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升供电所配电网建设改造管理水平董小刚
发表时间:2018-01-28T19:26:33.550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27期作者:董小刚
[导读] 摘要:随着国家电网公司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全国各供电公司的工作重点由原来的管理和建设为重点逐步转化为配电网的建设。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三门峡市陕州供电公司河南三门峡 472100)
摘要:随着国家电网公司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全国各供电公司的工作重点由原来的管理和建设为重点逐步转化为配电网的建设。
配电网是一项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它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各配电公司的领导以及员工转变工作思路,用科学和发展的眼光来对待配电网的建设以及维护等。
加快推进配电网建设的改造工程,能够促进改革、调整结构、惠及民生。
配电网的建设应该朝着精益化、多元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供电公司;配电管理;建设改造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国家对配电网工程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配电网的发展也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效,但相比其他国际化较为先进的国家我国的用电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最大的差距就是我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导致乡村地区的供电质量有待改善。
建设城乡统筹、安全可靠、经济高效、技术先进、配电网络设施和服务体系是我们国家配电网发展的主要目标,配电网建设的成功能够保障民生、拉动经济增长与投资,更能够够带动我国制造业的提升,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1、提升工程设计深度,不断优化电网规划
现阶段应将配电建设的方向瞄准农村地区的用电需求,因为农村地区未开发空间较大,对农村的配电网进行拉网式供电需求设计,将城乡配电网与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相衔接,并与国家最新政策相结合,瞄准精准扶贫与惠农民生等国家现阶段政策作为规划的重点,将电网规划与农村地方用电需求相结合,实现配电网与城乡其它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
并对土地、环境、站址廊道等公共资源,合理布局配电网设施,形成各地供电所对各自区域的配电网进行规划,消除农村用电网低电压,供电卡口等问题。
供电所定期形成农村区域配电项目完整的规划报告,项目形成的预算和规划成果进行展示,并总结项目的重点,对不足之处进行讨论并完善。
最后确保投资方向的准确。
在建设过程中确保建设物料的标准性,严格按照标准选定物料,按典型设置和配置物料的数量,实现标准设计,标准选材,标准使用的设计要求。
合理有效的配置空间资源,尽力保护变电站站址和电力廊道的落地,达到高起点、高标准的完成建设配电网,最大限度的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配电网的智能化水平。
进一步加强规划等业务指导,打牢根基、继续发挥各级能源主管部门在配电网规划中的主体责任,形成常态化的规划编制机制。
督促各省级“十三五”配电网规划的实施,有效推动规划项目落实。
积极推动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工作。
2、改变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水平
首先,加强机制建设,做好基础管理。
要做好监督管理机制,完善约束机制,要做到思想意识要到位,工作基础要到位。
服务意识要到位,完善安监和职能人员配备,通过对配电网的安全运行职责和安全检查等形式,把安全生产监督工作和科学的管理模式相结合。
使安全监督网络向农村中低压电网延伸,做到横向到底,纵向到边的模式发展。
原来都是由供电所进行维护以及管理和运营,由于供电所的员工的专业化水平和配置能力有限,员工的工作效果也各不相同,再由于配电网的工作事面多,工作面较广,员工的工作量较大,工作精力有限,导致供电公司配电网的工作效率不尽如人意。
达不到科学化管理的程度,这样就导致配电网的管理质量难以得到有效的提高。
为了解决这些运营中的问题,要求各供电公司在运营检修部的门下设立一个专门的配电运检管理部门,这个部门由运维部门领导,来完成配电网的运营和检修工作。
选聘此部门的员工需由专业化的技能和相关的工作经验,定期对员工进行家专业化的培训和指导。
确保检修、巡视以及抢修工作能够落到实处。
这样就极大的提高了配电网的管理水平,达到专业化的水平。
3、提升工程建设成效,把好竣工验收关口
供电所供电网建设落实后,应对落实工程的验收进行标准测量,应符合国家三级标准制度。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对物料和物料标准、数量进行检查,包括工作人员的施工资质以及工程完成整体进度,这是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验收,并且要强化安全管理,完善施工监理,认真组织精确施工,通过制定安全点分析预控措施,规范施工现场人员安全行为。
加大违章考核力度,杜绝人员安全事故的发生加设备入网把关力度,这一环节很重要,直接影响配电网的使用和今后的运营状况。
供电所下设供电网管理部门技术人员应及时对竣工工程进行检查,对工作缺陷进行及时的整改。
工程验收过程中应包括概算批复是否准确,材料表与竣工图相符。
具体要求竣工后的配电网设施要符合图纸设计要求和相关的规定,特别是电网的地面距离要符合国家规定,在运营检修过程中放置意外事故的发生,例如检修人员触电危险以及高空检修过程中的坠落。
推动安全稳定的生产局面,进一步提高农电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加大宣传用电的法律法规制度,是用电安全工作的重要环节。
网上设备运行的缺陷是电网运行的一大重要弊端,要改善这种情况需投入资金,进行维护和检修,做好设备的预防性试验,提高配电网设备达到健康的运行水平。
4、提升安全意识,制定安全管理制度
电力生产长期的积累的经验告诉我们,配电网的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人员的安全问题。
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工作人员的思想造成的,自身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不够强大,所以应该及时的开展员工的安全意识讲座,并与配电网建设的规划相结合,让员工意识到自身的安全也是配电安全规划的重要环节之一。
组织员工认真学习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和指示精神。
并发动员工为安全生产工作献计献策。
对安全有了规范化的管理,才能让员工的安全意思得到有效提升。
各地区的供电所和供电各部门应讨论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为员工的人身安全得到有效的制度保证。
首先,应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并落实到各部门的管理人员,再由管理人员落实到各部门的职工。
落实到每个岗位上的员工,如在施工过程中发现违章作业或者出现不安全的操作行为。
应得到从严处罚并连带相关责任人一进行处罚。
对于已经出现或不可挽回的事故,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进行调查,分析、处理。
并从事故中吸取经验教训,在今后的作业中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应加大考核力度,严格落实安全生产风险金制度,使安全生产合同层层签订,落实到每位员工,使安全生产责任更加透明,更加鲜化。
通过安排投资、建设基金等来带动配电网建设改造和改造的投资。
多渠道的得到国家的政策支持以及资金支持并积极拓展拓展政策支持。
探索更加合理的担保增信方式,惠及配电装备制造相关产业,为加快推进配电网建设和改造形成不可抗拒的合力。
最重要的是要组织员工高级研修培训,更大限度的搭建各级能源主管部门、企业间的沟通平台,推进经验最大交流与成果共同分享。
结束语:
完善配电网络结构调整,提高配电网建设的管理水平既是“稳增长、防风险”的重要举措,也有利于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作为推进城
镇化的重要动力与保障,更是推动我国能源技术革命的有力保障、配电网的建设更加有利的带动国家产业升级、实现科技的创新与发展,更将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实基础。
配电网建设及管理水平的提高能够更好的满足国家电网所提出的建设要求,这体现了我国的科技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更有利于加快国家电网的管理不断向着科学,专业的方向发展参考文献:
[1]邹静.如何提升供电所配电网建设改造管理水平[J].农电管理, 2016(7):42-42.
[2]孙晓野.浅谈配电网运维管理及建设改造原则[J].工业c, 2015(53):9-10.
[3]孙滔.浅谈配电网改造原则及其运维管理[J].低碳世界, 2015(1):39-40.
[4]赵一农.加快推进配电网建设改造,打造现代配电网[J].供用电, 2017(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