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自行整理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
自行整理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
在现有的词上添加前缀或后缀来构成新词,这样构成的新词叫做派生词。 屈折和派生的对比: ①派生形态担负词汇功能,屈折形态担负语法功能 ②派生可能改变词类,屈折不改变词类 ③派生改变意义,屈折几乎不改变(词汇)意义 ④派生不受语法强制,屈折具有语法强制性 ⑤如果派生词缀和屈折词缀在句子里相邻,派生先,屈折吼 ⑥派生词缀能产性较低,屈折性词缀能产性较高
2.汉语的语序是什么?你还知道其他语言的语序吗? S(主语)+V(动词)+O(宾语) SOV:韩语、日语、拉丁语、印度语 VSO:爱尔兰语
3.句子成分
词性标注法
名词
N
动词
V
形容词 Adj
副词
Adv
限定词 Det
助动词 Aux
→确定句子成分
名词短语 NP 动词短语 VP 形容词短语 AdjP 副词短语 AdvP 限定词短语 DP
及事件过程的具体特征 完成体:过去的事件引起了现存的状态 过去完成体:表达存在于过去的事件引发的结果状态,结果状态是过去的,与“现在”没有 关系 非完整体包括持续体、习惯体等 持续体包括进行体(动态持续)和状态体(静态持续) 习惯体:习惯性的动作或事件,不时发生 结束体、开始体、即止体(瞬间发生并结束)、重复体(相同事件多次重复) 如何表达“体”:分析型 屈折型 态(voice):和句法结构紧密相关 使我们能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描述同一件事 主动被 动
6.十种主要形态变化过程 加前缀 加后缀 加内缀 加环缀 词干变化 超音段变化 非连续形态变化 削减(反构) 复合
重叠
7.词语的构成 屈折 派生 转化(零派生) 动名转化 名动转化 形名转化 形动转化 复合 将至少两个自由语素连接起来构成新词
名形转化
封闭词类转化为开放词类
第五章 语法:小句
1.语序是什么? 把词组合在一起连成词组、小句、句子的过程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则来进行,不同词类的词在 句子中按照句法规则出现在他们应该出现的位置上,就是语序。 语序不仅包括句子成分的顺序,还包括短语内部成分的顺序
联系:人的思维感知词与相邻成分的关系,这些关系的综合就构成了句子的框架
动词中心说:强烈反对句子的主谓二分;认为句子的中心是谓语动词;谓语动词结合其
他成分形成句子 配价分析:动词结合其他成分的数量、性质和结构
配价语法:
研究重点是句子的谓语动词控制的论元数量 动词的配价类型:零价动词、一价动词、二价动词、三价动词、四价动词
③屈折语素和派生语素
只有词缀才有屈折语素和派生语素之分
-ceive
这样的特点 那样的特点 有独立的 有不独立的 有要和别的语素在一起的,有自己就可以 组词的
5.构词的规则 屈折:用来体现语法关系
在词干上附加屈折词缀以表现数、人称、限定性、体、格等语法关系,同时并不改变 该词干的词类
派生:指一种构词形式,通过在现有的词上添加词缀来构成新词。结果是新词产生,新词有 新意义,可能改变词类。
介词
P
介词短语 PP
4.直接成分分析法
通常首先划分主语和谓语,到达“词”这一层次时就停止切分
树形图
Hale Waihona Puke 句法范畴符号S Pred 谓语 NP VP PP Det 限定词 Aux 助动词
Num 数词
Cla 量词 Att Par 定语标记 Pro 代词(我们)
限定词包括冠词、指示词(this that these)、领属词(my his)、数量词、分配词(each either)、
一般不能带宾语 性质形容词大都可以受程度副词修饰,部分性质形容词可以重叠变为状态形容词 副词:程度、范围、时间、肯否、语气 介词:前置词 后置词 连词:并列连词 从属连词 / 汉语中:连接词、短语 连接分句
10.非谓语 有谓语结构,但谓语动词没有时、式、人称和数的区别,他们可以没有主语,但仍然可以像 分析正常小句一样分析他们的各个功能范畴。 分为非定式小句和无动词小句 非定式小句:可以有主语,也可以没有
一个语言中主要的词类 词类的特点 大概了解 ①根据表达意义的性质不同 → 词汇词/内容词/实词 语法词/功能词/虚词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 虚词:代词、冠词、连词、介词 ②开放词类与封闭词类 开放词类:实词 (接受新成员,旧成员退出 时常变化 不可计数) 封闭词类:虚词 (不常接受 可以穷尽计数) ③根据词的可变化性 → 可变化词和不可变化词 (并不适用于人类的所有语言) 可变化词:具有一系列变化规则有序的语法形态表现各异的词形 不可变化词:没有屈折变化词尾 ④主要词类: 名词 动词 形容词 副词 代词 介词 连词 叹词 冠词 ⑤词的小类 小品词 助动词 替代形式 限定词
主动宾补句型 主动宾状句型
9.语法范畴 指往往用词末屈折成分来标记的某种词类特征 数:(语法)数名反映了语言成分的数量性质
词 有复数形式标示-s 的名词称作“具数名词” 体现为词缀、词形变化或句子成分的一致关系 数的划分: 单数与复数 集合概念与单数概念 单数、双数与复数 人称:
