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2014级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及代码专业名称: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代码:640107二、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专、职校、技校应届毕业生(即三校生)。

三、学制与学历本专业全日制学习三年专科四、培养目标及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会展策划与管理的基础理论、方法及技能,熟练掌握会展及各类活动的操作实务,善于人际沟通、能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适合从事会展及大型活动策划、展示设计、会展营销、会展服务及管理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会展业人才。

(二)培养规格1.职业素质要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全的体魄。

具备良好的沟通与协作能力、较强的自学能力、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具备较快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素质;2.专业知识要求(1)掌握市场营销学的理论和方法;(2)掌握会展策划与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3)了解绘画,尤其是三维绘画的基本原理和知识;(4)具有较好的语言、美术和文字功底。

3.专业能力要求(1)能独立进行市场调研,策划会展(参展)方案和广告方案;(2)掌握对各种项目方案进行经济核算的能力;(3)掌握项目设计所需的各种绘图技巧;(4)能使用电脑进行项目设计(平面、三维);(5)具有较强的业务洽谈能力(普通话、英语)和市场推广能力;(6)具有较高的项目管理能力;(7)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

关注本行业发展动态,不断更新专业知识。

五、就业岗位与资格/等级证书(一)就业面向学生毕业后可在会展公司、设计公司、会展场馆、会展服务公司、婚庆公司、酒店及旅行社会议接待部门,大中型企业销售部等商务服务型企业,以及会展行业协会等相关事业单位。

(二)就业岗位与本专业最直接相关的就业职业领域为会展公司与会展场馆、高星级酒店等企业;其岗位群如下表所示:门2 会展设计陈列展览设计员选考《会展展示设计》、《版式设计》、《AUTOCAD》、《素描与色彩》、《三维效果图制作》中的任何一门六、专业课程体系(一)课程体系设计思路会展专业是以策划为主、设计为辅的能力多元化跨界培养模式。

专业的课程体系的设计是基于不同岗位群和会展工作内容的课程体系构建。

会展专业的岗位群及能力提升主要表现在:会展营销、会展服务、会展设计及会展策划能力的提升。

所以,课程的设置也是依据这四大能力的提升分别在三年中以模块的形式体现出来,并贯穿于理论知识、技能操作和职业素质培养中。

一年级侧重会展现场服务及会议策划与运营模块,并将涉及到的设计知识融入模块中,如展区平面规划模块(平面设计能力);二年级侧重节事活动策划与制作模块、展览策划运营及管理模块(活动策划、展示设计及制作能力)。

模块涉及的设计能力包括展示设计及三维效果制作。

三年级侧重会展综合能力模块(会展项目管理、综合实训)。

如下图所示:通过三年的培养,会展专业毕业生将成为掌握必需的文化科学知识和会展专业知识及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创新创业意识,在会展以及相关行业从事策划、设计、营销、服务、管理等岗位工作的,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及管理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在职业素质提升方面,主要是通过劳模精神育人环节按照知识学习、社会实践、自我养成、成果展示、考核评价五环节标准化建设,探索以劳模导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方法,采用激励指导教育教学方式,使学生通过在校三年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养成爱岗敬业的品质,提升职业精神。

具体实施是以专业培养方案为平台,将“德育导师,技能导师,就业导师”融入学生三年的培养过程中,实现全过程劳模育人。

期间,以专业认知、课程实训、就业指导为切入点,从课程上考核、从岗位上考核、从成果上考核,全面实现学生全过程劳模育人工作。

劳模育人课程各年安排一览表年级切入点培养点具体实施一年级专业认知劳模精神培育在课程中开设职业精神教育模块:1、劳模讲座1~2次接、售后服务等工作的进行。

5、能根据客户需求、展地规模、展位主题等信息准确把握设计项目的定位,进行展厅平面设计。

6、能根据展会主题、内容、风格等制作相关宣传资料,如平面广告、推广活动海报、展板的设计。

(三)实践教学体系设计本专业总体的实践教学安排主要在第一、四、五、六学期,共550课时,如下图所示。

其他课程的实践教学均结合本专业授课内容,在学期教学中计划安排。

专业实践总体设计图课程理论与实践结构比例课程类别课程学时比例学时学时分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公共基础课644 470 174 专业课1177 593 584 综合实践课625 625 选修课66 66占总学时比例2512 45%55%注:“课程学时比例”指各类课程占课堂教学总学时的比例。

(四)课程设置专业核心课程描述1、会议工作组织与服务总学时: 72学时课程目标:掌握会议运营的基本流程及组织技能,通过实践,学生能够进行商务会议的策划,并开展组织及运营。

课程内容:会议策划、会议运营及管理技巧。

2、展览策划实务总学时:68学时课程目标:该课程将会展策划的知识体系以及会展组织运作的基本操作技能融为一体,并通过会展项目策划经典案例的分析,使学生能够掌握规律、明确理论、指导实践。

