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合同法律规范概述

旅游合同法律规范概述


第一节 旅游合同法律规范概述
一、合同与旅游合同 二、旅游合同法律规范调整的对象 三、旅游合同法律规范的基本原则
生活中的合同无处不在
人家找你借钱是借款合同 你坐公交车是运输合同 你把自己的钢笔送人是赠与合同 超市存包是保管合同 到裁缝铺做衣服是承揽合同 到影碟出租店租碟子是租赁合同 通过中介租房子、找工作、相亲等是居间合同 和工作单位签的是劳动合同 让家政保姆送孩子上学是委托合同
一天,王先生正在办公室上班,接到朋友李先生的电话。 李:最近我们旅行社推出一条新的旅游线路,价格比较优惠,你有意参加 我们的旅游团吗? 王:我很想去,但价格有点贵,能否便宜点? 李:你如果决定去,我们签合同时再协商。 第三天,王先生到旅行社准备签订合同,李先生递给王先生一份旅游线路 安排表。王先生对旅游行程的安排比较满意,从但对旅游价格提出了异议。 经过近一个小时的协商,最后双方对旅游价款达成了一致,准备签订旅游 合同。 王先生犹豫了:“我已有旅行社的旅游行程安排表,旅游费也交了,还要 不要签订一份旅游合同呢?如果要签合同,应当写明哪些内容?”
补充:
无名合同是指《合同法》分则明文规定的十五类合同之外 的合同。即合同法明确规定的买卖合同,供用电、水、气、热 力合同,赠与合同,借款合同,租赁合同,融资租赁合同,承 揽合同,建设工程合同,运输合同,技术合同,保管合同,仓 储合同,委托合同,行纪合同,居间合同之外的其他合同。
三、旅游合同法律规范的基本原则
➢王先生和旅行社订立旅游合同 应当载明哪些内容?
➢王先生和旅行社订立旅游合同 应当采取何种形式?
第二节 旅游合同的订立
一、旅游合同订立的程序 二、旅游合同的形式 三、旅游合同的内容
一、旅游合同订立的主体资格
合同主体主要包括自然人和组织两类,自然人是因出生而取得民事
主体资格的人,包括国内公民、外国人及无国籍人。组织包括法人组 织和没有取得法人资格的其他组织。
第一章 旅游合同法律规范
第一节 旅游合同法律规范概述 第二节 旅游合同的订立 第三节 旅游合同的效力 第四节 旅游合同的变更、转让和终止 பைடு நூலகம்五节 违反旅游合同的法律责任
学习要求
了解旅游合同的概念及调整范围。 熟悉旅游合同的履行、合同权利义务的终止、合同 争议解决的途径。 掌握旅游合同遵循的基本原则、合同的形式和内容。 掌握旅游合同的订立的方式、合同的效力、合同的 变更和转让及违约责任的承担。
我国民法典在起草过程中,曾于2002年9月提出的讨论稿中将旅游合 同定义为“旅客交付费用,旅行社提供旅游服务的合同”。
二、旅游合同法律规范调整的对象
旅游经营者与旅游者之间的民事行为关系
➢ 我国《合同法》和其他法律对旅游合同并无明文规定,因 此,旅游合同属于无名合同。我国《合同法》第124条对无 名合同的法律适用作了原则性规定,即“本法分则或其他法 律没有明文规定的合同,适用本法总则的规定,并可以参照 本法分则或其他法律最相类似的规定”。
在旅游过程中,旅游业的经营者和旅游者同属于有平 等地位的民事主体,旅游经营者在向旅游者提供服务的过程 中,双方需要订立合同明确彼此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此类合 同应当作为一种独立的合同类型:
旅游合同:指作为平等主体的旅行社与旅游者之间
设立、变更、终止旅游权利义务关系的、受《中华人民 共和国合同法》约束和保护的民事协议。
有学者认为,“旅游合同是旅游者与旅游经营者之间设立、变更、终 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实际上这个概念所指的是广义的旅游 合同,它并没有限定旅游经营者的范围。
狭义的旅游合同是指旅游者与旅游业者之间签订的合同。1970年布鲁 塞尔《旅行契约国际公约》、德国、台湾民法典对旅游合同的立法都 是采取的这个范围。
平等原则 自愿原则 公平原则
地位平等;意志平等;权利平等。
➢ 当事人订立合同是自愿的,完全由自己的意愿决定。 ➢ 自愿选择订立合同的对方当事人。 ➢ 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自愿约定合同的内容。 ➢ 自愿选择合同方式。 ➢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当事人可以自愿协议补充或变更有关内 容 ➢➢➢ ,当 旅 旅也合游游同者风可争的险以议给的自愿发付合协生与理议时旅分解,行配当社;除事的合人对同可等。以给自付愿之选间择的解 等决 价争 性议 ;的方式。 ➢➢ 选 其他择合地同域负管担辖,的如自违由约。责任的合理分配。
诚实守信原则
➢ 当事人应当讲诚实、守信用,以善意的方式履行自己 的义务,以善意的方式行使权利; ➢ 不得以损害他人为目的滥用权利,不得规避法律和合 同义务。
遵守法律和维护公德原则
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 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 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情景导入]
(一)旅游者 完全行为能力人 限制行为能力人 无行为能力人
18周岁以上的精神正常的人 或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并 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作为主要 生活来源的公民。
10~18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 完全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精 神病人
10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完全不 能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 人
主体合法在实际过程中的运用:
一、合同与旅游合同
合同(contact),是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协议。
《合同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合同,是平等主体 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 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合同的适用范围:平等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 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不适用情形:婚姻、收养、监护等有身份关系的协议;行 政管理关系;法人、其他组织内部管理关系。
《合同法》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 民事行为能力。
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民事主体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资格 ,人权的体现。一出生法律就赋予这种权利。如生命权、肖像权、人格尊严权 、继承权)。
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民事主体通过自己的行为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 资格(能不能做这件事,能力的体现)。
8岁的小学生拿着压岁钱来到旅行社要求报名参加户外 探险旅游。 请问你是旅行社工作人员,如何处理? 假设旅行社工作人员接受了报名,作为马小跳的家长是否 有权要求退回报名费?为什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