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力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工程力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工程力学专业毕业论文一、目的毕业论文是工程力学专业学生毕业前的最后学习和综合训练的阶段,是知识深化与系统化的重要过程。

是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

具体来讲,就是检验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数学、力学基础知识,及土木、机械等工程知识,正确处理交通、能源、土建、水利、机械等工程领域涉及的有关力学问题的能力。

毕业论文阶段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阶段。

通过毕业论文,着重培养学生从工程实际问题出发,正确建立力学模型,并进行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以及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和事业心、责任感。

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能较快地胜任专业技术工作奠定基础。

二、毕业论文教学容及要求(一)选题围要求1. 从工程力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选题应保证基本的工程训练和综合能力训练,满足教学的基本要求。

2. 在满足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选题应尽量结合交通、能源、土建、水利、机械等工程领域设计、施工、监理等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力学问题,以进一步促进教学、科研、生产的有机结合。

3. 选题应注意有理论深度和实际应用价值。

要求具有运用知识和培养能力的综合性,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题目不宜过大,难度要适中,其任务量要保证中等水平的学生按教学计划中规定的毕业设计(论文)时间和基本要求,经过努力可以完成为宜。

4. 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使各类学生在原有的水平和能力上有较大提高,鼓励优秀学生有所创新。

毕业论文题目原则上一人一题,个别须采用同一大题目,则应分列出小题,要求每一个学生独立完成一个小专题,使每个学生都工作量饱满,有各自的独立完成部分。

(二)论文容及要求1. 准备阶段(1)熟悉与分析科研课题。

(2)收集、查阅、研读与课题相关的国外最近研究文献与相关资料。

(3)翻译一篇英文文献资料。

(4)完成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2. 毕业论文研究实施阶段(1)根据所研究的问题,正确地建立力学分析模型。

(2)进行相关理论推导与求解,或进行相关的实验研究与验证。

(3)对于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计算,得出相应的分析计算结果。

3. 毕业论文撰写阶段(1)整理与分析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用图表等形式直观地表现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

(2)分析讨论计算结果,根据相关图表,得出所研究问题的客观规律。

(3)总结经验和不足,对后续科研工作提出建议和想法。

(4)撰写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不得少于10000字,参考文献不得少于12篇,其中外文文献至少2篇。

4. 毕业答辩学生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完成了毕业论文后,应将论文交指导老师和评阅老师审阅,写出评语和评分后交答辩小组,经资格审查后,答辩小组对学生逐个进行公开答辩。

三、基本阶段及时间分配四、能力培养与建议方法六、成绩评定毕业设计(论文)必须经过“审阅”、“评阅”、“答辩”三个环节,由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小组分别写出评语并给成绩,最后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

毕业设计(论文)各环节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分别为40%、30%、30%。

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采取五级记分制: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以下)。

成绩应成正态分布,优秀等级一般控制在15%以。

七、其它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环节和时间分配可由指导老师根据具体课题进行调整,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完成后,学生要按要求改正设计(论文)中存在的错误,按要求装袋,交指导教师。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教学大纲大纲执笔人:董力三大纲审核人:蓝万炼课程编号:0813200025英文名称:«Resource Environment & Management of Urban-Rural Planning»Graduation Thesis Teaching Text学分:13总周数:13适用专业: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先修课程:中国地理、自然资源学、地质学、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地图学、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原理、遥感技术与应用、管理学、环境科学、土地管理与土地法规、人文地理学、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地理信息系统、水资源计算与管理、土地利用规划等一、目的1.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熟练掌握检索科技文献的方法。

4.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进行科学探索的意识。

5.告诉学生撰写科研论文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字写作能力。

二、毕业论文教学容及要求(一)选题围要求1.应围绕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保证基本的专业综合能力训练,满足教学基本要求。

2.应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情况相联系,突出专业特色,做到教学、科研和实践三者之间的结合。

3、应能反映一定的理论探讨,贴近或接触某一社会实际问题,体现运用专业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或能力。

4.难度、广度应因人而异,原则是适中。

5、毕业论文严格实行一人一题,原则上由指导教师命题。

6.指导老师承担的纵向、横向科研课题和主持的研究项目,可作为毕业论文的选题围。

7.同一毕业论文题目不能连续两届使用,除非容上有明显创新。

(二)论文容及要求1.下达任务书指导教师编写毕业论文(设计)指导书;宣布有关毕业论文(设计)的要求及管理规定;向学生作思想动员;下达任务书。

2.查阅文献,收集资料题目和任务确定之后,即着手查找、收集各种资料。

(参考文献查阅不得少于10篇,至少包括1篇外文文献)了解前人对有关选题容的研究情况、最新进展和研究重点。

3.撰写开题报告或开题综述由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写好开题报告或开题综述,包括文献综述、方案论证、撰写思路、技术路线、进程安排、所需设备和野外考察等。

