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及其类型
一、教育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识记:①影响消费的因素;
②消费类型的三种主要分类及其含义;
③消费结构的含义;
④恩格尔系数的含义。
2、理解:①过去、当前和未来收入的高低与消费水平的关系;
②收入分配状况与消费水平的关系;
③物价变动对人们消费的影响;
④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的异同点;
⑤恩格尔系数变化的涵义。
3、联系的实际问题:看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动,并初步说明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原因。
(二)能力目标:1、引导学生把模糊的感性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学会从多层面、多角度看问题。
重点引导学生们去发掘各种消费类型之间的细微差别。
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深入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及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2、了解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增强关注现实生活的能力及动手能力。
二、重点:影响消费的因素。
三、难点:贷款消费。
四、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练习法。
五、教具准备:幻灯片。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提问:
1、鸡蛋的价格由原来的7元/公斤下降为6元/公斤,会出现的情况是:(AE )
A、养鸡的农民减少了
B、人们对鸡蛋的需求量急剧下降
C、养鸡的农民增加了
D、人们对鸡蛋的需求量增加
E、人们对鸡蛋的需求量稍微下降,不明显
2、试分析其产生变化的原因。
商品的价格下降,会使该商品的生产者由于获利减少,而减少该商品的生产。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下降,人们会减少购买该商品,但是价格变动对日常用品的影响不大。
二、教学新课:
(一)、影响消费的因素教学:把学生分成A、B两组,设置情境,让学生分小组讨论。
1、问题1:(A组)假设你所在的家庭是一个三口,你是家里的“财政部长”,每月的家庭收入是800元,你怎么分配各项家庭支出?请设计出分配具体的方案。
(B组)假设你所在的家庭是一个三口,你是家里的“财政部长”,每月的家庭收入是2000元,你怎么分配各项家庭支出?请设计出分配具体的方案。
学生充分讨论设计出方案后,每组一个同学发言,把他的设计方案告诉所有同学,教师记录在黑板上。
例如: A组 B组
800元 2000元
食物:500元食物:800元
衣服:100元衣服:300元
水电煤气:100元水电煤气:200元
电话:30元电话:100元
存:70元存:600元
问:两组的消费一样吗?(不一样,B组消费水平高一些。
)
为什么?(收入不一样。
)
结论:居民的消费受当前的收入影响。
问题2:如果你们的收入变为3000元,你的分配方案会作怎样的改变呢?
学生发言,教师记录。
例如: A组 B组
3000元 3000元
食物: 800元食物:1200元
衣服:200元衣服:300元
水电煤气:200元水电煤气:200元
电话:80元电话:100元
存:……旅游:1000元
存:200元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A组的3000元分配与B组的3000元分配方案的不同点。
例如:在食物一项中,原来收入较低的A组比B组少,是受什么因素影响?
结论:消费受过去收入水平的影响。
问题3:如果你们的收入还是3000元,但从下个月开始,收入会增加为4000元。
你的分配方案会作怎样的改变呢?
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记录并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变化原因。
结论:消费受未来收入水平预期的影响。
小结: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可支配的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
2、问题4:如果你的收入还是3000元,而物价上涨了20%。
你的分配方案会作怎样的改变呢?
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记录并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变化原因。
结论:消费品价格影响消费。
3、问题5:除了居民的收入和消费品的价格外,还有其他因素能影响到人们的消费吗?
结论:商品的性能、外观、质量、包装等也能影响到消费。
(二)、消费的类型教学
在刚才的设计方案中,食物、衣、水电煤气等都是有形的具体产品,旅游、保姆等是无形的服务。
我们把这些消费按产品的类型进行划分,前者是有形商品消费,后者是劳务消费。
按产品的类型分: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按消费的目的进行划分,衣服、食物是满足人们较低层次的衣食住行的需要的,属于生存资料消费;请家教、参加培训班、买书是为了满足发展需要的,属于发展资料消费;旅游是为了追求身心愉悦的,属于享受资料消费。
按消费的目的分: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
我们生活中很多的消费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属于钱货两清的交易方式消费。
但是如果我们想买大房子,钱货两清意味着我们要等积够了钱之后才能有新房子住。
在我们周围,买房子除了钱货两清,还可以以什么方式买房子呢?(贷款消费)
1、含义:是指消费者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借款,用于购买住房、汽车等耐用消费品或教育、医疗、旅
游等消费性支出的一种形式。
2、特点:①以信用为基础,消费者与贷款的金融机构形成信贷关系,按照约定到期还贷付息。
②主要用于购买大件耐用消费品以及大额服务。
从所设计的探究活动中的漫画,引出“先储蓄后消费”和“先消费后还款”两种消费行为,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讨论:怎样看待这两种消费方式?老师帮助总结:二者并无好坏之分,各自适用的情况不同,再列举何种情况下用前者,何种情况下用后者,如在收入前景稳定的情况下,大宗商品的购买可以考虑贷款消费。
3、区别:消费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是逐渐转移的。
4、作用:有利于促进生产的发展。
5、注意:要考虑个人的偿还能力。
如果有些同学不想在学校内宿,家又离得远,于是就出现了租房子这么一个现象,这是以什么方式进行消费呢?(租赁消费)
按消费方式分: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
(三)、消费结构教学
1、根据前面的某一个设计,让学生计算各项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
消费结构: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例如:食物占48%;衣服占27%;书籍占20%;其他占5%。
请指出右图中各种颜色所代表的消费是什么?2、引导学生计算各次消费设计中食物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进行比较,说明比例高收低不同时收入及其他消费的情况。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费用/消费总支出费用*100%
限制:不能小于100%,因为食物不可以取代其他消费;不能大于0,因为食品消费不可能为0。
联合国粮农组织在21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
60%以上为绝对贫困国家;
50%—59%的国家为勉强度日(温饱型);
40%—49%为小康水平;
20%—39%为富裕水平;
20%以下为极富裕国家。
指导学生看课本22页的图表。
分析得出: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三、教学内容小结,指出重点、难点。
四、补充练习:(幻灯片)辨析题:有人认为,货款消费是“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是超前消费。
(要点:贷款消费的概念、内容、未来的收入及偿还能力)
五、学生自己完成课本中练习,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师分析并对不规范的进行纠正。
板书设计: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第一框题:消费及其类型
(一)、影响消费的因素
1、居民的收入对消费的影响。
①居民当前收入高低对其消费的影响。
②居民过去收入水平对其消费的影响。
③居民的未来收入预期对其消费的影响。
④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的大小对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影响。
2、商品价格高低对消费的影响。
①物价水平变动对居民购买力的影响。
②基本生活消费品和奢侈品受物价变动影响的程度有所不同。
3、商品的性能、外观、质量等对消费的影响。
(二)、消费的类型
1、按照产品类型,可以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2、按照交易方式,可以分为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①钱货两清消费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方式。
②贷款消费是预支未来收入进行消费。
③租赁消费是不变更商品所有权,而只购买该商品在一定期限内的使用权的消费。
(3)按照消费的目的,可以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三)、消费结构
1、消费结构的含义。
2、恩格尔系数的含义。
3、恩格尔系数大小与消费结构变化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