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卫生部《静脉药物配制中心规范》解读
卫生部《静脉药物配制中心规范》解读
成品核对检查的重要性
溶媒使用的适宜性与准确性
12
溶解粉剂与加入输液等操作的正确性
配制全过程多次反复审校,核对的必要性
可选用含量与用量适宜包装的输液
充分利用小针,防止药品浪费、降低费用
充分利用消耗品及低值易耗品
相对集中混合调配易解决房屋及仪器设备
13
依法审核用药医嘱,提高了输液质量,加大 了用药安全性、有效性、正确性
按年生产输液104亿袋/瓶÷13亿人口得出 不科学、无依据:生产量/库存量、出口、动物等用、
医院外用冲洗等;7亿多农村人口、医疗资源的不均衡性
若按人均算与西方国家基本持平,但门急 诊和住院患者输液用量比西方国家高得多
8
传统模式的缺陷
输液易被污染
“输液反应”较多 都有严重危害性 危害药物对护士的损害 危害药物对环境的污染
4
实行“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尚缺乏经验,需 要规范
很多医疗机构都在考虑建立 缺乏实践经验,发现的问题有:豪华型、地下室、 只给任务、不给必备的条件、重建设轻管理 如本机构条件未准备好,可以不设置“调配中 心”,若建立“调配中心”就应当按本《质量管 理规范》和《操作规程》执行
为提供一个基本的“样板”— 质量管理规 范 提供一个基本的“操作规程”— SOP
16
节省人才资源
集中调配供应比分散在病区加药调配:
工作人员减少36.8%
护士有更多时间参加床边护理
改善了职业暴露
有利于保护环境、防止危害药物的污染
保护医务人员免受危害药物伤害
17
三.PIVAS质量管理规范要点
《规范》除前言外,共设置14条 (1)前言部分论述的主要内容 制定本规范依据和目的外: 明确了“静脉用药集中调配”的含义与性质
9
静脉用药调配转交护士承担不适宜
是静脉用药调剂、审核属药师职责
处方药学审核:要求护士掌握药物化学、药剂 学、药动学等、有关药学专业知识是有困难的
护士对药物专业知识有局限性,如:
处方或用药医合理性 配伍禁忌或相互作用
用法、用量的正确性
药物稳定性、有效期
ADR的预防
10
14
加强了临床药物使用管理,保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品质量
当日摆放药品,加药混合调配,防止开启 输液成品放置过久 防止使用过期失效的小针剂、不合格药 减少病区存放输液和其他针剂积压,及无 效劳动、也有利改善病区环境与防止差错
15
加强了药剂科对药品的管理
很多医院PIVAS室已做到帐物相符率达100 %,药品流失和过期失效率均为零 调配耗损率由7%~9%下降至0.35%~0.7% 药品库存量减少约28%~33%,资金流动加 快
5
借鉴国外经验
国外此项药学技术服务运作已较成熟
1969年起于美国俄亥俄州大学附属医院
目的是为提升静脉输液成品质量、临床用药安全、 有效、经济
现在此项“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模式”已普遍在世 界各国推广
世界各国规定:可收费相应的药师服务费,如 PIVAS澳洲基本收费:19.5澳元、加一种小针剂加 4~6澳元;美国:25~125美元、TPN调配费高达854 美元
静脉输液质量提高:合格率由85%提升到 100%,防止了相互作用、配伍禁忌、污染、 澄明度不合格、调配不当、用法不当等
对上海25家已实行PIVAS医院调查,医师处方 不合格率由3.5%~4%下降至0.02%~0.13%, 涉及金额达13.5万元/月 据上海25家医院统计:有记录输液反应平均 每年99起、集中调配供应后已降至为零
药师承担此项工作的目的
提高输液成品质量;促进合理用药;尽量 保护患者免受或减少、减轻与用药有关的 损害
药师承担此项工作的意义
履行药师职责:发挥药师专业技术作用, 促进输液正确、合理配伍,提高输液成品 质量,提升用药合理性,保护患者用药权 益,
11
促进药物合理配伍与正确、适宜用药
正确的处方审核 配伍禁忌,相互作用 相溶性、稳定性 用法、用量合理性 加入小针剂含量的准确性
6
二、静脉用药集中调配目的与意义
传统模式
医师开具用药医嘱 药师按医嘱发药 护士在病区开放式加药调配 护士给患者滴注用药
7
我国输液过度使用严重
人均输液比西方国家高约2.7倍 基础输液加的小针剂也比国外高 对输液的风险认识不足 患者对输液的认识也有误区
全国人均8袋/瓶缺乏科学依据
实施“静脉用药集中调配”
促进静脉药物合理应用
吴 永 佩
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药事管理研究部 中国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
2011年03月04日· 北京
1
提
要
一.制定背景 二.目的与意义 三.PIVAS质量管理规范要点 四.PIVAS与企业紧密相关 五.需要有关方面的政策支持
2
一、制定背景
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药事管理研究部于1995年 10月对医院药学作了全面调研,通过调研发现: 静脉用药病区开放式加药混合调配、存在有用药 安全隐患,提出集中调配与供应概念
含义:药学部门依据医师处方或用药医嘱,经药师适宜性审核,在洁 净环境下对静脉用药进行调配,可直接供临床使用的操作全过程,是 “药品调剂”组成部分 性质(定位):属“药品调剂”工作,不是“药物制剂” 业务归属:药学部门主管
3
2011年1月30日发颁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
明确规定设置集中调配,应按《质量管理规范》要求建 设“调配中心(室)” 经验收合格,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发给“准予集中调配 许可证” 《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或《药事管理规定规》,对“TPN、 危害药物”集中调配与供应的规定是强制性 对其他输液各医疗机构可根据本机构实际自定 在《暂行规定》引导下,截至2007年底全国已建立“调 配中心(室)”约250家 投入很大,绝大多省市未批准收费,影响了医疗机构和 药师积极性
卫生部于2002年1月公布《药事管理暂行规定》首 次提出集中调配,第28条规定:对TPN和化疗等静 脉用药实行统一调配和供应
卫生部医政司于2003年8月提出起草制定“静脉用药调配 质量管理规范”和“操作规程” 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于2003年11月24日在上海召开“静脉 用药集中调配研讨会”,提出了《管理规范》与《操作规 程》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