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小组姓名评价
主备教师备课组长年级组长
化学周测试题1.下列物质既属于无机物,又属于碱的物质()
A. Na
2CO
3
B. Cu(OH)
2
C .CH
3
CH
2
OH D. Cu(OH)
2
CO
3
2.纳米材料是由纳米粒子(粒子直径 1 nm ~100nm)所组成的材料,它具有奇特的光、热、声、电、磁、力学和化学活泼性等理化性质.下列分散系中不含纳米粒子的是()
A、血液B、豆浆
C、无尘无雾含水蒸气的空气D、一定量饱和NaCl(aq)滴入酒精中
3.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将淀粉胶体中混有的氯化钠溶液除去
B. 制备Fe(OH)
3胶体的方法是将饱和FeCl
3
溶液滴加到沸水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
色
C. 一束平行光线射人蛋白质溶液里,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D. 分散质粒子的直径:Fe(OH)
3悬浊液>Fe(OH)胶体> FeCl
3
溶液
4.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级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C.溶液中溶质分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没有
5.氢氧化铁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A.胶粒直径小于1nm B。
胶体做布朗运动
C.胶体带正电荷 D。
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
6.有一句歌词“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下列有关其中的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雾是溶液,能永久的在空气中稳定的存在
B.雾是胶体,一段时间内能稳定存在
C.雾是乳浊液,不能稳定存在
D.雾是悬浊液,在空气中能沉降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直径介于1 ~ 100 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B. 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属于电解质溶液
C. 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
D. 胶体粒子很小,可以透过半透膜
9.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 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C. 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D. 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
10.物质分类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化学工作者经常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研究。
近年来发现,在金星大气层中存在三氧化二碳。
下列物质与它属于同类的是()
A. H
2、O
3
B. H
2
SO
4
、H
2
CO
3
C. SO
2、NO D. Na
2
SO
3
、KClO
3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胶体粒子的直径很小可以透过滤纸,因此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胶体和溶液
B. 布朗运动不是胶体特有的性质
C. 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D. 有的胶体带正电荷或者负电荷,在电压作用下可电泳
12.某物质经分析知其中仅含一种元素,此物质是()
A. 一定是一种单质
B. 一定是一种纯净物
C. 一定是混合物
D. 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13.下列关于有关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酸性氧化物肯定是非金属氧化物;②不能跟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能跟碱反应;
③碱性氧化肯定是金属氧化物;④分散系一定是混合物;⑤浊液均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④
D. ④⑤
14.“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1 nm ~100 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①是溶液;②是胶体;
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④能透过滤纸;⑤不能透过滤纸;⑥静置后,析出黑色沉淀
A. ①④⑥
B. ②③④
C. ②③⑤
D. ①③④⑤
15.下列关于胶体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胶体不均一、不稳定,静置后易产生沉淀;溶液均一、稳定,静置后不产生沉淀
B. 布朗运动是胶体粒子特有的运动方式,可以据此把胶体与溶液、悬浊液区分
C. 光线通过时,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溶液则无丁达尔效应
D. 只有胶状物如胶水、果冻类的物质才能称为胶体
16.下列各项操作中,能发生“先沉淀后溶解”现象的是()
A. 向NaAlO
2
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稀盐酸
B. 向Fe(OH)
3胶体中逐滴滴入过量的稀H
2
SO
4
C. 向AgI胶体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D. 向硅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盐酸
17.下列实际应用与胶体知识无关的是()
A. 工业制取有色玻璃
B. 明矾净水
C. 冶金工业用高压电除尘
D. 甘油加水作护肤剂
18.下列分散系中能够产生丁达尔现象的是()
A. 氯化钠溶液
B. 淀粉溶液
C. 酒精溶液
D. 高锰酸钾溶液
19.某液体分散系所表现出来的下列性质既可能是胶体所具有,也可能是溶液所有的是()
A. 光线透过时,从侧面可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B. 加入稀H
2SO
4
,立即产生沉淀
C. 分散质微粒直径小于1 nm
D. 装入半透膜袋中并将其浸入盛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结果袋内外部均有分散质微粒
20.下列现象或应用中,不能用胶体知识解释的是()
A. 在饱和的FeCl
3
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B. 用微波手术刀进行外科手术,可使开刀处的血液迅速凝固而减少失血
C. 清晨,在茂密的树林,常常可以看到从枝叶间透过的一道道光柱
D. 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
2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分散系一定是混合物;②乳浊液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③任何溶胶加入可溶性电解质后都能使胶体微粒凝成较大颗粒形成沉淀析出;④丁达尔现象、布朗运动、电泳现象都是胶体的物理性质;⑤因为胶粒比溶液中溶质的微粒大,所以可以用过滤的方法把胶粒分离出来;⑥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A. 全部
B. ①②④⑤
C. ②⑤
D. 只有①
22.在①金属铁②氯化铵③硝酸钾④单质碘⑤二氧化碳⑥烧碱⑦盐酸⑧氧化钙中,属于金属单质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
属于盐的是;属于碱的是;属于酸的是;属于氧化物的是。
23. 在稀硫酸、纯碱、二氧化碳、铜片、食盐、生石灰、三氧化钨、铁片和木炭
粉9种物质中,存在下面的相互关系,选择①~⑤为适当的物质,使有连线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1)请推断出它们的化学式分别为: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
(2)写出下列序号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和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和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和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和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取少量Fe
2O
3
粉末(红棕色)加入适量盐酸,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
应后得到的FeCl
3
溶液呈棕黄色。
用此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1)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NaOH溶液,可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此反应类型是反应。
(2)在小烧杯中加入20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几滴FeCl
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色,停止加热,制得的分散系为。
(3)分别用激光笔照射FeCl
3
溶液和(2)中的液体,可以看到烧杯中的液体会产生丁达尔效应,利用该现象可以。
(4)向(2)烧杯中的分散系中逐滴滴入过量盐酸,会出现一系列变化:
①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随后沉淀逐渐溶解,溶液呈棕黄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