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试题(A卷)一、填空题(20*仁20 分)1、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于1918年4月的《新青年》杂志2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著名的“周氏兄弟”是指周树人______________ 口周作人3•最早倡导文学革命的是陈独秀_______ 和__胡适_。
1917年1月在《新青年》第2卷第5号发表了胡适的_《文学改良刍议》________________ 文,具体地提出了他的文学主张,在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
4. _________________ •小说家茅盾有强烈的“编年”意识,如果将他的小说《蚀》、《虹》等作品依所描写的时代顺序排列起来,就是一部生动而深刻的中国社会的“编年史”。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曹禺的“四大名剧”是指《雷雨》、《日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野》、《北京人》6•郭沫若的新诗集_《女神》__________ 是中国浪漫主义新诗的开山之作。
7.沙汀的长篇小说《淘金记》、《困兽记》和_《还乡记》______________ ,合称“三记”;8•方鸿渐是小说—《围城》__________ 的主人公。
9.“好一计鞭子”是抗战初期《放下你的鞭子》、《最后一计》、《三江好》的合称。
10.中国新文学进入当代文学的标志是第一次文代会在北平召开11 •魏明伦的__《潘金莲》__________ 人称誉为“我国戏曲史上迄今为止最为大胆的革新”。
12.“伤痕文学”以1977年刘心武的短篇_《班主任》 ______________ 发端,因卢新华的小说_《伤痕文学》_________ 得名,集中揭示了十年浩劫给人们的肉体和精神所造成的累累伤痕。
13.新时期文学中,刘索拉__________ 小说《你别无选择》是被称为第一篇“真正有了现代派小说的味”的作品。
1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安忆小说《长恨歌》中的_王琦瑶_ 张爱玲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的长安、《倾城之恋》中的流苏等女性都是同一类人。
15.在20世纪90年代后出现的“文学读物”中,除了王朔的“顽主”系列小说外,还有余秋雨________ 《文化苦旅》等“大文化”散文二、选择题:(15*2=30 分)1、鲁迅最早发表的一组散文诗是(B )。
A•《野草》(散文诗集) B •《自言自语》C《过客》 D •《朝花夕拾》2、在现代文学史上,能够将先锋的西方现代派小说手法与传统的古典小说意味以及通俗的市井小说色彩很好地熔合在一起,并得以广泛流行的小说家是(b ) A废名B.张爱玲C芦焚D •沈从文3、郁达夫的小说集《沉沦》收了哪三篇小说?(C )A、《沉沦》、《银灰色的死》、《茑萝行》B、《沉沦》、《南迁》、《迷羊》C、《沉沦》、《银灰色的死》、《南迁》D 、《沉沦》、《迷羊》、《出奔》4、“骆驼样子”被大家称为“骆驼”,是因为(D )。
A 祥子从农村来到城市,长得像骆驼B 祥于足壮与诚实,性格像骆驼C 祥子吞的是粗粮,冒出来的是血,命运像骆驼D 祥子虎口逃生,在路上拣了三匹骆驼5、曹禺在《雷雨》、《原野》中一再礼赞“蛮性”的原始力量,体现这种原始野性的人物既有《雷雨》中的蘩漪,也有《原野》中的仇虎和(A )。
A 金子B .四凤C 曾霆D .愫芳6. 周作人的散文(浮躁凌厉、平和冲淡占主要)常常表现出一种“中年心态”, 除此之外, 还有一位作家也因为性情温和, 写作的姿态也比较平和, 其作品也被 看成是“中年的艺术”。
这个作家是 (b )。
A 沈从文B 老舍C 张爱玲D 穆旦7、在老舍早期作品中,有一部作品在“文革”中受到严厉的批判,并直接导致了作者的噩运。
这部小说是 (d )。
8、艾芜的第一部也是最有影响和成就最大的小说集是 (d )A 、《南国之夜》B 、《夜景》 9、 沈从文最有影响的代表作《边城》 A 、湖北 B 、广西C 、四川D 、湘西10. 《呼兰河传》是谁的优秀长篇小说 A 、西玲 B 、萧红C 、萧军D 、周立波11、 “蛤蟆滩”是下列哪部作品所描写的典型环境 ?( C )A 、《红旗谱》B 、《许茂和他的女儿》C 、《创业史》D 、《赖大嫂》12、 “余永泽”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 C )A .《二马》B .《赵子曰》C 《离婚》D .《猫城记》C 、《芭蕉谷》D 、《南行记》里故事的发生地是 (d )( b)A、《红岩》B、《烦恼人生》C、《青春之歌》D、《爱情》13 、“在那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出自北岛的哪一首诗?(C )A、《同谋》B、《结局和开始》C、《回答》D、《履历》14 、新时期小说艺术表现方式的探索在继承我国古代文学的表现手段方面在下述哪些作家那里表现得最为明显?(A )A、汪曾祺、贾平凹(wa)、何立伟等B、孙犁、残雪、高晓声等C、贾平凹、格非、王润滋等D、陆文夫、马原、宗璞等15 、下列哪些作品是韩少功的寻根小说?(b )A、《远村》B、《爸爸爸》C、《沙灶遗风》D、《异乡异闻》三、名词解释:( 5*4=20 分)1、《女神》《女神》是郭沫若1921 年出版的第一部新诗集,是中国浪漫主义新诗的开山之作。
破旧立新的精神贯穿在《女神》的绝大多数重要篇章中。
代表作《凤凰涅槃》强烈地体现了“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和激昂情绪,是叛逆精神的强烈爆发。
