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津市小升初语文升学考试试卷C卷

天津市小升初语文升学考试试卷C卷

天津市小升初语文升学考试试卷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一、积累与运用(45分) (共13题;共45分)1. (4分)选择古诗句。

遗爱寺【唐】白居易弄石________A.闻鸟语,寻花________B.是泉声。

时时________C.临溪坐,处处________D.绕寺行。

2. (6分) (2019四下·长春期中) 看拼音写汉字。

chéng fáxūyào fèng xìsuān tián líng yuá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uān yíng yīng wǔzhūyúfūqīzhàn y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2分)读一读,写一写zhù zhái xuǎn zézhù zhǐsōu su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2分)选择正确的解释。

翠鸟爱贴着水面疾飞。

疾:_____A . 疾病。

B . 痛恨。

C . 急速;猛烈。

5. (2分) (2019五上·浙江期末) 下列句子中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 身向榆关那畔行。

(榆关:山海关。

)B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耻:以……为耻。

)C . 王孙自可留。

(王孙:王子的孙子。

)D .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莫:不要。

)6. (2分) (2019六上·汕头期末) 下列句子中下划线词语运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我们需要的是踏实认真学习,而不是做有名无实的“花架子”。

B . 抗日游击队总是技高一筹,打得日本鬼子们魂飞魄散。

C . 小弟弟的胃口十分好,特别喜欢吃水果,经常囫囵吞枣。

7. (4分)找出每组中不是同一类的词。

①________炉灶锅铲沙发铝锅漏勺②________饭碗菜碟汤盆饭菜汤勺③________火车汽车飞机轮船摇控汽车④________牙刷抹布扫帚拖把洒水壶8. (3分)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_耳欲________ 失________落________ 一如________ 得意________________不________待引入________ ________之情各________各________(2)上面的词语中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有:________。

(3)不管我的绘画作品是否得奖,父母都________地支持我练习,这种________,我铭记在心。

(4)窗外风雨交加,________的雷声,吓得我钻进了被子里。

9. (7.0分)按要求写句子。

赤道吹来的风缭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

(改成被字句和把字句)被字句:________把字句:________10. (2分)把下面的两句话概括成一个句子,最恰当的是()。

①吸烟人士患上肺癌的机会较高。

②吸入“二手烟”对健康有不良影响。

A . 吸烟的害处很多。

B . 吸烟会导致家破人亡。

C . 吸烟的人容易患病。

D . 吸烟对人对己都有害处。

11. (2分) (2019六上·嘉陵期中) 下面句子中所采用的描写方法有误的是()A . 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语言描写)B . 地扫的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

(环境描写)C . 老罗朝着小嘎子招手,小嘎子赶紧蹬小瓮,爬大缸,翻上墙头。

(动作描写)D .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神态描写)12. (2分)判断下列句子中引号的作用。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这是苏东坡咏赞钱塘江大潮的千古名句。

()A . 表示特定称谓B . 表示直接引用C . 表示讽刺或否定13. (7.0分) (2018六上·卢龙期末) 经典课文绚烂回放。

(1)我国有这样一位大文豪: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浓密的胡须……本册书第五单元向我们介绍了他的事迹。

他就是________,原名________,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________》,他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________。

入选课文有介绍他儿时玩伴的《________》,更有著名诗人臧克家怀念他的《________》。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写了四个小故事,列成小标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关于他的名言警句中,我最喜欢的是《自嘲》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

(2)艺术离我们并不遥远。

《伯牙绝弦》中的“绝”意思是________,文中提到的两个人是________和________,相传他们是________时期人。

课文中最能体现他们是知音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

而今人们也常用________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3)贝多芬是________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对世界音乐贡献显著,被尊称为________。

他广为流传的交响乐有《________》《________》等。

本册书中学到的课文是《________》。

当贝多芬演奏时,“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________的地方升起来……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________的大海。

”二、阅读与理解(30分) (共3题;共30分)14. (4分)读一读,用划线的词语各写一句话。

①从远处村庄的方向,传来我急切渴望听到的声音。

②我应该保存体力,坚持着不再往下掉,等人来援救。

③那满山遍野的灯笼火把,越来越近,越来越亮……15. (12.0分)(2018·金平) 阅读短文片段,完成练习。

孔子游春(节选)颜回说:“老师遇水必观,其中一定有道理,能不能讲给我们听听?”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

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

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

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弟子们听了老师的一番宏论,无不惊讶,谁能料想,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老师竟能看出如此深奥的道理!(1)“奔流不息”中的“息”字可以解释为________;“或方或长”中的“或”字可以解释为________。

