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保鲜技术发展趋势概述

保鲜技术发展趋势概述


2.2切分果蔬加工设施和保鲜技术的研究
研制出根茎类、瓜果娄、叶菜类、花菜类的切分 工具;明确切分果蔬原料选择、切分、离心去水 和气调技术,研制出果蔬绿色防腐、护色保鲜剂 及内外包装;明确根茎类、瓜果类、叶菜类、花 菜类切分工艺和保鲜技术,在控温条件下保质期 达7-14d。
2.3天然物质和微生物拮抗保鲜技术的研究
2.4生物保鲜技术研究
生物保鲜技术是目前国际上开始重视的保鲜研究领域,并已取得了一定 的进展,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属起步阶段。
重点开展如下几方面的工作:微生物拮抗保鲜菌的 研究,要进行多种酵母菌、丝状真菌与细菌作为 果蔬上的多种真菌病原微生物的竞争性抑制剂及 保鲜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天然提取物质及仿生保 鲜剂的保鲜研究,对从天然物质提取、确定、筛 选出抑菌效果好的活性物质进行保鲜研究和开发, 达到纯绿色保鲜效果;基因工程技术保鲜研究要 进行农产品完熟、衰老调控基因以及抗病基因、 抗褐变基因和抗冷害基因的转导研究,从基因工 程角度解决产品的保鲜问题。
农产品采后病害及病理是病害控制技术研究和开发的基础, 并与化学物质研究、食品安全控制密切相关。
在这些方面重点进行如下研究:果蔬采后腐 烂的病原学研究,感病植物组织的生理变 化研究,病原微生物发展的环境条件研究, 寄主、病原菌及其环境相互影响的研究, 采前因素对采后病害的影响研究,果蔬采 后腐烂的控制措施研究等。
农产品保鲜科研发展方向和重点
农产品保鲜技术正向着综合控制的方向发展, 其中包括物理控制、化学控制、农业控制 和生物技术控制。标准化、自动化和配套 化以及有机(绿色)农产品贮运保鲜技术正代 表着一个时代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无污染的制冷和气调技术; 与农产品保鲜处理自动化控制有关的光电 子学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 能提高农产品的耐贮运性,提高抗病和抗 冷性,控制完熟和衰老,最终提高保鲜效 果的转基因分子生物学技术; 利于环保的空气放电技术和真空减压技术 原子能辐射保鲜技术等都是正在发展而且 需要进一步发展的高新技术。
2.保鲜高新技术研究
2.1辐照及静电保鲜技术研究 进行电离辐射、等离子体、臭氧、低能和高 能电子辐照、紫外线照射和高负电位处理 等保鲜技术及设施的研究与开发。要研究 这些技术对被保鲜农产品的杀虫、杀菌、 防霉、调节生理变化等效应,这些保鲜技 术研制成功后将会逐步取代化学保鲜剂的 应用。
2.2空气压力控制保鲜技术研究
分离提取天然物质和有益拮抗微生物;明确天然 物质和有益拮抗微生物的保鲜作用;减少化学保 鲜剂使用量70%,在落叶果品:亚热带果品、柑 橘类和蔬菜及草本植物上得到良好应用。
2.4天然物质和微生物拮抗保鲜技术的研究
分离提取天然物质和有益拮抗微生物;明 确天然物质和有益拮抗微生物的保鲜作用; 减少化学保鲜剂使用量70%,在落叶果品、 亚热带果品、柑橘类和蔬菜及草本植物上 得到良好应用。
3.农产品保鲜标准化、信息化及质 量和安全控制研究
我国的农产品要参与国内外商品市场大流通,全面提升保鲜 技术水平,必须做好农产品标准化工作。 农产品标准化是一项基础工作,要加强农产品商品质量标准、 农产品包装标准、冷藏、简易气调和气调库贮藏标准化技 术的研究。农产品的保鲜、流通和批发离不开信息的指导, 因此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及专家系统的设立。绿色、生物、 纯物理保鲜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施的研究越来越受到 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食品安全、营养与卫生状况也日益 受到各国食品卫生法的约束,因此必须加强农产品保鲜质 量和安全控制及检测技术的研究。来自1.4贮藏保鲜新设备研究
贮藏保鲜新设备,一类是封闭环境并对环境进行调控的设备, 一类是对产品进行采后处理的设备,这类设备按应用规 模又可分为应用对象以农户为主的小型设备和以企业应 用为主的大中型设备两类。应加快研制小型设备,以适 应我国现行农村生产经营体制和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贮藏保鲜新设备的研究主要包括:机械冷藏 库及其调控设备、气调库及其调控设备、 减压库及其调控设备、运输保鲜设备、采 收机械、预冷机械、涂被机械、倒箱机械、 分级机械、包装机械和搬运机械等。
2.3温湿度和气体成分特殊控制保鲜技术研究
