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质瘤放疗ppt课件
3.生长方式:颅内肿瘤有扩张性生长、浸润性生长、弥漫 性生长、多灶性生长,和扩张兼有浸润性生长等多种形 式;
目前常用的有效治疗方法
手术是目前治疗颅内肿瘤最重要最基本的方法。但因 为肿瘤生长位置、大小、生长方式、病理类型、生物学行 为,以及如何保护CNS的重要功能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所 以“最大范围安全切除瘤体 ”在很大程度上无法完整实现。 同时血脑屏障碍的存在,使化疗药物很难进入脑组织。所 以术后放射治疗作为颅内恶性肿瘤术后治疗的必要补充, 就显得愈来愈重要。
松果体生殖细胞瘤 松果体非生殖细胞瘤 淋巴瘤
最大限度切除 最大限度切除
最大限度切除
活检/诊断放疗 最大限度切除
活检
术后RT(54Gy) 术后CS(36Gy) 局部加量(至50~60Gy) 术后CS(36Gy) 局部加量(至54~60Gy) CSI(36Gy)局部加量 (54Gy) 术后RT(54Gy) CSI(40Gy)局部加量 (至60Gy)
WHO分级
III级 IV级 IV级 IV级 III级
III级
III级
III级
ICD-O 分级
9401/3 9440/3 9441/3 9442/3 9381/3
9451/3
9382/3
9392/3
颅内肿瘤的病理特点
1.颅内肿瘤因缺乏淋巴管,所以无淋巴转移,同时血行转 移也较为罕见;
2.种植性转移是颅内肿瘤最多常见的播散方式,多见于髓 母细胞瘤,室管膜母细胞瘤等;
现代放射治疗系统
利用放射线在最大限度保护正常组织的基础上, 杀灭肿瘤细胞的一种临床肿瘤治疗的手段。
病理类型和放射敏感性的关系
⑴ 高度敏感肿瘤:生殖细胞瘤,髓母细胞瘤; ⑵ 中度敏感肿瘤:垂体瘤,颅咽管瘤,室管膜瘤和松果
体瘤; ⑶ 低度敏感肿瘤:星形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
常见的原发CNS肿瘤的治疗原则
III 和IV级胶质瘤 (根据2007年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
星形胶质细胞来源的肿瘤 间变性星形胶质细胞瘤 胶质母细胞瘤 巨细胞型胶质母细胞瘤 胶质肉瘤 大脑胶质瘤病 少突胶质细胞来源的肿瘤 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 少突-星形胶质细胞来源的肿瘤 间变性少突-星形胶质细胞瘤 室管膜上皮来源的肿瘤 间变性室管膜瘤
不提倡 提倡
提倡
不提倡 提倡 提倡
中枢神经肿瘤照射技术
1.局部野照射
垂体瘤的术后放疗; 手术切除不彻底的颅咽管瘤的术后放疗; 胶质瘤的术后放疗。 2.全脑照射 原发或继发淋巴瘤; 单发或多发脑转移瘤; 多灶性恶性胶质瘤。 3.全中枢神经系统照射 松果体生殖细胞瘤; 恶性室管膜瘤; 髓母细胞瘤。
胶质瘤的放射治疗
胶质瘤的立体定向放疗
同时靶区外周组织因剂量迅速递减而免受累及,在其边 缘形成一如刀割样的界面,达到类似外科手术的效果。该方 法既不同于外科手术, 也不同于常规放疗及 各种近距离放疗。
Gamma knife
X-ray knife
胶质瘤的立体定向放疗
SRS\SRT的适应症 体积较小且边界清晰的病变,直径不超过3cm,在技术
靶区内高剂量分布与肿瘤靶区形状一致或相似;
胶质瘤的术后放疗技术
一个理想的放射治疗方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靶区的定位最准确且重复性最好。
胶质瘤的术后三维适形放疗
胶质瘤的术后三维适形放疗
增强MRI图像融合技术是勾画靶区的基础
胶质瘤的立体定向放疗
概念:颅脑疾病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是指将颅内某一局 限性病变作为靶区, 并以该靶区为中心, 使高能放射线聚焦于该靶区而进行的单 次或分次照射,从而导致局灶性破坏, 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组织学类型 纤维型星形细胞瘤
低度恶性星形细胞瘤
间变型星形细胞瘤 多型性胶质母细胞瘤 脑干胶质瘤 低度恶性少突胶质瘤 高度恶性少突胶质瘤
外科手术 最大限度切除
最大限度切除
最大限度切除 最大限度切除 最大限度切除 最大限度切除 最大限度切除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全切者无需术后RT / 不提倡 残留者局部RT(54Gy)
Cancer, 1981;47:649–52 J Neurosurg, 1978;49:333–43
总生存率(%)
术后放疗可延长恶性胶生存期: A组=3.2个月 B组=4.3个月 C组=8.1个月 D组=8.0个月
A
B
C
D
总生存期(月) A组:手术+最佳支持治疗;B组:手术+BCNU;
全切者无需术后RT / 残留者局部RT(54Gy) 不提倡
术后RT(60Gy)
术后RT(60Gy) 术后RT(54Gy) 术后RT(54Gy) 术后RT(60Gy)
提倡 提倡 不提倡 不提倡
提倡
常见的原发CNS肿瘤的治疗原则
组织学类型
外科手术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低度恶性室管膜瘤 间变型室管膜瘤
髓母细胞瘤
上易使照射剂量分布均匀,半影区陡降以保证边缘锐利。病 变直径3~4cm者,应降低剂量。
胶质瘤为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是最常见的原发 性颅内肿瘤。 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将胶质瘤分为 Ⅰ-Ⅳ级,Ⅲ、Ⅳ级为恶性胶质瘤,占所有胶质瘤的77.5%。
近30年,原发性恶性脑肿瘤发生率逐年递增,年增长率 约为1.2%,老年人群尤为明显。
胶质瘤的放射治疗
恶性胶质瘤的术后放疗对生存有益。 Kristiansen 等和 Walker等的两个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放疗组和支 持治疗组生存时间分别为9个月vs.3.5个月;10.5个月vs.5.2 个月,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脑胶质瘤的放射治疗
常见的原发CNS肿瘤的WHO病理分类
神经上皮来源肿瘤 星形细胞瘤 间变型星形细胞瘤 多型性胶质母细胞瘤 少突胶质细胞瘤 间变型少突胶质细胞瘤 少突胶质星形细胞瘤 间变型少突胶质星形细胞瘤 室管膜瘤 间变型室管膜瘤 髓母细胞瘤
脑膜起源肿瘤 脑膜瘤 不典型脑膜瘤 间变型脑膜瘤 血管母细胞瘤 其它肿瘤 恶性淋巴瘤 生殖细胞瘤 垂体瘤 颅咽管瘤 脊索瘤
C组:手术+放疗;D组:手术+BCNU+放疗
J Neurosurg 1978; 49: 333 - 43
胶质瘤的术后放疗技术
一个理想的放射治疗方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肿瘤靶区在一定范围内得到的放射剂量最大; 靶区外正常组织所受照射的剂量最小;
胶质瘤的术后放疗技术
一个理想的放射治疗方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