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崤之战文》言文知识总结
一、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1)若潜师以来:发兵
(2)秦师遂东:向东出发
(3)左右免胄而下:下车步行
(4)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买卖商品
(5)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喂草料
(6)子墨衰绖:染黑穿上丧服
(7)遂墨以葬文公:穿黑色衣服
(8)晋于是始墨:同上
(9)先轸朝,问秦囚:上朝
(10)秦伯素服郊次:穿素服
(11)武夫力而拘诸原:竭尽全力(12)以乘韦先:作为先行的礼物
2、名词作状语:
(1)秦伯素服郊次:在郊外
3、形容词作名词:
(1)劳师以袭远:远方的国家
(2)入险而脱:险要的地方
4、动词用作名词:
(1)则束载、厉兵、秣马矣:装载之物
(2)行则备一夕之卫:保卫工作
5 、使动用法:
(1)劳师以袭远:使……劳累
2)而以贪勤民:使……劳苦
(3)彼实构吾二君:使……结怨
(4)以逞寡君之志:使……满意
(5)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使……受辱
(6)以闲敝邑:使……得到休息
6、为动用法
(1)文嬴请三帅:替(为)……求情
(2)秦不哀吾丧:为……举哀
二、通假字
(1)殽:通“崤”
(2)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通“避”
(3)堕军实而长寇仇:通“隳”,毁弃
(4)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通“缧”,原指绳索,这里译为被囚系(5)乡师而哭:通“向”
(6)则束载、厉兵、秣马矣:通“砺”
(7)唯是脯资饩牵竭矣:通“粢”,粮食
(8)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通“餍”
三,特殊句式
1、宾语前置句:尔何知!
2、定语后置句:牛十二
3、介词结构后置:
(1)使出师于东门之外
(2)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
(3)吾子淹久于敝邑
(4)败秦师于殽
(5)使归就戮于秦
4、省略句
(1)(尔)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2)(秦军)及滑
(3)及诸河,(三帅)则在舟中矣
5、判断句
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肴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
孤之过也孤之罪也
四、一词多义
(1)御:晋人御师必于肴抵抗,这里指伏兵截击
梁弘御戎驾驶
(2)勤:勤而无所,必有悖心劳苦
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使……劳苦
(3)辞:公辞焉拒绝
使皇武子辞焉致辞
(4)乘:超乘者三百乘前一个名词,兵车;后一个量词,辆(5)奉:无奉我也送给
奉不可失机会
(6)辱:君何辱讨焉敬词,相当于屈尊
以辱二三子使动使……受辱
(7)所:师之所为,郑必知之……的事情
勤而无所,必有悖心处所,这里指用武之地
五、实词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派
北门之管锁钥
访诸蹇叔咨询征求意见
勤而无所,必有悖心勤,劳苦所,处所,这里指用武之地公辞焉拒绝
蹇叔之子与师参加
无礼则脱疏忽指纪律不严
不腆敝邑,不体面,谦辞
为从者之淹停留
且使遽告于郑急忙立刻
唯是脯资饩牵竭矣因此
不可冀也希望
彼实构吾二君实,的确构,挑拨
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满足
君何辱讨焉惩罚
以逞寡君之志快意、满足
堕军实而长寇仇寇仇,敌人军实,本指兵力,这里指战果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暂,一下子免,赦免,释放
不顾而唾回头
秦伯素服郊次停驻ﻩ
不替孟明废弃
六、虚词
(1)焉
于之肴有二陵焉
余收尔骨焉
代词公辞焉
君何辱讨焉
(2)诸
之于访诸蹇叔
妇人暂而免诸国
及诸河
(3)而
转折勤而无所
入险而脱
修饰免胃而下
哭而送之
乡师而哭
顺承得而食之
并列轻而无礼
(4)其
语气词其谁不知(加强反问)
吾其还也(还是)
其为君死乎(难道,表反问)
代词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郑国的)
而不见其入也(秦国的军队)
吾子取其麋鹿(他们的)
(5)以
因为不以一眚掩大德
而以贪勤民
表目的劳师以袭远
以闲敝邑
遂墨以葬文公
用不以累臣衅鼓
以乘韦先
(6)为
因为为从者之淹
担任莱驹为右
在为吾子之将行也语气词何施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