4.论文撰写这是毕业论文(设计)的主要工作阶段。

先由指导教师拟出论文提纲和总体方案,经师生共同讨论确定后,学生按提纲、方案和《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标准》撰写论文。

指导教师要定期检查学生的撰写进度和撰写质量,及时解答和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每星期至少指导一次)5.论文答辩学生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完成论文(设计)后,应将论文(设计)交指导老师和评阅老师审阅,指导老师和评阅老师写出评语、给出评分后交答辩小组,答辩小组以答辩会的形式对学生逐个进行公开答辩审查。

五、成绩评定毕业设计(论文)必须经过“审阅”、“评阅”、“答辩”三个环节,由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小组分别写出评语并给成绩,最后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

毕业设计(论文)各环节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分别为40%、30%、30%。

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采取五级记分制: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以下)。

成绩应成正态分布,优秀等级一般控制在15%以。

六、其它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环节和时间分配可由指导老师根据具体课题进行调整,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完成后,学生要按要求改正设计(论文)中存在的错误,按要求装袋,交指导教师。

“城市规划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大纲大纲执笔人:洪大纲审核人:王浩钰课程编号:0813200035英文名称:《City Planning》Graduation Project(Thesis)学分:15周数:15适用专业:城市规划先修课程:本专业教学计划要求的其他全部专业必修课程一、目的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锻炼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有效手段,是对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从事科学研究能力的综合考核。

旨在系统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考查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专业研究素养,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专业素质得到提升。

毕业设计综合地反映了学生是否达到大学本科毕业的水平,同时能实现以下目的: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

3.通过毕业设计,进一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分析设计能力、理论计算能力、实验研究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外文阅读能力和计算机使用能力,以及社会调查、文献资料查阅能力和口头、文字表达能力等基本技能。

4.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受到一次完整的科学研究基本过程训练。

二、毕业设计教学容及要求(一)选题围要求及说明1. 总体规划类型。

2. 详细规划类型。

3. 城市设计类型。

4. 园林景观规划类型。

(二)设计容及要求总体规划类型本类型含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概念(战略)规划及城镇体系规划四种类型。

以总体规划为例说明设计容及要求,为其它类规划提供参考。

1.总体要求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学生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

作为毕业设计成果的城市总体规划,应该选择适合的中小城镇为对象,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要求,突出总体规划强制性要求和审查重点的主要容,在三个方面加强学生的规划实践技能的要求:(1)针对城市发展条件、城市性质、城市人口规模与用地规模等问题,应当有实践调查活动作为基础,真实准确的数据资料作为支撑,充分严格的分析论证过程作为重点和保障。

(2)城市发展方向、空间结构与建设用地布局等问题,应当作为总体规划审查的重点容,要求学生做到方案合理、结构清晰、功能明确、论证充分,并且有近远期的安排。

(3)城市基础设施布局应当突出城市交通系统的规划布局,要求严格遵照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要求文本和图纸容。

其他基础设施的规划布局可以适当选择。

可以根据对象城市的特点,选择城市防灾减灾、生态环境、文物古迹、风景名胜保护等具体方面作为重点,城镇体系规划的容可以有条件地选择进行。

由于本设计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建议由2~3名同学共同完成此设计。

2.应完成的图纸必须完成的:区位分析图、现状图、用地结构图、总体规划图、近期建设规划图、道路交通规划图、道路系统规划图、空间管制规划图、以及重要基础设施规划图、工程系统图(给水工程、排水工程、电力工程、电信工程、燃气工程、供热工程)。

可以从中选做的:园林绿地、防灾、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等专项规划以及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3.应完成的文本文本部分应该和总体规划容相符合,不少于2万字。

(1)本规划编制的背景、目的、依据、原则、规划期限、规划区围以及执行主体。

(2)城市性质、城市发展战略和目标、城市人口现状及发展规模。

(3)城市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确定人均用地和其他有关技术经济指标,注明现状建成区面积,确定规划建设用地围和面积;城市各类用地布局,不同区位土地使用原则以及城市土地经济方面的依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