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创建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晨兴中学李振永“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教师以及课堂教学都发生了明显变化。

以往的“专制型”教学形式已经悄然而去,取而代之的是“民主型”课堂教学形式,学生课堂上的“被动型”学已逐步转变为“自主型”学,任务型教学模式深入课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来提高合作、探究学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实践,提高有效性一、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认识“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是指通过教师的正确、科学、有效地指导,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相互间合作学习,并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研究,从而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学习品质,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尤其是培养创新人格和创新性学习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三种学习方式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

例如,探究学习既可能是自主的,也可能是他主的,既可能是个体探究,也可能是合作探究。

由此可见,真正有效的学习方式应该是这三种学习方式的恰当组合,至于如何组合,则要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

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实践应用基于上述认识,在初中教学中进行了具体做法如下:以《Go for it!》八年级上册Unit 10为例说明。

1.自主学习、收集信息阶段。

本阶段为本单元起始阶段,主要让学生自学生词,收集与谈论职业这一话题相关的词汇和句型。

跟读录音,完成听力练习以及通过pairwork初步掌握该单元功能性语言。

2.合作、探究学习阶段。

该阶段以任务型教学为主,明确任务,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完成学习任务。

首先,以My Dream Job为主题,精心设计了Draw and Talk这个活动任务,然后把活动过程交给学生,由学生自由组合,自行分工合作,完成自画像、写句子和互相猜测理想职业等交流活动。

随后,以How are you going to do that?为题,设计了My Resolutions活动任务。

组内成员采取轮流发言形式,谈论自己实现梦想的计划,并评选出最佳计划。

每个组内有一个小组长,其职责就是督促每个组员发言,并记录下组内的讨论内容,以便在组际交流时能提出各自的看法。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巡视每个小组的讨论情况,给予必要的帮助。

3.反馈评价及总结反思阶段。

这个阶段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

让学生通过对话,即兴演讲、记者发布会等形式实际运用所学句型,不仅对学习结果进行了反馈,也培养了能力。

师生共同评价小组活动、反思总结,评选出“最佳小组”、“最佳创意”以及“最佳作品”。

课后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学生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实际意义的话题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创造了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条件和机会,促进了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合作学习”留于形式,不注重实质。

一些课堂上教师片面追求小组合作这一学习形式,对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认真设计。

任务难易程度掌握不到位,活动时间也没有保证。

有的课堂气氛似乎很活跃,其实思维含金量很低;有的重视对合作结果的评价,忽视如何提高合作有效性的指导。

在小组活动时,教师易忽视学习上的“弱势群体”。

这部分学生内向自卑,基础薄弱,想参与活动又力不从心,不善合作,缺乏平等的交流与沟通,更多的时候他们是听众或观众。

这样有“形”无“质”的合作,能有多大的实效性呢?(二)如何使合作、探究学习更具有效性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学生学到什么、得到什么是任何教学都必须要追问和考虑的。

要使合作学习更具有效性,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合理分组:小组合作学习有多种组织形式,但小组成员的组成一般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既将男生和女生、学习较好的和有困难的、性格内向的和性格外向的学生分到一起。

其目的是形成一种互补。

可以采用按座位就近组合或以任务为中心的小组组合两种形式。

每组4—6人为宜。

每周应该调整一次小组的划分,以便让学生有更广的交往空间。

2.规范操作:小组中活动角色由小组成员轮流担任。

在全班交流中,只有中心发言人,而中心发言人是轮流担任的,人人机会均等。

教师注意协调小组人员的合理分配,使每个小组学生分工明确,各尽其责,以便更好地合作完成任务。

师生对中心发言人的评价不是对其个人的评价,而是对这个小组的评价。

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必须确保每个学生在小组的充分交流和表现的机会。

3.明确任务:开展合作学习的任务选择非常重要。

必须选择那些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才能开展合作学习。

在Unit 12 Where are you going for lunch?中,我选择了Make a Survey这一任务让学生开展调查访问活动;Unit 10 My Dream Job中,我选择的是Draw and Talk这一形式让学生合作完成自画像并谈论自己理想职业;Unit 6 Find someone for the job!中,我让学生先分组讨论,提出最佳人选,再开展小组辩论赛。

