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传感技术PPT讲稿
第一节 光纤的结构与传光原理
一、结构和种类
玻璃纤维 尼龙外层
(一)光纤的结构
包层
基本采用石英玻璃,
外层直径1mm
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中心——纤芯;单模:8 ~10μm 外层——包层;多模:大于50μm纤芯 涂敷层
护套——尼龙料。
光导纤维的导光能力取决于纤芯和包层的性质,
纤芯折射率n1略大于包层折射率n2( n1 > n2 )。
2020年6月28日
渐变 纤
剖面n(r) n1
芯
n2
a
r
梯度折射率光纤
5
名词解释:子午光线
当入射光线通过光纤轴线,且入射角1大
于界面临界角c sin1(n2 / n1) 时,光线将在柱体 界面上不断发生全反射,形成曲折回路,而 且传导光线的轨迹始终在光纤的主截面内。 这种光线称为子午光线,包含子午光线的平 面称为子午面。
2020年6月28日
6
子午平面
z
2020年6月28日
7
光纤的另一种分类方法是按 光纤的传播模式来分,可分为多 模光纤和单模光纤两类。多模光 纤多用于非功能型(NF)光纤 传感器;单模光纤多用于功能型 (FF)光纤传感器。 下面介绍模的概念
模的概念
• 在纤芯内传播的光波,可以分解为沿轴向传播的
平面波和沿垂直方向(剖面方向)传播的平面波。 沿剖面方向传播的平面波在纤芯与包层的界面上 将产生反射。如果此波在一个往复(入射和反射) 中相位变化为2π的整数倍,就会形成驻波。只有 能形成驻波的那些特定角度射入光纤的光才能在 光纤内传播,这些光波就称为模。
θ2 θ1
折射光
折射率 n1
折射率 n0
导出费涅耳反射损耗 入射光 Ii
反射光 Ir
2020年6月28日
10
当光线以较小的入 射角,由光密媒质 进入光疏媒质时,
θ2 折射光
折射率 n2
一部分光线被反射, 另一部分折射入光
折射率 n1
疏媒质。如图所示。
θ1
折射角满足斯奈尔
(Snell)定律则
入射光
θ1< θc
反射光
n1sin1 n 2sin2 图7-3 (a) 光线入射角小于临界角
• 在光纤内只能传输一定数量的模。通常纤芯直径
较粗(几十微米以上)时,能传播几百个以上的 模,而纤芯很细(5~10微米),只能传播一个模。 前者称为多模光纤,后者为单模光纤。
二、 光纤的传光原理
光学纤维:中央折射率 大,表层折射率小的透 明细玻璃丝.
光进入光学纤维后,多次 在内壁上发生全内反射, 光从纤维的一端传向另 一端.
只有反射,形
成光的全反射
现象,如右图
所示。
入射光 θ1 θ1> θc
折射率 n2 折射率 n1
全反射光
图7-3 (c) 光线入射角大于临界角
外反射:
n1 n2
n2
ic
n1
内反射,全内反射:
n1 n2
n2
入射角大 于临界角 的光线发 生全反射
ic
n1
阶跃型多模光纤的传光原理
n0
2θ0 θ0
B
n0sin0 n1sin1 n1cos1 n1 1 sin21
n0
2θ0 θ0
B φ1
θ1
A
D
n2
C
n1
d
若满足
sin1
n2 n1
即
sin 0
1 n0
n12 - n22
就能产生全反射。可见,光纤临界入射角的大小
是由光纤本身的性质(n1、n2)决定的,与光纤 的几何尺寸无关。
入射角的最大值 为:
(二) 光纤的种类
光纤按纤芯和包层材料的性质分类,有玻
璃光纤和塑料光纤两类;按折射率分有阶跃型
和梯度型二种 。
右图所示为阶跃型光纤,纤
芯的折射率n1分布均匀,不随半 径变化。包层内的折射率n2分布 也大体均匀。可是纤芯与包层之
间折射率的变化呈阶梯状。在纤
芯内,中心光线沿光纤轴线传播。
通过轴线平面的不同方向入射的
sinc
1 n0
n12
-
n
2 2
将sinθc定义为光导纤维的数值孔径,用NA
表示,则
NA
sinc
1 n0
n12
-
n
2 2
NA意义讨论: • NA表示光纤的集光能力,无论光源的发
射功率有多大,只要在2θc张角之内的入 射光才能被光纤接收、传播。若入射角 超出这一范围,光线会进入包层漏光。 • 一般NA越大集光能力越强,光纤与光源 间耦合会更容易。但NA越大光信号畸变 越大,要选择适当。 • 产品光纤不给出折射率N,只给数值孔径 NA。
光纤传感技术课件
光导纤维传感器(简称光纤传感器)是20世 纪七十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传感器。光 纤最早用于通讯,随着光纤技术的发展,光纤传 感器得到进一步发展。
与其它传感器相比较,光纤传感器有如下特 点:
1.不受电磁干扰,防爆性能好,不会漏电打 火;
2.可根据需要做成各种形状,可以弯曲; 3.可以用于高温、高压,绝缘性好,耐腐蚀。
• 2008-10-17
三、传光损耗
• 在实际上,光纤传光中,存在费涅
耳反射损耗、光吸收损耗、全反射 损耗以及弯曲损耗等。
• 下面简要分析阶跃型多模光纤的损
耗。
2020年6月28日
22
(一)费涅耳反射损耗
•设入射光束的光强 为Ii,反射光束的光 强为Ir,定义R= Ir / Ii为费涅耳反射损耗, 由费涅耳公式可以推
当逐渐加大入射角
θ1,一直到θc,折 射光就会沿着界面传
折射率 n2
θ2
播,此时如右图所示 折射率 n1
折射角θ1=90o。这 时,入射角θ1= θc, θc称为临界角,由 下式决定:
入射光θ1
θ1=θc
折射光 反射光
sinc
n2 n1
图7-3 (b) 光线入射角等于临界角
当继续加大入
射角θ1,(即 θ1>θc), 光 不再产生折射,
φ1
θ1
A
D
n2
C
n1
d
图7-4 光纤导光示意图
• 光纤的传播基于光的全反射。当光线 以不同角度入射到光纤端面时,在端 面发生折射后进入光纤;
❖ 光线在光纤端面入射角φ减小到某一角 度φ c时,光线全部反射。
❖ 只要θ<θc,光在纤芯和包层界面上经 若干次全反射向前传播,最后从另一 端面射出。
Hale Waihona Puke 斯奈尔(Snell)定律:光线(子午光线)呈锯齿形轨迹
传播。 2020年6月28日
阶跃
剖面 n(r)
n1
纤芯
n2
a
r
阶跃折射率光纤 4
右图所示为梯度型光纤,纤
芯的折射率n1不是常数,从 中心轴线开始沿径向大致按 抛物线规律逐渐减小。因此 光在传播中会自动地从折射 率小的界面处向中心会聚。 光线偏离中心轴线越远,则 传播路程越长。传播的轨迹 类似正弦波曲线。这种光纤 又称自聚焦光纤。 右下图所示为经过轴线的子 午光线传播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