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2021届高三生物摸底考试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12页,共300分。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选其它答案标号。
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细胞全能性是细胞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
下列关于细胞全能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产生血细胞体现了细胞具有全能性
B.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花卉体现了细胞具有全能性
C.体细胞克隆羊的成功培育过程体现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D.细胞全能性的物质基础是细胞具有该生物全部遗传信息
2.下列属于“对比实验”的正确组合是
①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②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③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④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⑤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③⑤
3.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两者都与能量代谢有关
B.两者都可以在无光条件下进行
C.两者都必须在有水的条件下进行
D.两者都包括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
4.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给正常授粉形成的幼果喷洒较高浓度的2,4-D,可能出现部分果实脱落
B.给健康的水稻幼苗喷施培养过赤霉菌的培养基滤液,可能出现恶苗病的症状
C.给正常进食后的实验兔注射20%的葡萄糖溶液,可能出现尿量增加
D.给健康成年人饮用1 L生理盐水后,可能出现尿量减少
5.克莱费尔特症患者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
某家庭父亲是红绿色盲患者,母亲是红绿色盲携带者,生了一个色觉正常的克莱费尔特症患者。
下列有关该患者产生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母亲可能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没有正常分离
B.母亲可能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没有正常分离
C.父亲可能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没有正常分离
D.父亲可能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没有正常分离
6.某一养殖池塘总面积为500m2,其中鲤鱼种群的数量趋于稳定时为5000尾左右,养殖期间收获所有鲤鱼中有机物量为2500kg,期间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量为1000kg,(已知1kg有机物含有能量1.6×104kJ),建立能量流动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能量流动模型属于数学模型
B.当鲤鱼的种群密度为10尾/m2时,其种群数量增长最快
C.池塘中生产者的同化量是鲤鱼等全部初级消费者同化量的10~20倍
D.养殖期间输入鲤鱼种群的能量约为5.6×107kJ
第Ⅱ卷(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
每个小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33题~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
29.(10分)在研究不同光质与光合作用的关系时,恩格尔曼用透过三棱镜的光照射水绵临时装片,发现大量的好氧细菌聚集在红光和蓝紫光区域。
请回答:
(1)水绵与好氧细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2)实验前临时装片需放在密闭且透明的小室中暗处理一段时间,暗处理的目的是。
(3)某同学对好氧细菌聚集在红光和蓝紫光区域有如下两种解释:①好氧细菌趋氧引起的;②好氧细菌趋红光和蓝紫光引起的。
请你补充实验排除解释②。
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
30.(10分)促胰液素和迷走神经都参与胰液分泌的调节,回答相关问题:
(1)促胰液素通过血液 (填“定向”或“不定向”)运输到胰腺,使其分泌胰液。
分泌促胰液素的细胞是 (填“垂体”或“小肠”)。
(2)电刺激迷走神经,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
当神经递质与胰腺细胞膜上受体结合后,引发胰腺细胞变化,使其分泌胰液。
(3)淋巴因子与促胰液素、神经递质在作用于靶细胞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共同点是 (答出一个特点即可)。
