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氧气乙炔站应急预案.doc

氧气乙炔站应急预案.doc

氧气、乙炔站应急预案为了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免遭损失,当发生火灾、爆炸等灾难事故时,及时组织力量,采取有效措施,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限度,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氧气站基本情况*********************************************************************************、危险及风险防范目标1、危险目标:有关氧气、乙炔的储存、作业场所2、事故类型:火灾、爆炸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成立事故应急领导小组:1)组长:***2)成员:氧气站所有员工3)下设若干小组: A 、抢险作战小组B、通讯讯联络小组C、后勤保障小组D、警戒疏散小组2、职责:组长职责:A 、负责事故现场的全面指挥。

B 、负责启动并组织实施事故应急预案C、负责调动各种资源进行应急处理D、负责保护事故现场E、负责收集事故信息、处理相关数据及信息上报工作F、负责接受上级的指令和调动G、负责处置事发现场有关工作H、负责现场恢复等工作抢险作战小组职责:A 、第一时间发现事故的人员,应立即报警和求救。

B、负责火灾扑救,控制火势蔓延C、负责对泄漏油品进行堵截和回收D、负责停止设备运转,对设备进行抢修E、负责排除洪涝等自然灾害险情等工作。

通讯联络小组职责:A、第一时间发现事故的人员,应立即报警和求救。

B、负责传达组长命令,收集、反馈现场信息。

C、负责向上级及地方公安、消防和政府部门报告险情D、负责与急救中心联络E、负责保持与外界通信联络F、负责向周边群众通告险情G、通知员工返站参加应急处理等工作后勤保障小组职责:A、第一时间发现事故的人员,应立即报警和求救。

B、负责事故现场所需应急资源的供应C、负责受伤人员的救护、转移D、负责收集事故发生的相关数据、资料等工作。

警戒疏散小组:A、第一时间发现人员,应立即报警和求救。

B、负责事故现场警戒和人员疏散,禁止无关车辆、人员进入警戒区域C、负责疏通应急通道,引导外部救援车辆及人员等工作。

四、报警和通讯联络方式1、24 小时有效报警电话:A、*******B、火警:119C、匪警:110D、急救中心:1202、氧气站应急领导小组成员联系方式A 、组长:*******五、事故应急准备1 、应急要求氧气站经理是氧气站安全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当班班长是各班现场安全管理工作责任人,各责任人应熟悉应急资源的配置和指挥程序,做到遇事临危不乱。

当发生抢劫、盗窃、火警、破坏和自然灾害等事件时,应立即组织力量,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员工和群众的生命安全,防止财产遭受损失,协助上级部门或公安、消防部门处理各类事件,在接到应急领导小组下达的应急处理命令后,按照分工在最短时间内认真执行任务。

3、应急响应:事故现场第一发现人员立即报警并报告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组长。

4、应急启动:应急组长接到事故信息后,立即下达命令启动预案,若组长不在事故现场,由副组长或当班班长下达。

5、集结与疏散地点1 )集结:事故发生时,所有应急人员在接到指令后按应急组长确定的地点进行集结,然后根据分工立即进行应急处理。

2)疏散:当遇到重大火灾和爆炸事故后,所有人员应立即从进出口紧急疏散。

六、应急处理程序1、氧气站火灾事故应急处理程序1)当氧气站人员发现火灾事故险情后,第一发现人应立即报告应急组长,应急组长根据事故险情和扑救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措施,如需外援,应立即拨打火警1 19,告之火灾位置、危险化学品名称、数量及严重程度。

2)发生火灾后,应立即停止一切作业。

各应急小组按照分工各就各位,初期险情的监测、布控应迅速判断并采取可行措施。

A 、氧气火灾应急方法:a)氧气火灾灭火方法:用水保持容器冷却,以防受热爆炸,急剧助长火势。

迅速切断气源,用水喷淋保护切断气源的人员,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b)氧气泄漏应急方法: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避免与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合格后才能再用。

B、乙炔火灾应急方法:a)乙炔火灾灭火方法:尽可能切断气源。

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b)乙炔泄漏应急方法: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喷雾状水稀释、溶解。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如有可能,将漏出的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合格才能再用。

2、中毒、窒息应急处理程序1)当发生人员中毒或窒息事故时,第一发现人应立即拨打120、110,同时报告应急组长。

2)应急组长组织抢险作战小组成员和现场监护人员进入事故部位,并明确联络信号。

3)抢险作战小组成员进入事故部位前,必须佩带长管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并检查其所密性。

4)进入事故现场时,必须系好安全带(绳),携带防爆手电。

有两人以上监护,监护人员适用的防毒面具。

5)抢险作战小组成员将营救带(绳)绑在中毒者腰间或腋下后,立即发出提拉信号,提拉时要小心,防止撞伤。

6)将中毒者移至空气新鲜处后,应判断呼吸、心跳状况,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心脏胸外挤压法进行抢救。

7)急救中心医务人员到现场后,由医务人员接替进行抢救,其他人员在现场配合。

3、高温中暑应急处理程序1)当环境温度过高,饮水过水或出汗过多等原因引起的人员中暑现象时,第一发现人应立即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必要时拨打120 请求求援。