时:动词的形式与说话者的时间概念之间的关系 相对于某个时间参照点的时间概念
2.语篇与语法关系的两个方面 主位 主位是小句意义的出发点,作用是连接小句的信息和语篇的信息。小句中剩余的部分叫
做述位。小句从开头到作为主语的参与者的所有内容(包括参与者)。以时间、地点、 方式状语从句开头的句子,把状语从句作为主位。 主位推进的几个模式: ①连续或固定的主位模式 ②线性主位模式 ③分裂述位模式 衔接 指使语篇连接在一起、或者说使一堆句子成为一个语篇或语篇组成部分的因素。 指称 作者/说话人在语篇中介绍参与者,并在他们一旦进入语篇之后标志他们的踪迹。 代词包括人称代词、指示代词(指示词、附加词)、比较代词 参与者可能是新信息或假设已知指称项目(定冠词、指示代词、人称代词) 指称可以沿语篇流动的方式前指或后指 省略(包括替代) 关联词 展示部分之间的意义关系 关联词可以是外部的(时间顺序等),也可以是内部的(逻辑组织中的)
词根:词的基本成分,不能做进一步切分
分为自由词根语素和黏着词根语素
receive perceive conceive
英语中有一些词根既有自由变体又有黏着变体
词缀:只能附着于其他语素的构词成分的统称
前缀- -中缀- -后缀
词干:可由单个语素或由多个语素组合构成,在其尾部附有屈折词缀
可由词根来充当,也可由词根与派生词缀的组合来充当
式(mode):指动词陈述语气、祈使语气、虚拟语气的形式区别 说话人对话语信息或命题的态度(与真实世界;与说话人本身) 分为现实语气和非现实语气两个大类
现实语气:
直陈语气/陈述情态:说话人认为话语涉及的信息是事实,陈述给听众 一般现在时/过去时
通识语气:说话人表达众所周知的事实 普遍性 证实语气:通过何种途径获得信息 冒犯语气:表达对现存事件或状态非常不满
3.语言学要怎么定义 语言学是针对一门语言或多门语言的客观研究
4.语言学分成很多部分 每一部分各自研究的范围 语音学-这个词怎样念 音系学-think / sink 词汇学-这个词还有没有其他意思 语义学-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语用学-你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语音和音系学不考(第二章和第三章不考) 从第四章开始复习
相对时间的表达类型:词汇(时间词)、形态(动词形态变化)、分析(成分组合) 格:指明成分的句法“角色”的语法范畴
用于名词性的词、短语或词组 表现为句子成分的词形变化 主格:起到动词主语的句法功能 宾格:动词直接宾语 与格:动词间接宾语 夺格/离格:表明行为是离开源点的,有时表明原因 属格/领格:领属关系 工具格:行为的工具或凭借 地点格:方位 称呼格:称呼语
12.中心语 修饰语 内嵌分句 由小句来充当主语、宾语、补语、状语的句子叫复杂句 平行组合小句(加连词连接起来或把功能相同的小句并列在一起)→并列句
13.配价理论
→两个概念:
创始人:泰斯尼耶《结构句法基础》
题元、论元:主要参与者
主要研究语法成分之间的联系,主导与从属
泰斯尼耶的学术思想:
次要、非中心参与者或背景
具有类似功能的疑问词(which whose)
助动词包括主助动词 do have be 和情态助词
5.句法结构的知识至少包括三个方面: 成分 线性顺序 层级结构
6.结构歧义——直接成分分析法
7.形式句法的两对关系: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向心结构和离心结构 ①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组合关系:语言成分之间存在的线性结合关系,决定了哪些成分可以以何种顺序结合在一起 聚合关系:语言成分之间存在的可以相互替换的关系 句法层面上的聚合关系决定了替换后整个结构的合法性,而不能够保证语义不变 ②向心结构和离心结构 向心结构:整个结构的功能与其中的某个成分一样 心——“中心词” 离心功能:整个结构的功能与其中的任何成分都不同
3.语素的定义 举几个例子 语言学上最小的意义单位叫语素,语素是内容和形式相结合最小的语言单位。 一个词可能又一个语素或多个语素构成,而一个语素不一定构成一个词。
4.语素的分类
①自由语素和黏着语素(根据是否可以独立使用)
自由语素可以自己成词
粘着语素不能自己成词,只出现在其他词里面。
②词根、词缀和词干
典型的离心结构是句子 主谓短语 介宾短语 复合词
8.小句类型
小句语法结构分析——指出它所包含的短语或词组的功能范畴
包括:主语 S 谓语动词 V 宾语 O 补语 C 状语 A
直接宾语 Od 间接宾语 Oi 主语补语 Cs 宾语补语 Co 主语必要状语 As 宾语必要状语 Ao
主动句型
主动宾句型 主动补句型 主动状句型 主动宾宾句型
第四章 词汇
1.心理词库是什么 它是属于什么地方的 它的形式是什么 神经心理基础上的数据库,是我们语言能力的重要方面,我们可能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好像词典一样储存着一些词汇成分,包括词语的意义、用法、形式变化、句法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