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免疫疗法—DC-CIK治疗攻略
对于患者来说,整个治疗过程就好比是抽血和静脉注射一样,安全无痛苦,不影响工作和生活。
就国内而言,癌症免疫治疗从20世纪80年代就已开展
第一代为非特异性免疫疗法,即直接采用白细胞介素-2、卡介苗等免疫调节剂进行治疗,其缺陷在于疗效低下,且剂量越大,副作用越大;
第二代为广谱杀瘤技术,包括LAK、TIL、CTL;
第三代为特异性细胞过继免疫疗法,其针对肿瘤抗原特异杀伤,使用自体细胞培养扩增,安全性高,是目前最有效、最成熟的肿瘤免疫治疗技术,代表技术为DC-CIK技术;
DC-CIK肿瘤免疫治疗技术详解
DC-CIK肿瘤免疫治疗技术是目前国内临床应用最有效、也是最成熟的肿瘤免疫治疗项目。
DC细胞(Dendritic Cell,即树突状细胞),是正常人体内存在的一种具有强大的抗原呈递功能
的一类特殊细胞,能够直接摄取、加工和呈递抗原,刺激体内的初始型T细胞活化,是机体免疫应答的”启动者”。
通俗讲,DC相当于信使,将抗原信息传递给可以发挥免疫效应和杀伤功能的效应者即T细胞。
CIK细胞(cytokines -induced killer cell,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是将人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体外模拟人体内环境,用多种细胞因子共同培养增殖后获得的一群异质细胞。
CIK细胞兼具T细胞强大的抗瘤活性和NK细胞的广谱杀瘤、抗病毒活性。
所以,CIK又被称为具有NK细胞作用的T淋巴细胞。
DC+CIK=”雷达”+”导弹”
DC 细胞就像”雷达”,能识别抗原,激活免疫应答;CIK细胞就像”导弹”,能通过发挥自身细胞毒性,分泌细胞因子,精确杀伤肿瘤细胞。
”雷达+导弹”产生了一个高效和谐的免疫体系,经实验室诱导、增值、活化后,再回输到患者体内,可以显著抵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帮助机体恢复同肿瘤细胞作斗争的能力,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体免疫功能,全方位防止复发和转移,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延长生存期。
DC-CIK疗法的临床治疗流程
对于患者来说,整个治疗过程就好比是抽血和静脉注射一样,安全无痛苦,不影响工作和生活。
治疗前准备
在准备开始治疗前,医生应仔细了解患者病情,认真检查患者身体,准确化验血生化、凝血功能与各项病原学指标,评估相关材料,确定是否适宜接受治疗,患者或其委托人签署《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集知情同意书》与《生物免疫治疗知情同意书》。
手术与非手术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
实施过程
整个治疗过程分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集、体外诱导及回输三部分。
手术患者:手术前采集患者外周血50-100毫升,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并诱导、培养DC-CIK,同时从手术中获取的新鲜肿瘤组织中提取肿瘤抗原,制备成DC疫苗,一周后将DC疫苗和CIK回输患者体内。
非手术患者:应用特殊的血细胞分离机采集患者外周血中的单个核细胞,大约50-100毫升,其他血液成分则全部回输给患者。
再将采集到的细胞在超洁净实验室进行诱导、激活,定向培养出DC-CIK,一周后将DC-CIK分次回输患者体内。
治疗疗程
一般一个疗程分三至四次进行体内回输,第一次治疗一般应连续两个月内不低于两个疗程的治疗,三个月后追加一个疗程的巩固治疗,然后再根据患者自身状态,具体评估治疗方案。
至于何时是治疗终点,现在无明确标准,可根据患者病情发展及经济情况进行判断。
一般来说,为了患者能带癌生存或防止复发,建议患者每年进行 1-2个疗程DC-CIK治疗。
DC-CIK疗法治疗范围
DC-CIK疗法临床可应用于多种癌症不同阶段的治疗(T细胞淋巴癌/瘤除外)
呼吸系统:肺癌(小细胞肺癌、鳞癌、腺癌)等
消化系统:肝癌、胃癌、肠癌等
泌尿系统:肾癌、肾上腺癌及其转移癌等
血液系统: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除T细胞淋巴瘤)及其转移癌等
其他肿瘤:恶性黑色素瘤、鼻咽瘤、乳腺癌、宫颈癌、前列腺癌、舌癌、甲状腺癌等所有实体肿瘤,还包括肿瘤转移,以及恶性胸水、恶性腹水等。
临床发现,除极少数早期的肿瘤外,大部分患者都有肿瘤局部或远处的转移。
要想取得最理想的疗效,就必须按照不同癌症的不同要求,将各种疗法有机和完整地组合使用,形成规范化,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既要考虑到近期的治疗计划,又要有远期的打算。
但是,由于人们对生物治疗的认识不足,很多肿瘤患者都是到了晚期才开始采用,这使得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临床证实,DC-CIK疗法适合癌症早、中、晚各个时期。
术后早期联合DC-CIK治疗,不仅能有效清除术后残余肿瘤细胞,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力,防止转移和复发,实现1/3治愈。
对中晚期肿瘤患者采用DC-CIK疗法联合放、化疗,不仅能减毒增效,精确杀灭肿瘤细胞,控制肿瘤增长,还能为患者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DC-CIK疗法与传统疗法疗效对照
DC-CIK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DC-CIK疗法在临床中的良好疗效表现在:
术后联合DC-CIK疗法,有效清除术后残余的癌细胞及小病灶,预防肿瘤复发转移。
与放、化疗联合使用,降低放、化疗的毒副作用和感染率,提高放、化疗疗效。
对于没有机会手术和复发转移的晚期肿瘤病人,通过大量的DC-CIK细胞重复移植,不但能迅速缓解肿瘤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增加食欲、改善睡眠、增强体质等),延长生存期;而且还出现瘤体缩小甚至消失,或长期”带瘤生存”的大量病例。
由于DC-CIK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因此在治疗肿瘤的同时,患者还出现皮肤有光泽、静脉曲张消失、黑斑淡化、白发变黑等年轻化现象。
DC-CIK疗法的安全性:
DC-CIK疗法没有严重的不良反应,有很小部分病例在细胞回输后2-10个小时内出现体温升高(37.2℃-38℃),一般持续时间2-10小时,可自行缓解,极少数高热病人使用解热药就可以完全缓解。
DC-CIK疗法治疗对患者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
对患者的基本要求
1.经影像诊断或细胞病理诊断明确的恶性肿瘤患者;
2.自体DC-CIK治疗与肿瘤其它治疗时间安排需错开;
3.血细胞技术需达到以下标准:
白细胞>3×10的9次方/L
血小板>80×10的9次方/L
血红蛋白>100g/L;
4.无明显凝血功能障碍;
5.无明显感染及其他器官的严重疾病。
对患者的基本要求
1.正在使用免疫抑制药物,或器官移植后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
2.严重肝、肾功能异常者;
3.严重凝血功能异常者;
4.近期内有活动性出血史者;
5.顽固性或持续性癫痫患者;
6.T细胞淋巴癌/瘤患者;
7. HIV阳性患者;
8. 严重过敏体质者,尤其对IL-2过敏患者;
9.孕妇或哺乳期妇女;
10.血型RH阴性者(自体血可用)。
11.严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
12.严重感染未控制或高热患者。
13.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
结语
DC-CIK肿瘤免疫疗法在国内已开展多年,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充分临床验证。
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向医生咨询并进行治疗。
DC-CIK技术本身也处于不断进步之中,我们将继续关注相关进展,为患者带来第一手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