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归园田居 其一 公开课 (山水田园诗) 教学设计

归园田居 其一 公开课 (山水田园诗) 教学设计

《归园田居》(其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陶渊明其人及其诗文特点。

2 通过反复诵读,把握诗人心情的转变,体会诗人归隐田园的心境。

3 通过诗歌的分析,领悟诗人的田园情怀,体会田园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1 了解陶渊明其人及其诗文特点。

2 通过反复诵读,把握诗人心情的转变,体会诗人归隐田园的心境。

教学难点:通过诗歌的分析,领悟诗人的田园情怀,体会田园生活的情趣。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有一位诗人,他和别人的文人有些不一样,别的文人写田园诗是把别人的劳作当作风景,而它却是真正扛着锄头劳作的人。

比如: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这位诗人是谁?——陶渊明
看来,陶渊明不算个合格的农民,种个田吧,种得豆稀草盛,但是他很勤快,披星戴月,辛苦点没关系。

只要怎样?“但使愿无违”愿指的是什么?(学生回答)是否这样呢?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会找到答案。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首诗,是陶渊明归田园居的组诗的第三首,今天我们要来学习这组诗中的第一首。

二、走近陶渊明
1 回顾一下,我们有学过陶渊明哪些作品?《饮酒》《归园田居三》《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
2 那陶渊明的诗歌会有哪些特点?——描写田园、安静......
诗歌的感情是?(我们看一下陶渊明喝酒,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
不吝情去留。

率真的个性,它的诗歌同样带有这样的性情。

真实、淳朴、醇厚、风格平淡,语言自然,清新自然。


3 谥号:靖节先生:平淡、清高、有气节
4 看图片,补充背景(不为五斗米折腰):少年时期的陶渊明,从小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少年陶渊明也有自己的一番政治理想,而那个时候,想要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就要通过那一条道路。

出仕,当官。

而陶渊明的仕途之路顺利吗?没有,为什么,是受什么影响,社会背景影响,时代影响,陶渊明处于东晋末期,当时时局动荡不安,国家政治腐败,仕途险恶。

东晋政治腐败,社会动乱。

这督邮是个粗俗、傲慢、贪婪的家伙,来巡查,一到彭泽,就点名让那个小陶呀,马上来见我。

陶渊明虽然厌烦这一套,那也得去见,这时,县吏拦住他说,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

不然督邮会给小鞋穿。

我怎能为了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小人阿谀奉承、贿赂献殷勤。

三、朗诵诗歌
划分诗歌节奏及了解注释
四、分析诗歌内容
我们看向这首诗歌的标题,题眼是哪个字呢?
“归”
归字有没有包含着其他的意思呢?
从何而归(从哪里回)
为何而归(为什么要回)
归向何处(回去哪里)
归去如何(回去之后怎样呢?)我们就从诗句里寻找答案,一起来再读一遍诗歌
(一)从何而归
以诗句为依据,哪句诗可以找到答案呢?
尘网和樊笼指的是什么?用了什么手法?(比喻)
而官场束缚了他多久,“一去三十年”
其实算起来来应该是十三年,这种夸大的说法,说明了这段时间确实是痛苦,度
(二)为何而归
为了生活需要为了理想的需要,陶渊明先后辞官三次,可是这条路实在走不下去,因为“性本爱丘山”,丘山指的是山林,喜欢山林的生活喜欢田园的生活。

所以要归田园,为了什么?——为了守拙。

分析:守拙归园田
“拙”字容易让我们想到巧字。

我们都喜欢巧,希望聪明、灵巧。

而陶渊明不仅是要拙,而且是守拙。

为什么呢?
如果我们很聪明,很灵巧,可能就会懂得耍心眼,用心机。

而拙是那个最初的自我,很多东西不懂,他是朴拙的,但那是纯真的自我。

守拙是为了不让自己同流合污,保留本真的自我。

当然这份守也是需要勇气的。

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我和那被关在笼子里的鸟和禁在池中的鱼一样,都没有自由。

这句用了什么手法,比喻。

从这部分我们看到了一个喜爱田园生活,勇于追求自由与本真的陶渊明。

(三)归向何处?
归向田园
大家心目中的田园是长什么样子的?会有什么?(有茅屋、有农民、有烟火、有柳树。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是不是这样的?(展示多张田园图片)
阡陌交通、山花烂漫、流水人家、宅边有五柳树
诗人笔下的田园风光是怎样的?田园风光里有什么?
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
我们发现,这些都是普通的、常见的乡村风光,但是在陶渊明的眼中是怎样的呢?这幅田园风光如果让我们同学简笔勾勒出来也不难,先画什么呢?方宅是十余亩,很大,地方很空阔,坐落八九间草屋,安静的感觉,然后画树,树是大还是
小。

大,而且还遮住了后房檐,有些暗,又有些静,幽静。

然后画村庄,村庄是远还是近?——远,暧暧远人村,这个时候描写的顺序是由近到远,依依墟里烟,炊烟袅袅,给人什么感觉轻柔、朦胧、舒缓。

听到狗叫鸡鸣,说明了周围环境安静。

这是用了什么手法?以动衬静。

田园风光在陶渊明眼中是恬静的、幽静的、宁静的、空阔、和谐、朦胧、祥和朴拙自然宁静中不失生机
这田园风光能简笔勾勒出来,是因为陶渊明在这里用到了一种手法?
白描(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在文学创作上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四)归去如何?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无尘杂”“有余闲”是在讲户庭、虚室。

实质上也是在讲我这颗心呀,没有了尘埃的堆积,很干净,没有一些杂事、烦恼。

多好!除去这些东西,我有余闲,我的心,也有空闲了。

可以做我喜欢的事。

喝喝酒、弹弹琴、欣赏美丽的田园风光......
这说明了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悠闲自得、闲适淡然
辞官归隐,追求本我、本真,还是改变自己,和学会阿谀奉承、谄媚求荣,得到一种立足于官场的所谓本领?陶渊明选择了前者。

五、总结
总结:
情感:对官场黑暗的厌恶悔恨,勇于追求本性、自由。

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悠闲自得、闲适淡然的心境。

六、课后作业
1 总结学过的山水田园诗常见的意象和意境特点。

2 总结学过的山水田园诗常使用的手法和表达的感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