在温度控制的基础上,进行湿度和气体成分的控制,将会起 到保鲜增效的作用。以往的研究只注重温湿度和气体成分 的一般控制,在特殊控制保鲜技术方面的研究则很少,需 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研究主要包括:临界低温高湿(冰温高湿)保鲜、 变动气调保鲜、细胞间水结构控制(氙气处 理)保鲜、细胞膨压调控保鲜、果蔬热激处 理保鲜等。
未来5年农产品保鲜科研内容
1.贮运保鲜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施研究
1.1产品新技术应用研究 园艺产品、粮油产品、畜产品和水产品的贮运保鲜 新技术的应用研究,是解决这些产品的流通和满 足市场供应的重要保证。要根据这些产品的生理特性、组
织结构与现有新技术相匹配,找到最适宜的优化技术组合,使果品、 蔬菜、花卉、食用菌、切分果蔬、鲜草药、粮油产品、畜产品和水产 品的营养、风味、有效成分和感官质量得到保持,解决生产的季节性 和地区性供应问题。
2.探明空气压力调控与产品降温、失水、挥 发性气体脱除、病原微生物抑制与环境降 氧、挥发性气体脱除的规律,并探明气态 保鲜剂在压力调控下的保鲜增效作用,使 园艺产品、农产品、畜产品和水产品的保 鲜期比常规冷藏和气调贮藏延长1~5倍。
2.热激处理保鲜设施及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2.1水热激处理保鲜设施研制 温度35~70℃范围内任意控制,水冲力不破坏产品, 传动带速度可控,干倒和湿倒任意选择;研制出 蒸汽热激处理保鲜设施,可控时控温;研制出空 气热激处理保鲜设施,可在 25 ~70℃范围内任 意调控,并可控制风速;明确热激处理温度、处 理时间、处理方式对农产品病害的防治作用,对 农产品温度,冷害耐受力以及对农产品色泽、风 味、软化和呼吸强度及乙烯释放量影响规律;彻 底消除化学污染,满足对果品、蔬菜、食用 菌、切分果蔬和新鲜草本植物保鲜效果的要求。
主要进行减压和高压保鲜技术及差压和真空 预冷保鲜技术及其设施的研究与开发。研 究空气压力调控如何达到快速预冷、快速 降温、快速降低氧气浓度、快速脱除有害 气体、显著减少空气中微生物基数的能力, 并且在高压条件下如何阻止果蔬水分和营 养物质向外扩散,真正将国际上称之为21 世纪的保鲜技术应用到易腐难贮特色果蔬 的贮藏保鲜上。
要重点对如下贮藏保鲜新材料进行研究:保鲜膜(透 湿调气膜、微孔膜、纳米膜)、保鲜箱(纸箱、塑 料箱、木箱、托盘箱)、化学保鲜剂(防腐剂、生 理调节剂)、可食性涂被剂(脂类、碳水化合物类、 蛋白质类)、生物保鲜剂、湿度调节剂(高性能吸 水材料)、乙烯吸收剂(高活性吸收材料)、气体调 节剂(吸氧剂、吸二氧化碳剂、二氧化碳气体释放 剂和充氮)和蓄冷剂等。
4.农产品采后生理及保鲜调控技术研究
农产品采后生理是农产品保鲜调控技术研究 和开发的基础,并与农产品商品质量控制 及检测密切相关。 其研究主要包括:农产品品质生理研究、决 定采收成熟指标的生理研究、成熟和衰老 生理研究、低温伤害生理研究、果蔬产品 的生理病害研究以及气调生理效应研究等。
5.农产品采后病害、病理及病害控制技术研究
要重点对如下工艺开展研究:冷藏工艺、CA 贮藏工艺、MA贮藏工艺、减压贮藏工艺、 预冷工艺、湿度调控工艺、保鲜处理工艺 (化学药剂、涂被、物理处理)、商品化处 理和分级包装工艺、运输保鲜工艺和绿色 无公害节能保鲜工艺等。
1.3贮藏保鲜新材料研究
贮藏保鲜新材料是实施农产品贮藏保鲜的重要辅助措施的物质保证,特 别在冷链系统不完善的情况下,这些新材料对调节温度、湿度、气体 成分、防腐、吸收和分解催熟气体以及防止机械伤害起着重要作用。
主要解决适宜的温度、湿度、气体成分、压力、保 鲜剂、保鲜膜、商品化处理等技术与产品的匹配, 找到贮藏保鲜的最优化技术及其参数组合。研制 出适合上述产品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和农业 的保鲜综合控制措施。
1.2贮藏保鲜新工艺研究
农产品采后,在流通过程中要确保均衡供应,保证质量,必须要控制 环境条件和采用良好的保鲜工艺。多数保鲜工艺需进一步完善并对其 进行深入研究,使其更加合理化。
未来5年农产品保鲜重大科技攻关内容
按照国内外日益关注的保证食品安全性原则, 未来5年农产品保鲜重点应集中在空气压力 调控保鲜、热激处理保鲜、天然物质和微 生物拮抗保鲜和切分果蔬保鲜等所涉及的 设施、材料以及工艺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等 方面。
1.空气压力调控保鲜设施及技术的研 究与开发
1· 研制出固定式和便携式减压保鲜设施,真空度达 到0.095 MPa,容量5~30 t;研制出固定式和便 携式高压保鲜设施,使压力达到2500-4 000个大 气压;研制出固定式和便携式差压预冷保鲜设施, 使其预冷速度比普通房间预冷速度提高8倍;研制 出固定式和便携式真空预冷保鲜设施,使其能在 0.5 h之内将适合真空预冷的产品达到0~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