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产权房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思路

小产权房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思路

小产权房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思路
[摘要]本文从小产权房的概念入手,重点分析了小产权房产生原因,在现有法律框架下提出了解决小产权房问题的规范治理建议。

一是分情况,区别对待:小产权房的存在是一个由来已久的复杂问题,应该具体分析,采取不同的办法去解决;二是改革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构建与市场经济相对应的土地法律制度。

[关键词]小产权房;土地所有权;具体分析
一、小产权房的涵义
事实上,房屋产权是没有大小之分的,只是有无的问题。

严格地说,小产权房不是一个法律的概念,它只是民间的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

所谓的小产权房是指城郊乡镇或村在集体土地上集中建造的
住宅,本是用来满足本集体成员的居住需要,而实际上却把剩余部分甚至全部销售给城市居民,由于其只有乡镇或村委会所发的产权证明,没有国家房管部门颁发的合法产权证(俗称“大产权”),因而被称之为小产权房。

二、小产权房产生的原因
(一)制度原因——我国的土地所有权制度
我国《宪法》第10条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

土地的使
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一切使用土地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合理地利用土地。

”我国土地所有权主体分属于国家和集体,农村土地不得直接上市流转,这种城乡二元制土地所有权制度,是小产权房产生的制度基础。

(二)催生原因——不断飙升的城市商品房价格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激增,商品房的需求量也迅速
提高。

中国的“土地财政”彰显无遗,国有土地出让金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2006年通过招拍挂和协议转让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已经达到13168.98亿元,约占当年国家财政收入的3成。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表明:2008年全国70 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6.5%。

2008年至今,除了增长幅度因经济环境改变有所变化外,房价依然飙升。

普通市民对城市房价望尘莫及,在此情况下,成本低廉的小产权房有了市场发展的强劲动力。

当政府建设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尚未形成规模的时候,小产权房将吸引着众多的购房者。

(三)推动原因——城市土地利益间的争夺
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村镇规模的急剧减少,也直
接促进了小产权房以规模化的方式不断诞生和运转”。

期间,城市周边的农村土地权属问题,在这一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我国《物权法》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

”在绝大部分农
村土地征收案例中,作为征收方的政府对集体土地的“低进高出”,使其成为最大的获益者。

实际上,土地征收是将公共利益扩展到整个经济领域,既包括公益性的,也包括商业性的,导致了土地征用权的滥用。

在这个利益博弈中,巨大的利益诱惑,使得乡镇一级政府和一些集体经济组织也想分一杯羹,以各种名义对集体土地进行非法买卖以获取经济利益。

从某种意义讲,乡(镇)政府实际上成为“小产权房”快速发展的制造者和推动者。

分析了上述原因,可见国家对农村房地产权制度的安排出于两种考虑:一是出于国家的农业战略和国计民生。

国家担心小产权房的大量交易会导致耕地的大量流失,进而危害国家的粮食生产安全;二是宅基地使用权是农民以集体成员的身份享有的福利保障,解决了农民的基本居住问题。

国家担心小产权房买卖一旦既成事实,将导致农村和社会的不稳定。

可见,小产权房不是政府所认可的做法,并且“只有通过国家相关部门补偿征收后,变集体所有的土地为国家所有的土地,再由国家将国有的土地经过法定程序有偿出让给房地产开商”,才能使之成为合法的商品房。

实际情况是,大量的未经合法变更集
体土地性质而建设的商品房,呈不断发展之态势,如何处置已经到了非常关键的时刻。

三、解决小产权房问题的基本思路
(一)分情况,区别对待:小产权房的存在是一个由来已久的复杂问题,应该具体分析,采取不同的办法去解决。

①对于非法占用耕地、不合规划、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小产权房
要坚决予以拆除。

大量此类小产权房的出现,症结之一就在于政府缺乏取缔的决心,致使少数企图非法获利的村集体和开发商不顾公共利益,违规开发。

此外,还包括一些私自建于城乡结合部的高档商品房和奢侈、娱乐用地,严重侵害了国家土地收益,同时也违背了公平的原则,理应予以查处,并收回土地。

②对于部分小产权房,可以将其纳入政府保障性住房的体系之中。

小产权房在满足居民住房需求,解决矛盾,抑制房价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是不能忽视的。

如果缺少小产权房对市场的供给,政府和房市压力就会更大,社会矛盾会更加尖锐。

因此,政府可以将符合城市发展、规划的小产权房纳入经济适用房,在其符合相关条件、缴纳适当的费用之后,办理合法的产权手续,使其合法化,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城市中下收入阶层的住房问题,还可以减轻政府对保障房相关资金投入的压力。

小产权房的问题牵扯到我国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关系着城市化进程中百姓的切身利益。

因此,小产权房的合法化主要是为了照顾广大低收入城市外来居民。

同时,应该加强对小产权房的规划管理,将其导入合理有序的健康发展之路。

(二)改革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构建与市场经济相对应的土地法律制度。

小产权房对现有国家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形成了挑战,它实际上是在现有的商品房体系之外,又开辟了另外一个体系。

这几年小产权房在规模上也突破了临界点,不再是农民个别的零星行为,而是村集体和镇政府的成片开发。

这是一个拐点,表明改革城乡两元土地流转制
度的时机已经成熟。

于此相对应,我国宪法早已明确在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地位上的平等,农民集体土地使用权可以转让。

因此,必须对我国目前的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进行改革,构建与市场经济相对应的土地法律制度,从根本上重新审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承认农村集体土地所有者的权利,让农民成为土地权利的真正享有者。

在符合土地规划的前提下,可以按照“同地、同权、同价”的原则,将集体土地纳入土地市场,以改变现行的土地制度中的现实不公平。

六、结语
小产权房牵扯到社会多阶层的利益,对政府、司法和立法机关是一项重要的挑战,因此,在处理小产权房的问题上要谨慎从事,不能通过简单粗暴的方式,而是应该以可持续发展的态度,从全局出发,协调兼顾,避免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

[1]董霄:《论小产权房问题》、《大众商务》2009版
[2]薛智韵.麻智辉:《小产权房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老区建设》,2010.2。

[3] 朱伟明.《小产权房问题成因及解决方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