《女神》中通过“自我”的发现和对自我价值的肯定表现“五四” 时期热烈地追求个性解放和情感解放的时代呼声。
在诗歌形式上,《女神》完全冲破了旧诗格律的束缚,诗节、诗行长短无定,韵律无固定格式,为诗歌的革新和创造树立了榜样,是中国自由体新诗的第一个高峰。
2、觉新形象他是《家》中性格最为丰富、复杂的形象,也是贯穿“激流三部曲”始终的一个人物,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觉新形象并不多见。
觉新是高家的长房长孙,作为新旧交替时代封建家庭的末代长子,他是一个能清醒认识到自己的悲剧命运却又怯于行动的“多余的人”,是一个有着美好的心灵,却被封建家庭和旧礼教毒害,以致人格分裂的悲剧典型。
觉新始终处于两种两难境地:一是新与旧之间。
二是妻子与情人之间。
两难处境形成了他的双重人格。
他是一个“读新书,过旧式生活”的人。
3、“东北作家群”指一批从东北沦陷区流亡到内地的青年作者所形成的创作群体。
他们的作品大都充满了关东粗犷的气息,并表露了人们所承载的亡国之苦和顽强的反抗精神,从而形成了一幅幅使人震颤、愤懑的图画。
这批青年作家,有的并未加入“左联”,但他们以自己的民族精神和创作与左翼文学联结起来,以地方风物和社会风云的描写,显示出东北人民的生活力量和抗争信念。
4、冰心体在现代小说领域里,冰心是继鲁迅之后,郁达夫之前,出现的出色的文体家。
她的作品形成了一种被称为“冰心体”的文字风格。
她以白话为主,杂糅古今中外,努力实践“白话文言化”、“中文西文化”,把率真的自我和童真的个性,自然地渗入流利、凝练的文字之中,呈现出诗情洋溢、含蓄不露的闺秀风范,从这一点看,“冰心体”是冰心文学创作的最大成就。
5 、朦胧诗:“朦胧诗”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作“朦胧诗”。
它具有着注重个人情感及内心冲突的抒写,更多地带着诗人主体的感觉、印象,呈现出内向的特点,具有20 世纪艺术倾向的美学特征。
在内容上,朦胧诗人充分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主张建立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提倡人性的改善和人的自由发展。
在艺术品格上,他们注重借鉴西方现代文艺,注重汲取我国古代诗歌美学中的营养和现代主义文学惯用的表现。
舒婷、顾城等是朦胧诗创作的主要人物。
四、问答题:以下各题自选三道作答,全做按前三道计(3*10=30 分)1.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简要说明《呐喊》、《彷徨》为什么既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同时又是成熟的标志?A •“表现的深切”。
从对封建制度和礼教的揭露和批判、对辛亥革命经验教训的总结和对改造国民性的关注,以及对变革时期几代知识分子道路和命运的探讨三个方面反映了“五四”思想革命的要求,表现出“忧愤深广”的基调。
(举例说明)B•“格式的特别”。
鲁迅小说对传统表现方式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在艺术格局和语言方面都有创新,“几乎一篇有一篇的新形式”,实现了对传统小说的革命性突破,从而完成了小说形式向现代的转型,并成为中国现代各体小说发展的重要源头。
(举例说明)2.简析《潘先生在难中》的潘先生形象3.请简要描述新诗从新文学的草创时期到30 年代的发展轮廓。
A •在新文学的草创时期,以白话入诗,集中体现为“诗体大解放”,并带来了诗歌审美经验的改变,如胡适、沈尹默、刘半农的白话新诗。
(结合具体诗句分析3 分)B.在20年代,克服诗歌的散文化倾向,重塑新诗的审美品质成为新诗发展的主要动力,如徐志摩、闻一多为代表的新格律诗,以李金发为代表的早期象征派诗歌,以冯至为代表的抒情叙述诗。
(结合具体诗歌 3 分)C.在30年代,新诗的发展表现为两大倾向,一是后期创造社、太阳社和中国诗歌会提倡的“诗歌大众化”;二是以戴望舒、卞之琳、何其芳等人为代表的现代主义诗歌。
(结合诗歌条理清晰分析说明 4 分)4.蘩漪性格的主要特点是什么?A 蘩漪具有敢恨敢爱的突出个性。
B 蘩漪性格上还具有自私、阴鸷的—面。
C 蘩漪对压迫的反抗和对自由追求,完全出于她身上原始的野性。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狂人日记》2.鲁迅(周作人)3.胡适和陈独秀《文学改良刍议》4.茅盾5.《日出》6.《女神》7.《还乡记》8. 《围城》9.《三江好》、《最后一计》10. 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简称第一次文代会)在北平召开11. 《潘金莲》12.《班主任》、《伤痕》13. 刘索拉14. 王琦瑶金锁记15. 余秋雨二、选择题:1.B2.B3.C4.D5. A6.B7.D8.D9.D 10.B 11.C12.C 13.C 14.A 15.B 三、名词解释:1 、《女神》《女神》是郭沫若1921 年出版的第一部新诗集,是中国浪漫着主义新诗的开山之作。
破旧立新的精神贯穿在《女神》的绝大多数重要篇章中。
代表作《凤凰涅槃》强烈地体现了“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和激昂情绪,是叛逆精神的强烈爆发。
《女神》中通过“自我”的发现和对自我价值的肯定表现“五四”时期热烈地追求个性解放和情感解放的时代呼声。
在诗歌形式上,《女神》完全冲破了旧诗格律的束缚,诗节、诗行长短无定,韵律无固定格式,为诗歌的革新和创造树立了榜样,是中国自由体新诗的第一个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