这些任务的选择都非常具有探索性、开放性和挑战性。

4.形式整合:所谓形式整合是指合作学习在实施中要与其他学习形式进行整合,以期求得最佳效果。

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先让学生自主学习、个别思考,要求学生要整理自己的思维,一有想法就写下来,从心理上做好与人交流的准备。

在此基础上再开展合作学习。

独立思考是交流的前提,没有独立思考,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与认识,那么,在合作学习中只能是观众和听众。

5.全班交流:合作学习最终要让各小组向全班交流,分享成果。

交流形式可以多样化:以对话方式;以相片或图片表达的方式;以唱歌或表演的形式;以chant的形式表述;展示合作作品等。

如Unit 6可以安排辩论赛,让学生讨论Who do you think should get the job? 辩论赛不仅能培养学生语言才能,还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及与其他学科相渗透。

活动中学生不仅交流了知识,还交流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同时还进行了思维过程的交流。

6.提高教师自身的合作学习的教学技能: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中应该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

因此,要提高合作、探究学习的有效性就必须提高教师自身的合作学习的教学技能。

教师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所要体现的新理念,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进行认真设计。

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趣味性、可行性和探究性。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找准切入点,适时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对合作学习要合理评价,要把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把对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从而防止个人英雄主义和小组歧视等不良现象的出现。

四、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一)、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要研究“教法”,更有必要研究如何指导学生的“学法”。

首先,培养学生自主感知的习惯。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能使教学做到有的放矢。

如在听英文歌曲之前,告诉学生What will the song tell us ?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欣赏音乐,学生在学中乐,在乐中学。

其次,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精神。

我们英语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营创合作的氛围,相互合作的条件。

让学生明白只有在大家的相互协助下,才能完成任务。

如进行问卷调查、短剧表演、单词接龙、情景对白等等,这些教学活动只能在合作中才能完成。

再次,培养学生自主交流的意识。

我们要给学生创造交流的机会,要设计好多种情景,鼓励学生在交流时带表情,伴以手势、动作,把生动中的交际场所活化在课堂上,让学生如同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所学的语言信息一样。

(二)、明确教师职责,帮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1、在情景中创设问题,把握时机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认知需要是学生学习中最稳定和最重要的动力。

在学习一个新知识时,教师要创设认知需要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学习背景中,让他们感觉学习是解决新问题的需要,产生一种积极发现问题、积极探究的心理取向,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从而诱发探究的意识,激活探究的思维。

2、创设探究情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形式,在设定的探究情景下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方式和教学策略在合作中加强实践,降低焦虑感,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营造和谐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参与1、鼓励为主,树立信心。

在课堂上,对于不同层次的的学生教师一予以不同的要求,不同的评估方法,不同的鼓励话语。

对于好的好学生要高标准,严要求,激励前进,培养学科“领头羊”,多说“Try Better.Good Best! ”etc。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多关心,多爱护,当学生遇到困难而退缩时,教师要多说:“Try again!”“Try your best !”“Will you please try once more?”“I think you can!”“Never mind! Think it over!” etc.。

当学生积极参与时,教师切忌频繁打断学生,而应尽量帮助其完成参与活动,并及时给予激励性评价:“OK!”“Good!”“Very Good!”“Excellent!”“Wonderful!”“Great!”“Well done!”etc.。

教师要避免使用“You’re wrong!”“I’m sorry you’re not right!”等易挫伤学生自尊心的评语,以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攻克英语的难关的决心,树立心里的优势。

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乐于参与,主动参与,喜欢用英语和教师交流。

2. 引导帮助,激发能力教师不应该是满堂灌者,而应该是学生的帮助者,指导者。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在每天的英语课堂上都应适当抽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一些有去的“健脑”训练:A daily game(一日一游戏) A daily story(一日一故事);A daily performance (一日一表演);A daily guess(一日一猜);A daily report (一日一报道);A daily proverb(一日一言语); A daily performance (一日一表演);A daily English song(一日一首歌); A daily speech (一日一演讲);A daily discussion (一日一辩论);and so on 。

(四).设置各种思考情境,发展学生发散思维1.以疑激思,启发思维例如在教学Book 4 Unit 7 Lesson 51时,能让大家看到一幅“长城”的画面,然后就以此画面让学生进行问答与讨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