2)用冷水擦浴,湿毛巾覆盖身体,电扇吹风,或在头部放置冰袋等方法降温,并及时给病人口服淡盐水。

3)必要时拨打120 请求救援,给予医疗急救。

4、人员触电应急处理程序1)当发现人员触电时,第一发现人应立即拨打120 报警,同时报告应急组长。

2)应急组长迅速组织抢险作战小组成员把触电者接触的那部分带电设备的开关、刀闸或其他短路设备断开,或设法将触电者与带电设备脱离,在脱离电源时,救护人员既要救人,也要注意保护自己。

3)触电者未脱离源前,救护人员不准直接用手触及伤员,因为有触电危险。

4)如果触电者处于高处,解脱电源后有高处坠落的危险,应尽可能采取防范措施。

5)如果触电者触及低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设法迅速切断电源,如拉开电源开关或刀闸,拨除电源插头等,或使用绝缘工具、干燥的木棒、木板、绳索等不导电的东西解脱触电者,也可抓住触电者干燥而不贴身的衣服,将其抛开,切记要避免碰到金属物体和触电者的裸露身躯,也可以戴绝缘手套或将手用干燥衣物等包起绝缘后解脱触电者,救护人员可以站在绝缘垫上或干木板上进行救护,为使触电者与导电体解脱,最好用一只手进行,如果电流通过触电者入地,并且触电者紧握电线,可设法用干木板塞到身下,一根一根地剪断,并尽可能站在绝缘物体或干木板上。

6)如果触电者触及高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迅速切断电源,或用适合该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解脱触电者,救护人员在抢救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自身与周围带电部分必要的安全距离。

7)如果触电发生在架空线杆塔上,如是低压带电线路,若可能立即切断线路电源或由救护人员迅速登杆,束好自己的安全带后,用带电绝缘胶柄的钢丝钳、干燥的不带电物体或绝缘物体将触电者拉离电源,如是高压带电线路,以不可能迅速切断电源开关的,可采取抛挂足够截面的适当长度的金属短路方法,使电源开关跳闸。

抛挂前,将短路线一踹固定在铁塔或接地引下线上,另一端系重物,但抛物掷路线时,注意防止电弧伤人或短线危及人员安全。

不论是何级电压线路上的触电,救护人员在触电者脱离电源时,要注意防止发生高处坠落的可能和再次触及其有电线路的可能。

8)如果触电触及断落在地上的带电高压导线,且尚未确证线路无电,救护人员在未做好安全措施前,不能接近断电线路点8-10 米范围内,防止跨步电压伤人。

触电者脱离带电导线后,应迅速转移至8-10 范围以外急救。

只有在确证线路无电,才可在触电离开触电导线后,进行急救。

9)救护触电伤员切除电源时,有时会出现照明失电,后勤保障部门应准备事故照明,应急灯等临时照明设备。

配合急救医护人员对触电者进行急救。

5、警戒疏散小组成员要对逃生人员组织有序、镇定不乱地撤出,可先将现场伤员撤离现场。

6、通讯联络小组成员拨打120,寻求医疗救助。

7、应急组长将事故损失情况上报主管部门七、应急报告发生一般事故时应立即报告应急指挥组长,发生火灾等重大或人员伤亡事故时,应先报警。

八、应急的关闭条件1、清点事故现场人员,确认事故已清除,无再次发生的危险,对可能给周边单位和人员造成的危害已处理完毕。

2、经公安、消防部门认定,在确保没有危险的情况下,由应急组长宣布应急处理程序结束,由上级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人员清理现场,确认损失,做好恢复营业准备。

九、应急培训程序1、员工上岗或转岗前的培训要求:熟练掌握本岗位工艺流程、操作规程、消防措施,发生事故危险性类别、性质,事故先兆的判断,事故报告、抢险、人员救助、紧急疏散等。

2、应急培训的主要内容:1)事故的类别、性质和特点:掌握所从事的岗位可能发生什么类别、性质的事故。

该事故的危险程度如何、后果如何、有何特点、应如何进行防范。

2)事故的先兆知识和判断知识:通过对一些事故案例分析学习,掌握事故发生前的征兆并做出准确判断(征兆包括气候、环境及操作人员的情绪等方面)。

3)事故报告:掌握事故发生后的报告方法及手段。

4)事故抢险:掌握事故发生后受伤人员的抢救方法,现场抢险人员的保护方法。

5)紧急疏散:掌握事故发生后突发紧急状况时的紧急疏散方法。

十、应急演练计划1、为提高对付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每年开展有针对性的演练活动2、演练具体包括以上应急处理程序内容。

3、与毗邻单位建立联防组织,开展联防活动。

4、各类演练都要有详细记录。

一、应急预案的维护1、氧气站《事故应急预案》的变更、维护负责人为应急组长。

2、根据演练情况应急组长负责考核、检测每个员工对预案的熟知程度。

十二、应急预案的变更当发生人员变动或危害因素变化等情况时,需要对预案进行变更,由应急组长提出申请,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报告上级评审,经主管领导审批后实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