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课时 有理数的乘法(2)
【学习目标】
1.掌握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积的符号法则;
2.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并利用运算律简化乘法运算;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学习重难点】重点:乘法的符号法则和乘法的运算律
难点:积的符号的确定
【学习过程】
模块一 探 究 新 知
活动1 知识准备
活动2 教材导学
通过上面的计算,你觉得有理数的乘法仍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吗?
模块二 新 知 梳 理
知识点一 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即a ×b =________.
知识点二 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即(a ×b)×c =___________.
知识点三 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
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____,再把积______,即a ×(b +c)=_____________
模块三 重难互动探究
探究问题一 乘法运算律的运用
1.35×56=____; (-35)×(-56)=____; 35×(-56)=_________. 2.0×(-2014)=____. (1)(-7)×8=________,8×(-7) =_________; (2)⎝ ⎛⎭⎪⎪⎫-35×⎝ ⎛⎭⎪⎪⎫-109=_______,⎝ ⎛⎭⎪⎪⎫-109×⎝ ⎛⎭⎪⎪⎫-35=_______; (3)[(-4)×(-6)]×5=________,(-4)×[(-6)×5]=________; (4)⎣⎢⎢⎡⎦⎥⎥⎤12×⎝ ⎛⎭⎪⎪⎫-73×(-4) =________,12×⎣⎢⎢⎡⎦
⎥⎥⎤⎝ ⎛⎭⎪⎪⎫-73×(-4)=________.
探究问题二 逆用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
模块四 小结评价
一、本课知识:1.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 ,异号得 ,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与0相乘,积为 。
几个不为0的数相乘,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 ;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 。
2.乘法的交换律: ,乘法的结合律: 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
二、本课典例:运用乘法的加法的运算定律简化运算。
三、课堂检测
1、计算: (1)(
11127313-+-6424)×(-48) (2)32×57-(-57)×52+(-12)×57
(3)49
2425
×(-5)
2、下列各式变形各用了哪些运算律: (1)12×25×(-
13)×(-150)=[12×(-13)]×[25×(-150
)] (2)( 644+17+227
)×(-8)=614×(-8)+( 17-227)×(-8) (3)25×[13+(-5)+(+ 83)]×(-15)=25×(-15)×[(-5)+ 13+83] 例1 [教材例3变式题] 计算:
(1)(-6)×⎣⎢⎡⎦⎥⎤23+⎝ ⎛⎭⎪⎫-12;(2)(-2)×⎝ ⎛⎭⎪⎫-127×⎝ ⎛⎭⎪⎫-212×79. 例2 [高频考题] 计算:-14×35-0.34×23+25×(-14)-1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