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蜡烛》导学案新人教版 (3)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蜡烛》导学案新人教版 (3)

蜡烛
课题:蜡烛课型新知预展
学习目标:
1、谈谈作者及故事发生的背景和通讯的特点,说出故事内容。

2、找出文中人物动作描写,体味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3、品味重点语句并说出其的含义,谈谈文章思想感情。

4、谈谈对战争的看法。

学习重点:
1、找出文中人物动作描写,体味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2、品味重点语句并说出其的含义,谈谈文章思想感情。

教学随笔学习过程:
【知识储备】
1、时代背景:
1944年9月中,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

随后又在克拉约瓦最后商定了共同行动计划,10月5日,签署了关于保加利亚
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上的德军作战的南保协定。

贝尔格莱德战役的企图
是:通过苏、南、保三国军队的共同努力,粉碎“塞尔维亚”集团军级集群,
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前往到驻希腊的
“E”集团军群的交通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半岛南部退却。

这样就构
成了苏南军队统一的作战正面,并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尔后争取本国的完全
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2、介绍作者及本文体裁:
作者简介:西蒙诺夫,苏联作家。

生于军官家庭。

1934年开始写作。

1939
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

作品《我城一少年》《俄罗斯
人》《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斯大林奖金,《生者与死者》获
列宁奖金。

本文是一篇通讯:通讯是记叙文文体的又一实用文体,也是报纸常用的文章样
式之一,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

它和新闻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现
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人和事比新闻更具体更系统。

通讯注意人
【自主学习】
自读课文,标段序,圈生字注音。

再读课文,明确故事内容。

复述课文内容。

(学法指导:复述时应抓住记叙文的六要素)
【预习检测】
给下列生字注音并解释下列词语
烧灼()拂()晓腋()窝匍匐()
瓦砾()地窖()颤()巍巍桥头堡()
鞠()躬僵()硬肃穆()
精疲力竭:
名副其实:
永垂不朽:
拂晓:
匍匐:
【合作探究】
1、这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请谈谈哪些地方感动你。

教学反思:2、谈谈你对老妇人形象的理解,体会老妇人的思想感情。

3、文中的老妇人始终未说一句话,作者通过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丰富内心世界。

展开想像,推想文中老妇人的心理活动。

4、结合当前国际形势,说说你对战争的看法。

(可结合视频、文字资料等谈)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