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子线路》习题汇总1-1、无线电通信发展的三个里程碑:①Lee de forest 发明电子三极管,②W. Shockley 发明晶体三极管,③集成电路、数字电路的出现。
1-2、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框图):答:通信系统由输入、输出变换器,发送、接收设备以及信道组成。
输入变换器将要传递的声音或图象消息变换为电信号(基带信号);发送设备将基带信号经过调制等处理,并使其具有足够的发射功率,再送入信道实现信号的有效传输;信道是信号传输的通道;接收设备用来恢复原始的基带信号;输出变换器将经过处理的基带信号重新恢复为原始的声音或图象。
1-3、调幅发射机组成框图及超外差式接收机方框图。
1-4、在无线电技术中,一个信号的表示方法有三种,分别是数学表达式、波形图、频谱图。
1-5、地波传播时,传播的信号频率越高,损耗越大。
2-1、在LC选频网络中,串联谐振又称电压谐振,并联谐振又称电流谐振。
2-2、对谐振回路而言,回路的Q值越高,谐振曲线愈尖锐,通频带愈窄,对外加电压的选频作用愈显著,回路的选择性越好。
2-3、在并联谐振回路的两端并联一电阻时,会使回路的通频带加宽。
(选择)2-4、并联谐振回路作为负载时常采用抽头接入的目的是为了减小信号源内阻和负载对回路的影响,若接入系数p增大,则谐振回路的Q值减小,带宽增加。
2-5、按耦合参量的大小,耦合回路一般分为强耦合、弱耦合、临界耦合。
2-6、在耦合回路中,反射电阻的值永远为正,反射电抗的值与原回路总电抗的性质相反。
2-7、耦合回路的调谐的三种方法(简答),根据调谐参数的不同,耦合回路的谐振可分为部分谐振、复谐振和全谐振三种。
2-8、耦合回路中,部分谐振的条件是:固定次级回路的参数及耦合量不变,调节初级回路的电抗,使初级回路达到 0111=+f X X 。
2-9、什么是耦合回路的谐振?对于耦合回路,常用的调谐方法有哪些?答:对于耦合谐振回路,凡是达到了初级等效电路的电抗为零,或次级等效电路的电抗为零或初次级回路的电抗同时为零,都称为回路达到了谐振。
常用的调谐方法有三种:(1)调节初级回路的电抗;(2)调节次级回路的电抗;(3)调节两回路间的耦合量。
2-10、滤波器有很多种,常见的有 LC 集中参数滤波器、 石英晶体滤波器、 陶瓷滤波器 和声表面波滤波器 等四种。
2-11、压电效应有哪几种?并分别对其进行解释。
压电效应有正压电效应和负(或反)压电效应两种。
当晶体受外力作用而变形时,就在它对应的表面上产生正负电荷,呈现出电压,称为正压电效应。
当在晶体两面加交变电压时,晶体就会发生周期性的振动,振动的大小基本上正比于电场强度,振动的性质决定于电压的极性,这称为反压电效应。
3-1、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主要特点是以 调谐回路 作为放大器的交流负载,具有 放大和 选频 功能。
3-2、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主要质量指标有: 增益 、 通频带 、 选择性 。
3-3、表征晶体管高频特性的参数分别为:截止频率、特征频率、最高振荡频率。
(max f f f T <<β)(简答)答:βf 是晶体管β值随频率的升高而下降到低频0β值的0.707时的频率。
频率继续升高, β值继续下降,使它下降为1时的频率,即为特征频率T f 。
显然βf f T >。
频率再继续升高,使晶体管的功率增益降为1时的频率,称为最高振荡频率m ax f 。
因此有βf f f T >>m ax 。
3-4、在单调谐放大器中,矩形系数越接近于 1 、其选择性越好;在单调谐的多级放大器中,级数越多,通频带越 窄 、其矩形系数越 小 。
3-5、单调谐放大器经过级联后电压增益 增大 、通频带 变窄 、选择性 变好 。
3-6、单调谐回路的 带宽 与 增益 的乘积为一 常数 。
3-7、反向传输导纳Yre 的存在有可能会引起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自激,为了克服自激,提高谐振放大器的稳定性,在电路中可以采用 中和 法 失配 法来消除或削弱晶体管的内部反馈作用。
3-8、晶体管的噪声一般有四种,即 热 噪声、 散粒 噪声、 分配 噪声和 闪烁 噪声。
(注意哪些是白噪声,哪些是有色噪声)4-1、常用的无线电元件有 线性 元件、 非线性 元件和 时变参量 元件。
4-2、模拟乘法器的应用很广泛,主要可用来实现 混频 、 检波 和 鉴频 。
4-3、干扰信号的频率等于或接近于中频频率的干扰称为 中频 干扰,干扰信号的频率与输入信号的频率成镜像关系的干扰称为 镜像 干扰。
4-4、根据干扰产生的原因,混频器所特有的干扰主要有 组合频率干扰 和副波道干扰,其中副波道干扰主要有 中频干扰 和 镜像干扰 两种。
4-5、干扰信号的频率等于或接近于中频频率的干扰称为 中频 干扰,干扰信号的频率与输入信号的频率成镜像关系的干扰称为 镜像 干扰。
4-6、变频器可由 混频器 、和 带通滤波器 两部分组成。
4-6、变频器作用是如何产生的?其任务是什么?为什么说变频器是超外差接收机的核心器件?答:变频作用是由非线性器件或线性时变电路所产生的不同频率相乘作用来完成的,其任务是将不同频率的高频信号转变成同一个固定频率的中频,从而使接收机的灵敏度与选择性大为改善,超外差的名称也由此得来,因而它是这种接收机的核心。
5-1、高频功率放大器和低频功率放大器的共同特点都是高功率输出和高效率输出。
5-2、高频功率放大器一般工作在丙类,而高频小信号放大器工作在甲类。
5-3、甲类功放的电流半通角为180°,乙类功放的电流半通角为90°,甲乙类功放的电流半通角为︒<90。
