的平均数量。 ◆使用率高→订货点高。
3.服务水平。存货保证生产订单完成的程度。 ◆服务水平高→订货点高。
第十四章
物流策略
1
第一节 物流的含义、职能和目标 一、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实物分配)的含义
物流是指通过有效地安排商品的仓储、管理和 转移,使商品在需要的时间到达需要的地点的经 营活动。 二、物流的职能
将产品由其生产地转移到消费地,从而创造地 点效用。
2
三、物流的目标及其具体要求 ⒈物流的总体目标
12
三、订货量决策---最佳订货量模型 ◆最佳订货量是指年库存总成本最低时的订货批
量。 1.年库存总成本。
年 总
库 成
存 本
全年 料成
本 物
全 货
年 成
本 订
全年 管成
本 保
缺 成
货 本
①年物料成本 年物料成本=年物料总量(D)×物料单价(P)
◆年物料成本与订货批量(Q)的大小无关。
13
②年订货成本
年保管成本 订货批量Q 年保管成本(H)
2
式中:H=物料单价(P)×年保管费用率(I)。 ◆年保管成本与订货批量成正比。
15
④缺货成本 缺货成本是指因缺少原料影响生产经营而造成的
损失,包括产品销售收入损失和商业信誉损失。 ◆缺货成本=0,是订货决策的目标(假定)。 ⑤年库存总成本(TC)的计算公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