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Resources Hunan Coal Industry co., Ltd.
编号0ur ref. NO:〔2013〕湖南华润煤业通字068号关于开展顶板管理专项治理活动的通知公司各部门、各单位:
近期经公司检查发现部分矿井的顶板管理工作有所松懈,现场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特别在当前的雨季,顶板管理工作的难度有所增加,为进一步提高我司各矿井顶板管理水平,消除现场安全隐患,提升顶板支护质量,防止顶板事故的发生,经公司研究决定,在6至7月份开展顶板管理专项治理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成立组织机构
为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保证活动顺利开展,特成立顶板管理专项治理活动小组。
组长:戚保存
成员:王同桂黄维运康彦飞粟毅钟旭东唐告生陈全胜
公司专项治理办公室设在安全监察部,由黄维运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各矿成立以安全矿长为组长的顶板治理小组。
二、活动时间及安排
本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2013 年 6月 1 日~7 月 30日)。
第一阶段:隐患排查阶段(6月1日~6月10日)
公司与各矿井全面梳理顶板管理的各项规定和制度,重点是规程
措施的针对性、现场的可操作性,日常顶板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对井下现场全面进行顶板管理的隐患排查,对检查出的各类问题进行隐患等级的分类,按“四定”原则制定整改计划,各矿井在6月10日前将计划报送公司顶板治理小组。
第二阶段:集中治理阶段:(6月11日~7月14日)
针对制定出的整改方案,责任到人限期落实整改,公司6月中、下旬及7月上旬对各矿顶板管理进行专项检查。
第三阶段:考核验收(7月15 日~7月 30日)。
公司对各矿顶板管理专项治理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专项检查验收。
三、顶板管理专项治理工作要求
1、各矿建立健全顶板管理制度,具体事项责任到人。
2、所有采掘工作面、巷道修理、“三四角门”管理、遇特殊地质构造带施工工程必须编制具有针对性、安全性、可操作性的规程或措施,并组织会审、贯彻、学习、考试。
3、所有支护材料的规格、质量及要求在规程或措施中必须有明确的规定,严禁使用替代品。
4、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
(1)做好矿压观测工作。
对采煤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进行观测,摸清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规律,并对来压进行预测预报,指导生产区队做好来压前顶板管理工作。
(2)加强工作面支柱管理。
液压支柱入井前必须进行压力试验。
工作面支柱要实行编号管理,建立支柱管理台账。
液压支柱初撑力不小于90KN。
单体液压支柱有防倒措施,工作面倾角超过15º时,有防
倒、防滑措施,底板松软时,支柱要穿柱鞋。
工作面不得出现无承载支柱及失效支柱。
切顶线支柱数量齐全,档杆有效。
(3)加强工作面端头支护及上下出口的顶板管理。
上、下顺槽自工作面煤壁超前20m范围内必须实行双排液压支柱加金属铰接顶梁超前支护。
(4)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与收作、遇到顶底板松软或破碎、过断层、过老空、冒顶区等工程,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5)强化现场管理,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制度、敲帮问顶制度。
工作面无顶板失控现象,工作面不得出现台阶下沉。
(6)回采工作面顶板暴露面积沿工作面长2米范围内局部空顶面积大于0.5m2,必须制定专门措施进行支护接顶。
5、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
(1)锚喷及金属架棚巷道支护材料要求:
锚杆锚喷巷道锚杆的布置形式、锚杆(锚索)、金属网及配件的材质、品种、规格、强度,喷射砼所用的水泥、骨料、混合比、外加剂的质量及参量、砼的强度;架棚巷道金属材料、背板、拉杆和撑木的材质、规格等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有明确规定。
(2)永久支护要严格按照作业规程的要求施工,施工中严禁空顶作业,爆破前距工作面10m内的棚梁必须进行加固。
(3)所有巷道掘进过程中必须进行临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作业,规程中必须明确规定临时支护的形式、材料规格、支护方式等。
(4)掘进施工中遇断层及构造、过老洞、顶板破碎需要改变支护方式,大硐室、交叉点施工前,由生产技术部门组织现场会审,
编制施工安全施工措施,确定临时支护方式,都必须制定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
(5)锚杆必须做拉力试验;锚杆锚固力不少于设计值的90%;锚杆尾端螺母扭矩不低于100n.m;锚杆的间、排距误差-100-+100mm;锚杆的角度应垂直于岩层层面,与岩面夹角不小于75°;锚杆尾端露出托板小于50mm。
(6)喷射混泥土的强度不低于标准值的85%;喷射混泥土的厚度不小于设计值的90%。
(7)炮掘工作面坚持敲帮问顶制度,岩巷实施光面爆破并及时支护,保证巷道成形。
6、“三、四角门”顶板管理
(1)矿井的“三、四角门”必须进行编号、挂牌管理,建立台账(包括:“三、四角门”的位置、施工时间、施工单位、竣工验收人员及验收意见、巡查记录等)。
建立“三、四角门”的安全巡查制度,重点检查“三、四角门”支护状况,及时发现、排除支护隐患。
(2)煤巷锚网(索)喷支护的“三、四角门”,必须采用锚索进行加固,锚索的布置方式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3)架棚巷道的“三、四角门”必须采用双抬棚支护,抬棚的支护方式、规格、要求必须在规程中有明确规定,其5m范围内的架棚巷道必须加强支护。
7、巷道维修、回收的顶板管理
(1)巷道维修必须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做到一工程一措施。
维修后的巷道必须经过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独头巷维修时应由外向里、逐排、逐棚施工;严禁在独头巷道内分段维修。
(3)巷道维修必须严格执行先支后回的原则,并对维修地点的前后5m支架(独头巷道、倾斜巷道10m支架)进行整体加固。
(4)维修巷道过老硐、小眼、砌碹巷道及地质构造带地段时必须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确定维修的顺序、方法和安全防护措施。
(5)巷道回收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回收前,必须对回收的巷道进行检查,对变形严重的巷道进行加固,回收点后的支架加固长度不小于5m;独头巷道只能安排一个回收地点,必须由里向外逐棚进行,严禁一次回两架或多架;如围岩条件较差,可以采用先套木棚,再回收金属支架的方法;回收的支架必须及时外运,保持安全退路畅通。
四、顶板管理隐患排查与治理
1、各矿顶板管理隐患排查治理小组组织有关人员对井下所有使用巷道、各采掘头面进行全面顶板隐患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及隐患进行分级管理,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措施,责任到人限期落实整改。
2、顶板管理隐患排查的主要内容:
(1)所有使用巷道、采掘工作面存在的顶板安全隐患
(2)排查支护材料存在的安全隐患
(3)排查工作面过断层、老洞、破碎带存在的安全隐患
(4)掘进工作面石门接煤、巷道贯通存在的安全隐患
五、活动总结
专项治理活动结束后,各单位要对顶板专项治理情况进行总结,以提高矿井顶板管理的整体水平。
对活动组织不力、行动迟缓、敷衍了事、走过场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
在检查验收时,仍存在顶板重大隐患的,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并严肃处理。
总结于8月6日前上报公司安全监察部。
特此通知。
附件:1.专项治理活动隐患整改表
2.顶板管理专项治理活动考核评分表
二○一三年六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