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高校-硕士论文答辩PPT

上海高校-硕士论文答辩PPT





[2]一种角度仪校准仪.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510362170.9.公开时 间:2015.10.14.第一发明人.
31
谢谢!
60°
90°
+0.1°
+0.1°
+0.1°
+0.1°
-0.2°
-0.1°
-0.1°
+0.1°
27
5、现场校准

长条形倾角仪校准
校准角 度
校准角度误差
第一象 第二象 第三象 第四象 限 30° 45° 60° -0.1° +0.1° -0.1° 限 -0.1° -0.1° +0.1° 限 限
+0.1° +0.1° +0.1° +0.1° -0.1° -0.1°
切削刃口温度高
刀转角度:78.8°
刀转角度:112.6°刀转角度:129.5°
刀转角度:152° 刀转角度:163.3° 刀转角度:174.5°
17
5、仿真分析

切屑比较
易断裂脆弱区 外形相似度高
切屑断裂
18
5、仿真分析

温度仿真
19
4、改进型装置设计

步进电机控制
20
4、改进型装置设计

电机控制流程
采样频率:3KHz 主轴转速:3000r/min
采样周期:0.02s
单铣削周期内,铣刀刃口受力Fy 最大,先切入材料的刃口受各向 铣削力大于后切入刃口,后切入 刃口受各向铣削力以力值小、峰 值多的规律变化。
前齿铣削过程
后齿铣削过程
7
3、结果分析

极差分析
250 200
Fx Fy Fz
F/N 主轴转速 n 1 2 3 水平 Fx Fy Fz
vik (t 1) wvik (t ) c1r1( pi k xik (t)) c2r2( p gk xik (t))
迭代计算过程 否 最大迭代次 数/终止迭代 条件? 是 输出最优解
xik (t 1) xik (t ) vik (t 1))
结束
12
4、参数优化

+0.1° +0.2° -0.1°
-0.1°
-0.1°
-0.1° +0.1° -0.1°
-0.2° +0.1° -0.2° +0.1°
90°
+0.1° -0.1°
-0.1°
-0.1°
26
5、现场校准

矩形倾角仪校准
校准角

校准角度误差
第一象 第二象 第三象 第四象
限 30° 45° +0.1° -0.1° 限 -0.2° -0.1° 限 +0.1° +0.1° 限 -0.1° +0.1°


30
7、论文与科研成果
1. 发表的学术论文 [1]基于高精度编码器倾角仪校准装置[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5, 9:234-236.第一作者. 2. 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1]一种角度仪校准仪.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1520448369.9.授权 时间:2015.12.9.第一发明人.
Fxyz 3294V 0.049 f z 0.4128a p 0.3257 a w 0.9239 R
13
4、参数优化

约束条件
工件材料:模具钢SKD61
刀具材料:Φ6硬质合金球头铣刀
机床参数:XH715立式加工中心,转速60-8000r/min,工作台尺寸510×1200mm 主轴转速: 3000≤ n ≤ 5000,m/min 每齿进给量:0.005≤ fz ≤ 0.015,mm/z 铣削深度: 0.2≤ ap ≤ 0.6,mm 铣削宽度: 0.2≤ ae ≤ 1.0,mm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高精度倾角仪检定校准装置

答辩学生: 导 专 学 学 师: 业: 号: 院:
何祥圣 黄立新 教授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M010114128 机械工程
2017年2月13日
1
论文主要内容

1、绪论 2、试验研究 3、结果分析


4、参数优化分析
铣削力预测
Fx 1941.1V 0.3447 f z 0.3244a p 0.2340a w 0.4142 R
Fy 3692.8V 0.0291 f z 0.4184a p 0.6613a w 1.3785 R
Fz 504.5V 0.09127 f z 0.2687 a p 0.5657 a w 1.0024 R
3
2、试验研究

铣削坐标系及参数设置
因子及 水平 水平1 水平2
n(r/min) fz(mm/z) ap(mm)R(mm) 3000 4000 0.005 0.01 0.6 0.8 3 4
水平3
5000
0.015
1.0
5
铣削坐标系
因子及水平表
5
2、试验研究