课程内容:展览项目立项策划、项目调研、项目及活动策划3、节事策划实务总学时:64学时课程目标:该课程将大型活动的策划、组织及运作的基本操作技能融为一体,并通过大型活动策划的经典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掌握活动的运作规律及基本组织技巧。

课程内容:活动的策划、活动的运营及现场组织与管理、活动预算等。

4、会展服务与礼仪总课时:48学时课程目标:使学生掌握展会运营期间服务的基本流程及技能,为学生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课程内容:该课程涵盖《会展接待实务》、《礼仪服务》内容。

5、市场营销实务总课时: 72学时课程目标:本课程主要介绍会展营销的相关理论知识,以及会展营销的相关技巧,通过相关知识的掌握,使学生能够有效的利用会展营销技巧,提升会展营销能力。

课程内容:市场营销的基本知识、市场调研、市场定位、营销组合策略。

6、版式设计总学时:136学时课程目标:通过软件的学习和运用,借助实际项目载体,使学生能够掌握海报等宣传资料的设计及制作。

课程内容:会展平面设计,包括展厅平面设计、会展宣传资料的制作等,。

7、三维效果图制作总学时: 64学时课程目标:通过软件的学习和运用,借助实际项目载体,使学生能够掌握展台设计的基本技能。

课程内容:会展三维设计软件的学习和运用、会展相关图纸设计及制作。

7、展示设计总学时: 116学时课程目标:使学生掌握展示设计的基本原理,并能够进行设计作品的制作及搭建。

课程内容:材料的识别及报价、会展活动空间环境展示设计、展览项目的现场制作与监督指导等。

七、教学进程安排(见附件教学进程表)八、组织与实施(一)教学方法、手段与教学组织1.重视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会展产业属于文化创意类产业,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鼓励学生创新,并通过组织各类技能大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2.重视课程开发。

核心课程需结合院校地域特点,校企合作不断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

遵循企业实际工作任务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课程内容的序化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物。

教师要与业界保持紧密联系,不断完善课程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做到学习情境设计的载体(项目、任务、模块、案例等)来源于企业,实施做中学、学中做,引导学生通过反复实践操作和创新,熟练掌握各项职业技能。

3.多采用项目小组学习形式。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根据课程特点,开发和设置有针对性的校内实训项目,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团队精神,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搜集信息、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不断提高沟通能力,不断获取成功体验,实现快乐学习。

4.教学手段多样化。

利用现代化的各种教学手段,采用角色扮演、师生互动、案例分析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强、符合市场需求的会展专业人才。

5.强化实习指导。

教师顶岗实践与学生顶岗实习相结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对校外顶岗实习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学生对会展行业的认知度和忠诚度(二)教学评价与考核根据课程的不同特点实行多元化考核方式。

除了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综合评分的传统考核方式外,实践性强的课程可以由平时成绩和实际操作项目成绩两部分评定最终成绩。

其中,参加学习(出勤)、理论知识和平时成绩由教师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综合考核,得出学习成绩分值,该部分成绩占50%或以下,实际操作项目占总分50%或以上。

课程最终成绩也可以由个人成绩和小组成绩两部分组成。

其中,出勤、理论知识和个人训练项目由教师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综合考核,得出学习成绩分值,该部分成绩占50%。

分组进行的训练由教师、同学互评给出小组成绩,组内成员按各自表现和贡献互评,最后得出各成员的得分。

教师将每个学生的单人成绩与小组分配成绩相加,得出该课程的最终考核成绩。

每门课程的考核方式教师必须在开课初期即予以明示。

学生校外实习的成绩,由校外实习指导老师和校内实习指导老师共同给出。

九、保障与措施(一)专业教学团队配备足量、合格、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保证各项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构建一支教学能力强、实践能力丰富、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学队伍,专业队伍强调“双师结构”,专任教师强调“双师素质”。

专任教师应具备会展公司顶岗实践经历半年以上,对会展运作有实际了解,具备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熟悉会展行业管理各项要求和指标,掌握会展行业发展动态。

校外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总数30%左右。

需具备3年以上本专业工作经历;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大中型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技术能手;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课堂组织能力;具有完成课堂讲授、实习指导、论文指导等教学任务的充足时间。

教学团队提升性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队伍建设:①双师素质教师队伍构建;②提高学历、职称层次;③提升科研水平,以科研促教学;④提供海外留学、培训、进修机会。

(二)教学设施:拥有足够数量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是培训学生会展运作能力的必要条件。

目前在我国会展院校中普遍存在校内实训场地、设备和管理人员不足,校外实训基地管理松散等问题,为保证教学质量,学校应与企业合作,建立一整套有关实训基地建设的保障制度,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1)校内实训室目前,会展校内实训是主要包括:会展设计综合实训室(图301),展示工程与管理实训室(实训楼426)、呼叫中心(实训楼428)、社区文化宣传实训室(实训楼1楼)。

其中,展示工程实训室总面积为240平方米,设有实训工位50个,拥有专业的设施设备供学生开展生产性实训,能够进行实训的课程主要有会展设计、宣传策划及制作与搭建及专业综合实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