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信公众号的现状_类型及发展趋势_黄楚新

微信公众号的现状_类型及发展趋势_黄楚新

2015年4月20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微信阅读被首次纳入调查。

结果显示,我国成年人手机阅读群体的微信阅读使用频率为每天两次,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超过40分钟。

①微信成为用户在移动端的一个重要信息接入口。

而这其中来自于微信公众号的信息又占据了大部分比重。

微信公众号依托多媒体图文推送、互动方便快捷等优势备受用户青睐。

一、微信公众号的类型截至2014年7月25日,根据微信官方公开消息显示:公众号总数量超过580万,日均增长数由去年的8000个上升至1.5万个。

②到微信公众号的现状、类型及发展趋势黄楚新王丹【摘要】微信公众号是公众号主持方与订阅者之间进行互动、沟通与对话的平台,同时也成为用户在移动端的一个重要信息接入口。

文章根据微信公众号提供的内容、运营机构的类别,对微信公众号的类型进行了划分;并对微信公众号的现状进行了梳理;提出微信作为社交媒体,其发展迅速且火爆,其数量呈现出随着微信用户的增加不断上涨的趋势。

在未来,微信公众号的发展重点仍在与用户互动、为用户提供服务与原创内容生产等方面。

同时也会呈现出垂直化、分层化发展,专业化运营的趋势。

【关键词】微信公众号;现状;类型;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G21【文献标识码】A0052015年第7期2014年第四季度末,微信和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达5亿,同比增长41%。

③可见,现阶段微信用户数已经相当庞大并且仍呈上升趋势。

微信作为社交媒体,其发展迅速且火爆。

与此同时,微信公众号的数量也随着微信用户的增加不断上涨,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

面对总量庞大、层出不穷的微信公众号,对其进行分类,有助于将微信公众号细分、简单化,从而加深对微信公众平台的认识,掌握微信公众号的发展规律。

1.根据提供内容类别进行划分2014年12月11日,微信官方发布了2014年度微信优秀案例排行榜,政务、民生、媒体、智慧生活与创新等领域的数十家合作伙伴与创业者名列榜单。

④微信官方根据不同微信公众号提供的内容和功能,将微信公众号划入到政务、民生、媒体、智慧生活与创新等不同领域进行排行。

其中,“中国政府网”“上海发布”“最高人民法院”等主要由政府机构部门运营的微信号列为政务微信公众号;“广州健康通”“宜停车”“付费通账单查缴”等旨在方便用户医院挂号、路边停车和水电煤缴费等日常生活的公众号归为民生微信公众号;“顺丰速运”“野兽花园咖啡”“良品铺子”等一些为用户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信息与服务的,主要为企业公众号的账号列为智慧生活类公众号;“人民日报”“新京报”“每日经济新闻”等主要由传统媒体官方运营的公众号列为媒体微信公众号。

同时,“微邮筒”“美的服务”“TCL微电视”等一些具有创意的微信公众号被列为创新领域的账号。

对当前的微信公众号进行内容细分,可以分为电子商务类、公共服务类、新闻资讯类、娱乐休闲类、视频影音类、教育文化类、行业知识类等多个类别。

根据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对账号进行归类的方式可以较为直观地掌握一类微信公众号的开设目的、内容特性及运营特点。

公众号的发布内容和功能决定了一个微信公共账号的本质属性。

公众号发布的内容和实现的功能是微信公众号的首选分类维度。

2.根据运营机构的类别进行划分根据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机构的不同属性,可以将微信公众号细分为政务类、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类,企业类、社团、商会等组织类和个人类。

通过找到不同微信公众号背后的不同运营商,分析不同运营单位微信公众号的特点,可以剖析出运营单位对微信公众号发展带来的影响。

政务微信公众号背后的运营单位主要为政府机构。

因政务微信公众号开通的初衷多为工作任务,并且没有盈利需求,因此,对政务微信公众号来说,会出现“僵尸微信公众号”的现象。

一般而言,政务微信公众号开通是为了政务公开和服务便民、与民沟通,而相对于市场化的微信公众号,缺少运营压力和运营热情的政务微信公众号要避免的是“三分钟热度”的运营情况,保持连续性与持续性是政务微信公众号运营的要点。

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微信公众号分别依托于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和四大门户网站等优势新媒体而生,因此,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公众号也是微信公众平台上最为活跃的一类账号。

新鲜的新闻资讯、独家的观点评论、丰富实惠的线下活动,这些优秀微信公众号应具备的元素在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运营的微信公众号上均有体现。

然而,因为传统媒体固有新闻生产和运作模式影响,为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号的运营创新带来了障碍。

而受市场影响更为深刻、以用户为导向的新媒体来说,切忌单纯追求“眼球经济”,秉承媒体职业规范是这类微信公众号需要关注的重点。

企业类微信公众号顾名思义,其背后的运营商为企业单位。

因为获得利润是企业的目的,对于企业微信公众号来说,产品的推广便是其主要任务。

因此,关注一个企业微信公众号的后果往往就是频繁而密集地收到大量广告。

这对于微信用户来说无疑是不愉快的使用体验,最终只会导致被用户屏蔽或者取消关注。

社团、商会等微信公众号背后的运营机构即为社团、商会组织。

此类微信公众号的订阅者一般为社团会员或者商会成员等,往往对社团和商会等具有较强的忠诚度。

因此,006这类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任务较为清楚,即以增加会员间交流,发布组织信息为主。

个人类的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者为个人或团体。

个人类微信公众号中主要的一类为自媒体,即以原创内容为主的始于个人创办的媒体形式。

自媒体因由个人创办,因此其公众号往往带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具备较为有特色的传播模式。