检测系统
6
3、结果分析

采样分析
铣削周期
5、仿真分析 6、总结与展望 7、论文与科研成果
2
1、绪论

技术路线
SKD61钢正交铣削试验
铣削SKD61钢三维有限元仿真
试验数据处理
PSO优化分析
切屑分析
铣削力极差分 析
铣削力预测模 型优化计算 铣削参数优化 分析
铣削温度分析 铣削力分析
刃口应力分析
效应分析
阐明铣削参数对铣削力的影响关系,建立铣削力预测模型,进行铣削参 数优化,分析切屑形成、铣削温度、刃口应力等仿真结果,为模具钢 SKD61铣削加工提供指导。
其中a,b,c,d分别为对应试验中四个参数的效应值
令fijkl估计值为f `,满足
9 9 ( Fm f ') 2 min ( Fm f ijkl ) 2 m1 m1
1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结果分析

效应分析
11
4、参数优化
开始

粒子群算法
参数初始化:c1, c2, x,v等 适应度计算 速度/位置更新
21
4、改进型装置设计
电机控制-上位机软件

22
4、改进型装置设计

图像数据采集软件
23
4、改进型装置设计

倾角仪数据图像识别软件
24
5、现场校准

装置校准证书
25
5、现场校准

对不同倾角仪进行校准 方盒型校准
校准角
校准角度误差

第一象 第二象 第三象 第四象 限 限 限 限
30°
45° 60°
优化目标 加工效率
加工成本 刀具使用 寿命 多目标优 化
11.4
39.552
26.241
288.28
672.43
206.36
20.122
59.497
54.478
16
5、仿真分析

切屑形成
切屑形成
切屑爬升滑移
刀转角度:5.63°
刀转角度:22.5° 刀转角度:39.4°
与槽底部接触、 挤压,切屑弯曲
Fm f ijkl em, m 1, 2, 3, 4, , 9
em ~ I (0, 2) ,相互独立 m (i 1)*3 j,i 1,2,3; j 1,2,3; k 1,2,3;l 1,2,3
fijkl数据结构:
f ijkl f ai b j ck dl
14
4、参数优化

优化求解
加工效率
加工成本
使用寿命
多目标
15
4、参数优化

优化结果分析
优选参数组合 n:5000r/min, fz:0.015mm/z,ap:0.6mm,ae:1mm n:5000r/min, fz:0.015mm/z,ap:0.6mm,ae:1mm n:5000r/min, fz:0.005mm/z,ap:0.2mm,ae:0.2mm n:5000r/min, fz:0.015mm/z,ap:0.6mm,ae:0.4191mm tw (min) 11.4 C(元) 39.552 To(min) 26.241

单因素结果
n = 3000r/min
n = 5000r/min
fz = 0.01mm/z
fz = 0.015mm/z
ap = 0.2mm
ap = 0.6mm
9
(2-2)
3、结果分析

效应分析
用fijkl表示第(i–1)*3+j号试验各因素水平搭配对分析指标影响的总和,即Fm理论值,用
em表示第m号试验数据的随机误差,因此则有公式:
90°
+0.1°
-0.1°
-0.1°
-0.1°
28
6、总结与展望

总结: (1) 设计研制了手动型校准装置,实现了对各类倾角仪进行校准的功 能。 (2) 所研制的手动型装置经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华东国家计 量测试中心检验,已获得校准证书,达到了计量检验部门的要求。本 装置已应用于不同型号的倾角仪进行的现场校准试验。 (3) 在手动型装置的基础上,设计了改进型的校准装置,对机械机构 进行改进,设计了上位机软件与下位机软件对电机进行控制,取代了 手动的操作,提高了装置自动化的程度。 (4) 对改进型装置设计了上位机软件,通过数据传输以及图像识别的 等方法获取被检倾角仪的数据,提高了所需校准角度数据的采集效率 与自动化程度。 2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