31.(9分)下图为某一池塘生态系统的部分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池塘中所有浮游植物 (填“属于”或“不属于”)同一个种群。
(2)流经该池塘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该食物网的第二营养级的是。
(3)鳙鱼与鲢鱼在空间上 (填“有”或“无”)竞争关系,理由是。
32.(10分)果蝇的灰身和黄身是一对相对性状,某种群中具有这两种性状的果蝇若干,且性别比例为1:1。
让种群中灰身果蝇自由交配,其子代表现型为灰身:黄身==63:1。
(已知不同基因组成的配子具有相同的生活力和受精机会,且各种受精卵都能发育成新个体。
)回答下列问题:
(1)若体色受一对位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则子代中黄身个体全为 (填“雄”或“雌”)性,则灰身雌性亲本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
(2)若体色受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则亲代纯合子、杂合子的个体比例为。
(3)若体色受三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请写出满足该假设的两个条件:①;②。
(二)选考题
37.[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非常重视食品安全问题。
当食品中的大肠杆菌数目超过某一限定值之后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大肠杆菌被列为重要的微生物检测指标。
以下是能够检测大肠杆菌数量的三种方法。
回答下列问题:
(1)平板计数法:培养大肠杆菌通常使用 (填“LB”或“查氏”)培养基,其成分有酵母膏、蛋白胨、NaCl、H2O、X,其中为大肠杆菌提供氮源的是,X代表。
(2)滤膜法:将己知体积的水过滤后,将滤膜放在培养基上培养。
在该培养基上,
大肠杆菌的菌落呈现色。
该方法所统计样品中含菌数的结果往往偏低的原因是。
(3)多管发酵法:原理是根据大肠杆菌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特征,检测水样中大肠杆菌的方法。
该方法使用的是乳糖蛋白胨培养液,其乳糖可为大肠杆菌提供和。
38[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人胰岛素基因中含有内含子,而大肠杆菌基因中没有,而且大肠杆菌没有人细胞所具有的切除内含子对应的RNA序列的机制。
回答下列问题:
(1)选用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是因为其具有 (答出两点即可)等优点。
(2)某同学从人的基因组文库中获得了胰岛素基因,以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却未得到胰岛素,其原因是,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是。
(3)20世纪90年代末,科学家们研制出了胰岛素类似物,如甘精胰岛素将人胰岛素A链第21位天冬酰胺换成甘氨酸,B链的链尾加了两个精氨酸,从而使胰岛素具有结构更稳定、作用持续时间长、模拟生理性人胰岛素分泌模式等优点。
①从上述资料可知,若要改变蛋白质的功能,可以考虑对蛋白质的进行改造。
②以人胰岛素基因序列为基础,获得甘精胰岛素基因的途径有修饰基因或合成基因。
③通过这种技术获得的甘精胰岛素后还需要对其生物进行鉴定。
唐山市2021—2021度高三年级摸底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
生物部分(共90分)
A卷选择题 1-6 C A B D D D B卷选择题 1-6 D A C D B D
29.(10分)
(1)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2分)
(2)消耗装片内的氧气(2分)
(3)实验思路:用等量的死水绵制成临时装片,将其放在密闭且透明的小室中暗处理一段时间,之后用透过三棱镜的光照射临时装片。
一段时间后观察装片中好氧细菌
分布情况。
(4分)
预测结果:好氧细菌均匀地分布在水绵体表面上。
(2分)
30.答案(共10分,每空2分)
(1)不定向小肠
(2)电信号(神经冲动或局部电流)膜电位
(3)都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都需要经过体液的运送
31.(9分)
(1)不属于(1分)
(2)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饲料中化学能(2分)浮游动物、鲢鱼(2分)
(3)有(2分)
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位于池塘的上层,为鲢鱼和鳙鱼提供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2分)32.(共10分,每空2分)
(1)雄 1/16
(2)3∶1
(3)①亲本中灰身个体的基因型都是AaBbCc;②三对基因全为隐性时才表现为黄身。
37.(15分)
(1)LB(1分)酵母膏、蛋白胨(2分)琼脂(2分)
(2)伊红美蓝(2分)黑(2分)
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2分,其他答案合理也给分)
(3)碳源(2分)能量(2分)
38.(15分)
(1)繁殖快、容易培养、代谢旺盛(答出两点即可,3分)
(2)胰岛素基因有内含子,在大肠杆菌中,其初始转录产物中与内含子对应的RNA序列不能被切除,无法表达出胰岛素(2分)
从cDNA文库中获得了胰岛素基因(2分)
(3)①氨基酸序列(或结构)(2分)
②人胰岛素基因(2分)甘精胰岛素基因(2分)
③功能(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