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学并进,寓教于乐,潜心育人
顺河镇大田小学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大田小学全体师生,热烈欢迎各位光临我校指导工作。
感谢中心学校提供这次和大家交流探讨学校德育工作的平台。
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全力支持下,我们全体教职工共同努力,学校的办学行为不断规范,办学机制不断完善,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不断提升。
今天跟大家一起交流的是我们大田小学这几年来在德育工作中的一些常规做法,今天我汇报的题目是“德学并进,寓教于乐,潜心育人”。
在我的发言中有什么不足之处,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德育是学校工作的灵魂,“教会学生做人”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近年来,我校坚定不移地以“德育兴校”战略推进素质教育,创新德育工作方式,以人文精神培养为重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人文化的教育环境中陶冶情操,逐步提高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人生观、科学的世界观。
一、为学生创设浓郁的德育氛围
注重凸显校园环境的美育功能,是我们学校近年来德育工作的目标之一。
努力创设德育文化氛围,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能,力争做到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让每一条楼道都富有生命力,让每一个设施都具有教育功能。
校园墙壁上的名人书画,让学生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寝室楼道中的成语故事,让学生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绿意盎然的花草树木让学生感受生命的美好,良好的育人氛围潜移默化
让学生思想品格得到提升。
在此基础上还广泛发动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校园内的草坪上那一个个温馨的标语,都来自学生的智慧。
全体师生参与布置了健康向上、品味高雅的寝室文化和班级文化,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以艺术的熏陶,还能体会参与其中的乐趣。
这些看似简单却又独具匠心的布置,是学校丰厚的人文资源,近年来,学校在文化建设上加大资金投入,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大到标志牌匾,小到花草树木,都精心设计,注重文化的熏陶,让学生在不经意间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二、将德育融入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1、营造书香校园
学校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努力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
在每天定期开放学校图书室的同时,各班级也都成立了图书角,分享各自的课外书籍,学校还将阅读课排进了课表。
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之下,学校还开发了经典诵读校本教材,一至六年级共计6套,内容涵盖唐诗宋词240余首,经典古文60余篇,学校创造性的将每天午间和晚饭后设置专门的经典诵读时间,两次共计40分钟,结合每天的朝读,学生人均每天的阅读时间超过了100分钟。
2、课外兴趣班活动丰富多彩
为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广泛的活动兴趣,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求知欲,学校开设了音乐、舞蹈、戏曲、器乐、足球、毽球、空竹、书法、剪纸、礼仪等12门艺术课程,从三至六年级全员参与,自愿选择喜欢的课程,每天午间活动1个小时。
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彩,每天午后校园到处洋溢着歌声、笑声和欢呼声。
3、注重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始终坚持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教师作表率。
教师主动弯腰拾垃圾,引导学生养成弯腰拾垃圾的好习惯,是我校多年来积累的良好校风。
二是教学生整理内务。
现在的学生年龄普遍比较小,他们在家里从来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被父母、爷爷奶奶宠坏了,到学校整理内务、打扫卫生就一团糟,我们班主任就手把手的教,制订(被子、水桶、牙刷、毛巾、鞋子)五个一条线的内务规范,定期开展叠被子等内务整理比赛,对内务整理先进的学生颁发“内务整理小明星”称号。
三是学校开设礼仪课程。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而现在的小学生见到长辈不知道主动问好,如何示好,找别人帮忙不主动道声谢,这样的现象越来越常见,因此礼仪课程的开设迫在眉睫。
通过礼仪课,学生能系统的了解礼仪的重要性,教师从校园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三个方面来指导同学们,一年来,我校收到非常良好的效果,学生们行为举止彬彬有礼、自信大方。
4、丰富校园广播
学校充分发挥“校园广播台”的宣传功能,培养出一批普通话标准、能力的突出的小播音员,每学期能收到来自各班学生撰写的300多份优秀播音稿件,学校通过广播台,宣传身边先进教师、先进个人,学生的感人事迹,弘扬正气,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也能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还能成为学生锻炼文字功底、采编能力的练兵场,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文明习惯、遵纪守法等方面起到很好的教育意义。
5、主题教育活动扎实
每年4月份,结合清明节,号召全校师生瞻仰革命先烈、祭扫烈士墓、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邓锐林将军墓。
各班以班级为单位,召开“缅怀革命先烈”的主题班会,大力宣传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
引导广大青少年厚植爱国情怀。
每年6月份,结合儿童节,我校坚持每年举行庆“六一”校园艺术节,给学生充分展示的舞台,既能展现我校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取得的成果,凸显师生的精神风貌,又能让全体学生度过一个快乐、有意义的儿童节。
每年9月份,结合全国推普日,积极响应推普活动,校园组织开展“汉字听写大会”,以三至六年级的语文课本为基础,收集100个词语,由各班语文老师组织训练一段时间后进行初赛,选拔选手进入决赛,对取得优异成绩的选手予以全校通报表彰。
引导学生感受汉字之美,从小培养认真规范书写汉字的良好习惯。
每年10月份,结合国庆节,全校开展“我为祖国唱支歌”大家唱活动,每个班级全员参与,不要评委,不搭建舞台,唱出心中对祖国的美好祝福即可,讴歌祖国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6、开设学生情感通道
农村寄宿制学生的情感关怀缺失问题日益严峻,关注学生的情绪、心理等问题得到高度重视。
一是开通情感信箱。
学校在教学楼悬挂了精美的“心理信箱”和“校长信箱”,及时了解孩子们的心声和心理状况,在收到孩子们的心理问题之后,学校组织班主任及时予以疏导和关爱,能抚慰孩子幼小的心灵,化解他们的抑郁状态。
二是开设社会情感课程。
我校是全市26所社会情感学科试点学校之一,学校坚持每周一课,按各个年级教材选定主题,不断尝试教学形式的创新,有时把孩子领到了教室以外的课堂,对孩子们进行新
环境适应辅导;有的针对独生子女自理能力差的特点在课上进行实战训练来锻炼其能力、有的通过集体游戏,使学生在玩中形成对自我和他人、集体的认知。
三是开通歌路营广播故事。
每天睡前15分钟,歌路营公益广播用优美的睡前故事来慰藉寄宿学生幼小孤独的心灵,改善他们的情绪,能让他们生活的更快乐,缓解亲人不在身边的思念与焦虑。
久而久之,孩子会因此爱上讲故事,爱上阅读,爱上作文,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德育的浸润无处不在,我们不仅注重德育的学科渗透,更开创性的将德育教育融入活动或实践之中。
俗话说:“一千次的说教不如一次有意义的活动。
”对学生的教育,应融入具体、生动、有针对性的活动之中,通过开展行之有效的校园活动,可以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受到教育和启发,从而内化为自己的品质。
我们深深懂得: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
在今后的德育工作中更要不断探索,不断进取,要更加注重持之以恒,广泛地积累经验,并不断地开拓创新,这样才能把德育工作做得更好。
以上是我校在德育工作中的一些做法,谈不上什么经验,有班门弄斧之嫌疑,请大家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