(2)孔子说“水是真君子”的理由有四点,分别是水有德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借________喻人,是为了引导弟子如何做人,他伟大的人格和高超的教育艺术由此可见一斑。

孔子的确是一位________(用文中的四字词语)的老师啊!(4)文中的省略号省略了水的其他品性。

请你发挥想象,合理地补写一句。

(提示:水若满则溢,水滋润万物,水纯净透明等)(5)孔子讲水有志向,我们会自然地联想到一个有关水的成语:________。

读了这篇短文,我们也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孔子的名言:________。

16. (14.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把屈辱当作鞭子一个男孩,上小学四年级时,随父母来到了河南五七干校,在五七干校的子弟学校读书。

一天,语文老师布置了一篇命题作文,题为《早起的鸟儿有虫吃》,13岁的他“改”了标题,写了一篇叫《早起的虫子被鸟吃》的文章。

于是,他和老师围绕这个命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老师让他当着班上同学的面说100遍自己是最没出息的人。

男孩委屈极了,他的委屈变成了愤怒的喷发,结果他被学校开除了。

1977年,恢复高考,许多人想通过高考改变自己的命运。

然而,他记忆力不好,不擅长考试,成了“负状元”,名落孙山,当了一名工人。

后来,他恋爱了,他女友的父母认为女儿必须嫁一个知识分子,好出人头地。

于是女友便离他而去。

他又一次委屈极了,而且痛苦不堪,一周内瘦了10公斤!上天好像就是这样捉弄着他。

那时他产生了一个“特农民”的想法,开始自嘲能找出一条不上大学也能让对方后悔的方法。

他想起自己小时候作文还不错,于是决定写作,写童话。

未曾想,他写的童话孩子们很喜欢。

他就不停地写呀写呀,这一写就是20年,写了1000万字的童话。

他就是中国童话大王“皮皮鲁”之父郑渊洁。

委屈的郑渊洁,为了排遣心中的愤懑,洗刷以往的屈辱,他勇敢地拿起了笔,孜孜不倦,不屈不挠,终于用自己手中的笔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这也使人想起以前美国有一位毫无声望的年轻律师。

一次,他为了一件重要的诉讼事件赶到芝加哥。

当地几位著名的律师对他毫无欢迎的表示。

他跑去拜访他们,也到处受人白眼。

因为那些律师自视清高、目中无人,认为自己和这样一个年纪轻轻、资格浅的人往来未免有失身份。

然而,他并未因此而灰心丧气、意志消沉,而是从中受到警策,锐意进取、挑战自我。

他说:“我从人们的白眼中,看出自己的学识经验实在还远不够用。

我发现我自己应该学习和尚未学习的事还多着哩!”于是,他发奋努力,矢志不渝,果然获得了很高的地位,当上了总统。

他就是亚伯拉罕·林肯。

人处在逆境,会遭到挫折、贫穷以及世俗的磨难、压迫和围困。

弱者会因此自暴自弃,一蹶不振,强者则愈挫愈奋,勇往直前。

因此,如果你正处在逆境中,你不妨将你所受的屈辱与委屈看作是一根鞭子。

只要你正确对待这根“鞭子”,它就会鞭笞、激励着你,书写新的辉煌。

(1)你认为郑渊洁的作文题目好不好?请简要分析。

(2)本文论述的中心是什么?为了论述中心,作者主要采用哪种论证方法?(3)请解释“把屈辱当做鞭子”一句中“鞭子”的含义。

(4)分析“只要你正确对待这根‘鞭子’,它就会鞭笞、激励着你,书写新的辉煌”一句中划线词的表达效果。

(5)文中的郑渊洁和亚伯拉罕·林肯都是把屈辱当作鞭子后而成就一番事业的,你能不能再举出这样的一个事例来?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100个字以内。

三、作文与表达(25分) (共1题;共25分)17. (25分)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遇见过这样一位能理解你、关爱你、宽慰你的“听众”,使你摆脱了困难、困境、困惑,请你以“经历”为题,把它记述下来,500字左右。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45分) (共13题;共45分)1-1、2-1、3-1、4-1、5-1、6-1、7-1、8-1、8-2、8-3、8-4、9-1、10-1、11-1、12-1、13、答案:略二、阅读与理解(30分) (共3题;共30分) 14-1、15-1、15-2、15-3、15-4、15-5、16-1、16-2、16-3、16-4、16-5、三、作文与表达(25分) (共1题;共25分) 17-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