这类微信公众号因运营机构多为个人或具有同类志趣的团队,因此风格较为突出,具有较强的可识别性。

对不同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机构进行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出运营机构的不同对微信公众号造成的差异。

运营机构决定着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方式和内容风格。

因此,对不同运营机构的特征进行把握,摒弃运营机构中固有的不利于微信公众号发展的部分内容尤为重要。

二、微信公众号的现状1.信息推送与用户互动并重,各公众号运营机制存在差异与微博裂变式传播模式不同,微信公众号基于群发推送、自动回复、一对一交流等功能设定,其传播形式主要为信息推送和用户互动。

纵观目前已有的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模式,主要是通过群发进行信息推送,或开展活动或通过后台人工或自动回复与用户进行交流。

微信公众号的本意应该是一种公号主持者与订户之间的互动。

⑤微信的兴起主要是由于其为人际传播提供了新的方式和可能。

因此,微信公众号的本质应为公众号主持者与订阅者之间的互动、沟通与对话。

广播式的信息推送,订阅者与微信公众号的直接交流、输入关键字自动获取信息等均是实现微信公众号与订阅者之间沟通与对话的方式。

具体而言,目前在微信公众号上广泛采用的运营形式有以下几种:第一,消息群发推送。

所谓消息群发即为公众号主动向订阅者推送内容,这是微信公众号的一项基本功能,也是微信公众号使用频率最高的一项功能。

在微信后台,消息群发可以通过将消息发送给全体订阅者或者通过将订阅者分组进行消息的单独发送。

接收群发消息,掌握公众号的消息动态是用户订阅公众号的初衷。

因此,群发消息可以说是每个公众号都必不可少的功能选择。

对订阅者而言,除被动接收公众号的群发信息外,也可以通过回复公众号的置顶关键字,完成信息的主动获取。

在一些自媒体账号,因发布内容较为敏感或尖锐等因素,便通过用户回复特定关键字的形式完成向用户推送。

订阅者关注了一个微信公众号后,可以通过微信对话框与微信公众号直接对话,对话内容会在微信公众号的后台显示。

以此,微信公众号的后台编辑便可以通过回复的形式与订阅者完成一对一的交流,对用户提供问答服务。

在实际的运营中,不同公众号的运营机制是不同的,比如消息推送的时间与频率便存在差异。

具体到每个公众号而言,为了防止微信公众平台信息过度泛滥,一般的微信公众号每天只能推送一条信息。

但是一些经过认证的具有特殊权限的账号也可以做到每天多条信息的推送,例如传统媒体类的“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认证公众号每天便可以推送3、4条信息。

对于有运营团队的微信公众号来说,其群发消息的时间一般是固定的。

例如,“人民日报”认证公众号一般每天群发信息分4次进行推送,分别是早上、下午和晚上两次。

“央视新闻”则一般每天分3次进行消息推送,分别为早上、下午和晚上各一次。

固定的消息推动时间有利于培养用户阅读习惯,增强用户粘性。

2.注重平台功能开发和优质内容生产除去信息推送、信息用户回复等微信公众号日常使用较为普遍的功能外,一些微信公众账号也在平台的功能开发上不断探索,力求为订阅者带来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微信公众号的自定义菜单功能便是一些微信认证大号进行平台功能探索的一项尝试,通过开发别具一格的底部功能菜单,可以使用户可以直接通过点击菜单的形式直达相关内容,方便快捷。

例如,“人民日报”公众号通过设定“热点聚焦”菜单,对热点信息进行重点推送;“政务榜单”菜单则推出各月份政务微博排行百强榜。

“人民日报”自定义菜单的设定具有国家级党报特色,0072015年第7期符合媒体定位。

与“人民日报”相比,“澎湃新闻”的自定义菜单分类更加细化和凸显与用户互动的特色。

“澎湃新闻”的底端设立“澎友圈”“热门重磅”菜单,同时“热门重磅”下再次开设了“CEO 说”“热门追问”“澎湃首页”“返乡笔记”4个子菜单。

“澎友圈”“热门追问”的板块设定充分体现了用户生产内容的特点,而“CEO 说”的板块则体现了其媒体文化。

近日,微信团队宣布,允许经过认证的政府、媒体两类订阅号申请支付能力。

⑥开放支付申请后,公众号进行广告盈利、打赏或收费行为均可实现,为微信公众号获得利润提供了便利条件。

对微信公众平台功能的不断开发是提升用户体验的一项重要途径。

而优质的内容生产更是微信公众号安身立命的根本。

腾讯对于微信公众号每日群发消息的数量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倒逼”微信公众号进行优质的内容生产。

因为群发消息数量有限,会推动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方在信息库中挑选优质内容进行发送。

2014年7月,微信公众平台首次公开文章“阅读数”和“点赞数”。

⑦这一规定的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微信公众号专注于对内容的把握。

因为“阅读数”和“点赞数”公之于众,为了获得用户的阅读和点赞,公众号运营方会更加重视优质内容的生产。

2015年年初,微信发布“关于抄袭行为处罚规则的公示”,针对抄袭等侵权行为,微信公众平台给出了明确的处罚规则:抄袭达5次者将被永久封号。

⑧腾讯从制度上对原创内容进行保护也催生了更多优质原创内容的出现。

3.缺乏用户数据挖掘,账号推广力度不足微信公众平台是用户数据的富矿。

通过对订阅者的用户资料、信息获取习惯、阅读行为、信息提取关键词等数据的挖掘不仅有利于微信公众号运营方更加了解订阅者偏好,向订阅者推送更精准的信息,提高信息传播效率,使公众号良性发展。

同时深度挖掘基于微信公众号产生的用户数据也可运用微信公众号影响力评估、广告、舆情分析等用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