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案整理用日语

文案整理用日语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文案整理用日语
篇一:综合日语教改方案
20XX-14学年第二学期综合日语课堂教学改革方案
外国语学院赵冬燕
综合日语是我校日语专业低年级阶段的主干课程,开设
对象为一二年级学生,时间为第
一、二、三、四学期,共32个学分,528学时。

综合日语课程为零起点的本科日语专业学生设置,是大
学一、二年级综合日语课程的基础版。

主要教学目的是1)
培养学生掌握日语基础知识,2)训练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培养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3)丰富学生的日本社会文化知识,培养文化理解能力。

二年级阶段,在学习新编日语一、二册
的基础上,一方面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对学生在听、说、读、译方面,进行专业化严格训练,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听说能力,能阅读、翻译一般科技文章,能用日语写一
般信函、公文。

一、改革的必要性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社会的信息化、经济的全球化使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已成为影响民族生存
状况的基本因素。

综合日语中的某个语言点往往会涉及到文化、文学、历史学等,考虑到学生查找资料有一定难度,因此,传统的综合日语教学比较单一,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逐字逐句精讲单词、语法及课文,分析句式,解释背景知识。

必须承认,传统的综合日语课堂教学方式已经存在几十年,必然有其科学性与合理性。

然而,世易时移,在多媒体普及的信息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了更高的要求,综合日语教学也不能墨守成规,必须与综合日语课程本身的特色紧密结合,才能起到更好的导向作用。

二、改革的目标
以往的日语课程过于偏重知识,在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方面比较欠缺,改革要解决外语教学存在的不会说、不会听以及学习效率低下等问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话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
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日语课程改革的重点,而这种能力的形成不能仅靠孤立地掌握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在学习过程中,提高文化素养、陶冶情操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也将伴随始终。

三、改革的内容
1.教学理念的改革
基础教育日语课程体系将以德育为根本,更新和重组日语基础知识,重点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优化日语教学过程、改善学习方式和方法,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评价制度。

要建立这样的课程体系,必须有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理念做指导。

那便是1)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2)倡导活动教学,鼓励实际应用;3)精选教学内容,重视学习过程;4)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5)利用
现代技术,开发课程资源;6)改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发展。

2.教学手段的改革
传统的综合日语因课型特点,教材难度等原因,过分强调教师一言堂的教法。

改革后的综合日语课堂教学手段将更
加开放、灵活、高效,以学生小组讨论、自主探究、团队展示为主,教师不再是课堂的权威,而是引导者、辅助者、倾听者。

寒假期间已经布置每单元主要任务,学生小组为单位对课文内容、背景知识等进行讨论,以组为单位自主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20XX-14-II学期课堂教学过程分为四步,即交叉讨论、小组展示、小组互评、老师总结。

第一步是小组之间交叉各组问题进行讨并筛选重点问题;第二步是小组进行问题展示;第三步是小组评论;第四步是老师点评总结。

3.学习方法的改革
传统的综合日语课,学生课下的主要任务是预习生词、课文,完成练习,课上的任务是聆听、记笔记。

改革后的综合日语课程对学生学习方法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团队合作讨论问题,而且要充分利用图书、网络等资源,进行调研、总结并评论,最后以课前十分钟的形式将个人或小组总结的成果展现出来。

4.考核方式的改革
传统的综合日语课考核方式单一,一张试卷决定成败。

改革后的综合日语课考核方式将更全面、更人性化。

考核将分为三部分:平时成绩占40%(其中包括出勤率、课堂展示表现、读书笔记小论文和作业四部分,分别占10%),期末考试占60%。

四、改革的设计方案
下学期综合日语改革的总思路是构建I+e的教学模式。

I指的是In-classmaterials(课内资源),包括教材、教参、其他课堂辅助材料。

e指的是extendedmaterials(拓展资源),包括图书馆、电子图书、因特网等资源。

1.20XX-14-II学期综合日语课共136个学时,17周完成。

20XX-14-I学期末已经向学生布置了
寒假期间的预习任务。

具体如下:
1)预习第十五课-----第二十课单词、语法及课文部分;
2)用自己的话复述前文内容;
3)对文中出现的知识框架进行总结归纳;
4)对单词、课文涉及到的背景知识自主搜集相关资料,理解相关背景知识;
5)通过习题的练习发现并整理问题
2.20XX-14-II学期计划为:
第1周:老师介绍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与安排、学生的学习任务与要求,以及授课形式、课堂流程、小组任务等。

课余时间完成学生上学期综日课满意度调查问卷和本学期学
生授课建议问卷,以便及时改进方法。

学习第十五课,学生展示为主。

第2周至第9周:完成新编日语第一册第十六课----第二册第五课的学习。

第10周:中期检查读书情况和阅读报告(展示、互评)。

第16、17周:复习本学期的学习内容、练习日语能力水平3级题、读书报告展示、复习考试。

3.本学期读书任务
要求本学期学生读完一本中篇日文原著,第10周中期展示,第16周完成读书报告。

4.教法借鉴我校政法学院赵秀芳老师的“514循环大课堂”模式,因课型、专业不同,具体做法有所改变。

每课平均6课时,共300分钟。

计划为:
小组讨论、交叉问题讨论:50%
小组展示:20%
小组评论:10%
教师补充、总结:20%
五、改革的预期目标
新学期本人将继续探索课改新方法,保留传统教法中有效合理的部分,同时根据新形势调整对教师自身和对学生的要求。

改革后的综合日语课将转变教学理念,更体现教学改革的要求;更符合科技时代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教学内容上的改革,将突出地表现在不过分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而注重精选基础性强、适应时代发展、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

努力为学生营造宽松、活泼、接近实际的日语学习环境,通过围绕话题完成交际性任务等多种教学活动,使学生
从比较单调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中解脱出来,使日语学习与其他学科相互联系,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的发展,达到提高学生素质和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日语教学大纲(试用)》,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版1995年)
《全日制义务教育日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第7页教育部办公厅文件,教基厅
[20XX]5号
唐磊试论基础教育日语课程改革课程教材研究所
篇二:异域风情街(日本)策划书
北师外语学术文化节之异域风情街
异域风情街(日本)
策划书
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20XX級日语系
20XX.3
北师外语学术文化节之异域风情街
一.活动背景
“异域风情街”活动为外文学院系列精品活动之一,已有十年的历史,活动具有一定规模,举办经验丰富,参与院系众多,参与人数较多,以展出相关国家为主要内容。

主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