90θ,丙类功放的电流半通角为︒<︒180<表5-1 不同工作状态时放大器的特点5-4、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电压波形是正弦波的原因是负载为LC的选频回路,其工作状态可分为欠压,临界,过压三种。
5-5、高频功放用于发射机末级,若将其用于集电极调幅时,功放应选择在过压状态,用于基极调幅时,它应选择在欠压状态。
5-6、高频功放随着V BB的增大,其基极调制特性从过压区到欠压区。
5-7、谐振功率放大器通常工作在丙类,此类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是:当输入信号为余弦波时,其集电极电流为周期性余弦脉冲波,由于集电极负载的选频作用,输出的是与输入信号频率相同的余弦波。
5-8、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负载谐振电阻R P由小变大,则放大器工作状态的变化趋势(其他条件不变)为欠压→临界→过压。
5-9、为什么低频功率放大器不能工作于丙类?而高频功率放大器则可工作于丙类?答:两种放大器最根本的不同点是:低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频率低,但相对频带宽度却很宽,因而只能采用无调谐负载,工作状态只能限于甲类、甲乙类至乙类(限于推挽电路),以免信号严重失真;而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频率高,但相对频带宽度窄,因而可以采用选频网络作为负载,可以在丙类工作状态,由选频网络滤波,避免了输出信号的失真。
5-10、小信号谐振放大器与谐振功率放大器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1)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作用是选频和放大,它必须工作在甲类工作状态;而谐振功率放大器为了提高效率,一般工作在丙类状态。
2)两种放大器的分析方法不同:前者输入信号小采用线性高频等效电路分析法,而后者输入信号大采用折线分析法。
5-11、当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输入激励信号为余弦波时,为什么集电极电流为余弦脉冲波形?但放大器为什么又能输出不失真的余弦波电压?答:因为谐振功率放大器工作在丙类状态(导通时间小于半个周期),所以集电极电流为周期性余弦脉冲波形;但其负载为调谐回路谐振在基波频率,可选出i c 的基波,故在负载两端得到的电压仍与信号同频的完整正弦波。
5-12、高频功率放大器常用的直流馈电电路有串联馈电和并联馈电两种,馈电电路应滤除高次谐波分量。
5-13、画出混频器的组成框图及混频前后的波形图,并简述混频器的工作原理。
答:混频器的组成框图及混频前后的波形图如下图所示。
混频器的工作原理:两个不同频率的高频电压作用于非线性器件时,经非线性变换,电流中包含直流分量、基波、谐波、和频、差频分量等。
其中差频分量s f f -0就是混频所需要的中频成分,通过中频带通滤波器把其它不需要的频率分量滤掉,取出差频分量完成混频。
6-1、反馈式正弦波振荡器由 放大部分 、 选频网络 、 反馈网络 三部分组成。
6-2、根据选频网络的不同,反馈式正弦波振荡器可分为 LC 振荡器 、 RC 振荡器 、 石英晶体振荡器 。
6-3、产生低频正弦波一般可用 RC 振荡电路;产生高频正弦波可用 LC 振荡电路;要求频率稳定性很高,则可用 石英晶体 振荡电路。
6-4、两种改进型的电容反馈的振荡器为克拉泼振荡器和西勒振荡器。
6-5、石英晶体振荡器是利用石英晶体的 压电和反压电效应 工作的,其频率稳定度很高,通常可分为 串联谐振 型晶体振荡器和 并联谐振 型晶体振荡器两种。
6-6、石英晶体在并联谐振型晶体振荡器中作为等效电感元件使用,在串联谐振型晶体振荡器中作为串联谐振元件使用。
6-7、根据所指定的时间间隔不同,频率稳定度分为 长期 频率稳定度, 短期 频率稳定度,瞬间 频率稳定度。
6-8、三端式振荡器的组成原则是ce X 与be X 电抗性质 相同 ,bc X 与be X 电抗性质 相反 。
6-9、反馈振荡器的起振条件、平衡条件是什么?振幅稳定的条件又是什么? 答:反馈性振荡器的起振条件:1AF >即12(012)A F AF n πn ,,,φφ>⎧⎨+==⎩ 平衡条件:1AF =即12(012)A F AF n πn ,,,φφ=⎧⎨+==⎩振幅平衡的稳定条件:在平衡点附近,放大倍数随振幅的变化特性具有负的斜率,即0om omQom A V V V ∂<=∂。
7-1、无线电通信中,信号是以 电磁波 形式发射出去的。
它的调制方式有 调幅 、 调频 、调相 三种。
7-2、针对不同的调制方式有三种解调方式,分别是 检波 、 鉴频 、和 鉴相 。
7-3、检波有 同步 、和 非同步检波 两种形式。
7-4、调幅的就是用 调制 信号去控制 载波信号 ,使载波的 振幅 随 调制信号的 大小变化而变化。
7-5、调频波的 瞬时频率 与低频的调制信号成线性关系,而调相波的 瞬时相位 与低频的调制信号成线性关系。
两种信号中,带宽恒定的是 调频波 。
7-6、信号的调制与解调都是 频率变换的 过程,所以必须用 非线性 器件才能完成。
7-7、什么叫调制?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为什么要进行调制?答:把要传送的信号“装载”到高频振荡信号的过程,称为调制。
因为(1)无法制造合适尺寸的天线;(2)接收者无法选择所要接收的信号。
7-8、无线电通信中为什么要采用“调制”?“调制” 与“解调”,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答:1)信号不调制进行发射天线太长,无法架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