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西方的人事管理理论
继承期
创造期
衰亡期
四、实践
23
四 激励理论 一、激励的基本过程 激励就是激发人内在的行为动
机并使 之朝着既定目标前进的整个过
程
24
美国管理学家.D.希拉季和M.J.华乐斯把激励 的过程分为七个阶段:
25
二、内容型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主要是研究激励的原因和 起激励作用 的因素的具体内容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阿尔德弗的理论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麦克利兰的成就激励理论
要手段 对消极怠工的行为采取严厉惩罚 以权力控制体系保护组织和引导员
12
X理论
13
(二)Y理论 管理者的重要任务不再是监督控制, 而是创造一 个使人得以发挥才能的工作环境,发 挥员工的潜 力,使员工在完成组织目标的同时也 达到自己的 个人目标 对人的激励主要是给予来自工作本身 的内在激励,
14
Y理论
——主讲教师的话
返9 回
讲授与训练
近代人事管理理论(自学) 现代人力资源理论的形成 人力资源理论的发展(自学)
返回 10
二、现代人力资源理论的形成
一 人性假设理论 二 互补增值原理 三 更新原理 四 激励理论
11
一 人性假设理论 X理论一Y理论:代表人物美国行 为科学家道格拉斯·M·麦格雷戈
(一)X理论 以严格控制的管理方式 以金钱作为激励人们努力工作的主
15
(三)超Y理论——约翰.J·莫尔斯和杰 伊·W·洛希
理想动力 需求多元 管理多元 目标递进
16
二、四种人性假设理论 美国行为科学家埃德加·沙因:1965年《组织
心理学》 经济人假设” “社会人假设” “自我实现人假设” “复杂人假设”
17
(一)经济人假设
代表:麦格雷戈——x理论 经济动机:人的工作动机在于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被动激励:人被动地在组织的操控和激励下从事工作 利益最大:人以理性方式行事,用最小投入获取最多报酬 非理需求:人的情感是非理性的,会干预人对经济利益的合
成长需要:指人们希望在事业上有所成就, 在能力上有所提高,不断发展、完善自己的 需要,与马斯洛提出自我实现需要以及尊重 需要中的自我尊重部分相对应
走进人事管理理论
返回 1
学习目标
知识点
通过本章学习,明确现代人力资源理论的形成归 根结底是社会经济、政治和科学文化发展的产物, 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实践的产物。通过理解人力 资源理论的特性,分析中西方人力资源理论的形成 和发展。
返2 回
主要内容
第一节 中国的人事管理理论 第二节 西方人力资源理论
返回 3
第一节 中国的人事管理理论
(自学)
返回 4
人力资源理论的特性: 人力资源理论具有实践性 人力资源理论具有发展性 人力资源理论与对人的认识紧密联系 人力资源理论具有综合性 人力资源理论具有民族性.
5
本节点睛
中国古代的人事管理思想主要集中在 人才观念上,几千年的文明史积累了丰富 的人才思想和用人方策,是一份珍贵的文 化遗产。
理追求,组织必须设法控制人的感情。
18
(二)社会人假设 代表:人际关系学派.梅奥 社会动机:人类工作的主要动机是社 会需要,人 们要求有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要求 与同事之间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与同事的 关系获得基 本的认同感 感情追求:工业革命和工作合理化的 结果,使得 工作变得单调而无意义,因此必须从 19
26
(一)需求层次理论
1、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 2、代表作:1943年《人类激励的一种理论》;
1954年《激励与个性》 3、基本观点——需求的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
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27
生理需要:人类维持自身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的需 求,包括衣 食、住、行等 安全需要:这种需求不仅指身体上的,希望人身得 到安全、免 受威胁,而且还有经济上的、心理上 的以及工作上的等方面 社交需要:也称做友爱和归属的需要,是指人们希 望与他人进行交往,与同事和朋友保持良好的关系, 成为某个组织成员,得到他人关爱等方面的需求 尊重需要:包括自我尊重和他人尊重两个方面 自我实现需要:这是最高层次的需求,指人发挥自 己最大的潜 能,实现自我的发展和自我的完善, 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的一 种愿望
21
二 互补增值原理() 一、互补增值:为了适应事业和
环境的发展变换,把不同素质 能力以及德才因素进行科学合 理排列组合,实行取长补短, 优势互补的智能叠加效应,从 而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组
织目标。 二、相关原理
22
三 更新原理
一、含义
二、相关理论
组织规则理论
生理性的新陈代谢
三、人才自身的代谢规律
——主讲教师的话
返6 回
作业(一)
古代的人才观念和现代的人才观念的比较研究 (论文、调研报告) 要求: 1、不少于1500字 2、小短文的形式 3、考试交卷的时候作为一部分提交
7
第二节 西方人力资源理论
本节点睛 讲授与训练 课堂讨论
返回 8
本节点睛
对于西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实践和 理论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认识。所有 这些阶段的划分,都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和 方法进行的,都有一定的道理,对研究西 方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与理论都有一定的 益处,展现了不同的认识视角。
28
(二)理论
1、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克雷顿·阿尔德 弗
2、基本观点—对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进 行了修
正,认为人的需要主要有三种:生存需要()、 关系需要()和成长需要()
29
生存需要:相当马斯洛提出的生理需要和 安 全需要
关系需要:指与他人进行交往和联系的需要 ,相当于马斯洛提出的社交需要和尊重需要 中的他人尊重部分
(三)自我实现人假设 代表:麦格雷戈的Y理论,马斯洛的 “需求层次理论” 中,克里斯· 阿吉里斯的“不成熟一成 熟”理论 自我需求:人的最终目的是满足自我实 现需要,寻 求工作意义 自我适应:人们力求在工作上有所成就, 实现自治 和独立,发展自己,适应环境 自我激励:人们能够自我激励和自我控
20
(四)复杂人假设 代表:约翰.J·莫尔斯和杰伊·w·洛希. 超Y理论 多元个体动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需要 和不同的能力 工作动机的差异性较大 后天影响动机:一个人在组织中表现的 动机模式是他 原来的动机模式与后天环境交互作用的 结果 组织影响动机:人们在不同的组织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