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烙铁温度的设定:
1) 温度由实际使用决定,以焊接一个锡点3秒最为合适。
平时观察烙铁头,当其发紫时候,温度
设置过高。
2) 有铅制程:有铅恒温烙铁温度一般控制在280~360℃之间,缺省设置为330±10℃,焊接时间
小于3秒。
焊接时烙铁头同时接触在焊盘和元件引脚上,加热后送锡丝焊接。
部分元件的特殊焊接要求:
3) SMD器件:焊接时烙铁头温度为:300±10℃;焊接时间:每个焊点1~3秒。
拆除元件时烙铁头温度:310~350℃(注:根据CHIP件尺寸不同请使用不同的烙铁嘴。
)4) DIP器件:焊接时烙铁头温度为:330±10℃;焊接时间:2~3秒;注:当焊接大功率(TO-220、
TO-247、TO-264等封装)或焊点与大铜箔相连,上述温度无法焊接时,烙铁温度可升高至360℃,当焊接敏感怕热零件(LED、LCD、传感器等)温度控制在260~300℃。
5) 无铅制程:无铅恒温烙铁温度一般控制在340~380℃之间,缺省设置为360±10℃,焊接时间
小于3秒,要求烙铁的回温每秒钟就可将所失的温度拉回至设定温度。
6) 特殊物料,需要特别设置烙铁温度。
光耦、晶体、咪头、蜂鸣器等要用含银锡线,温度一般在
270度到290度之间。
7) 焊接大的元件脚,温度不要超过380度,但可以增大烙铁功率(80-100w)。
二、元件焊接步骤:
1) 预热:烙铁头与PCB板成45度角,顶住焊盘和元件脚。
预先给元件脚和焊盘加热。
烙铁头的
尖部不可顶住PCB无铜皮位置,这样可能将板烧成一条痕迹;烙铁头最好顺线路方向;烙铁头不可塞住过孔;预热时间为1~2秒。
2) 上锡:将锡线从元件脚和烙铁接触面处引入;锡线熔化时,掌握进线速度;当锡散满整个焊盘
时,锡线不可从直接靠在烙铁套上,以防止助焊剂烧黑。
3) 拿开锡线:拿开锡线,锡线放在焊盘上;时间大概为1~2秒。
4) 拿开烙铁:当焊锡只有轻微烟雾冒出时候,即可拿开烙铁;焊点凝固。
三、焊接问题:
1) 形成锡球,锡不能散布到整个焊盘,烙铁温度过低,或烙铁头太小;焊盘氧化。
2) 拿开烙铁时候形成锡尖,烙铁不够温度,助焊剂没熔化,步起作用。
烙铁头温度过高,助焊剂
挥发掉。
焊接时间太长。
3) 锡表面不光滑,起皱,烙铁温度过高,焊接时间过长。
4) 松香散布面积大,烙铁头拿得太平。
5) 少锡,加锡太少。
6) 锡珠,锡线直接从烙铁头上加入;加锡过多,烙铁头氧化,敲打烙铁。
7) PCB离层,烙铁温度过高,烙铁头碰在板上。
8) 黑色松香,温度过高。
四、松香清洗注意事项
1) 工具:超声波清洗炉、毛刷,防静电中空板,洗板水。
2) 先将毛刷用洗机水洗干净,再用毛刷垫白布洗锡点。
3) 注意洗机水不要用得太多,不要流到其他位置,特别是插座、插头和开关上。
五、手工焊接所需的其它工具:
1) 镊子:端口闭合良好,镊子尖无扭曲、折断。
2) 防静电手环:检测合格,手腕带松紧适中,金属片与手腕部皮肤贴合良好,接地线连接可靠。
3) 防静电指套,防静电中空板或周转胶盆、箱,吸锡枪、斜口钳等。
六、电烙铁使用的注意事项:
1) 电烙铁使用前应检查使用电压是否与电烙铁标称电压相符。
2) 手工焊接使用的电烙铁需带防静电接地线,焊接时接地线必须可靠接地,防静电恒温电烙铁插
头的接地端必须可靠接交流电源保护地。
电烙铁绝缘电阻应大于10MΩ,电源线绝缘层不得有破损,将万用表打在电阻档,表笔分别接触烙铁头部和电源插头接地端,接地电阻值稳定显示值应小于3Ω;否则接地不良。
3) 电烙铁应保持干燥,不宜在过份潮湿或淋雨环境使用。
4) 电烙铁不宜长时间通电而不使用,这样容易使烙铁芯加速氧化而烧断,缩短其寿命,同时也会
使烙铁头因长时间加热而氧化,甚至被“ 烧死” 不再“ 吃锡” 。
5) 电烙铁通电后不能任意敲击、拆卸及安装其电热部份零件时要关掉电源。
6) 烙铁头不得有氧化、烧蚀、变形等缺陷,烙铁不使用时上锡保护,长时间不用必须关闭电源防
止空烧,下班后必须拔掉电源。
当烙铁头上有黑色氧化层时候,可用砂布擦去,然后通电,并立即上锡。
7) 海绵用来收集锡渣和锡珠,用手捏刚好不出水为适。
8) 焊接之前做好“5S”,焊接之后也要做“5S”,整理好工作台面的清洁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