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桩基工程施工方案82255

桩基工程施工方案82255

XXXXXXXX桩基工程静压桩施工方案编写:日期:2018年3月22日审核:日期:2018年3月23日审批:日期:2018年3月23日XXXXXXXX二0一八年三月目录第一章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说明 (1)一、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 (1)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原则 (1)三、施工总体目标 (1)四、工程概况 (2)五、主要工程量 (2)六、合同工作范围和合同工期 (2)第二章施工组织部署 (2)一、施工动员 (2)二、技术准备 (2)第三章施工总体布置 (4)一、施工布置原则布置 (4)二、施工道路布置 (4)三、施工用电、照明及通讯布置 (4)四、施工供水布置 (5)第四章施工进度计划 (5)一、进度计划安排依据及原则 (5)二、工期安排 (5)第五章工程项目人员组织机构及配备计划 (5)一、人员组织机构 (5)二、人员配备计划 (6)三、机具设备计划 (6)第六章静压预制管桩及专项技术措施的施工技术方案 (6)一、静压预制桩施工工艺 (7)二、静压管桩专项技术措施 (8)第七章质量保证措施 (9)一、静压预预制桩的检验及质量控制标准 (9)二、质量要求 (10)三、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1)第八章安全保证措施 (12)一、安全保证措施 (12)二、安全生产措施 (13)第九章文明、环保施工 (13)一、文明施工的主要措施 (13)二、环境保护的主要保证措施 (14)第十章拟提交资料 (15)第一章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说明一、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1、《XXXXXXXX桩基工程勘察报告》2、《XXXXXXXX桩基工程施工总平面布置图》3、《XXXXXXXX桩基工程桩位平面布置图》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5、《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7、《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48、《测量规范》GBJ50026-2007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9-201110、设计技术要求及通知等相关文件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原则1、满足业主对工程工期、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的要求。

2、重科学、事实求是,认真优选施工方案,合理利用资源,统筹兼顾,快速运作。

3、服从业主、服从设计、服从监理,团结协作,一切为工程服务。

三、施工总体目标1、保证施工方案最优。

2、保证工程质量最优。

3、保证按期完工,争取提前完工。

4、保证安全生产,杜绝重大伤亡事故。

5、保证文明施工。

6、最大限度降低施工成本。

四、工程概况1、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场地位于XXXXXXXX龙泉工贸园北西侧,依XXXXXXXX龙泉工贸园而建,距离XXXXXXXX 县政府直线距离约4.0km,地理位置较为优越;拟建项目规划道路连接于城区道路玉江大道北侧,交通极为便利。

现场地已清理平整,具备开工条件。

2、地层岩性根据现场编录,原位测试,室内土工试验资料、此次勘察深度范围所揭露地层,自上而下钻探所达深度范围内,场地地层层序、性质描述等详见《XXXXXXXX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五、主要工程量本工程分为预制构件厂房基础和综合楼基础,设计346棵管桩,详细工程量以实际工程量为准。

六、合同工作范围和合同工期该工程工作范围为:XXXXXXXX预制管桩基础部分施工。

该工程的施工合同总工期要求为:28日历天。

第二章施工组织部署一、施工动员1、介绍本工程基本情况和建设意义;2、讲述工程概况和工程特点,施工总体进度安排和注意事项;3、明确工期目标、质量目标,强化质量、工期、安全及环保意识;4、强调本工程高起点,高速度、高标准建设的具体要求;5、做好设备进场准备工作。

二、技术准备1、内业准备(1)审核施工图纸,编写审核报告;(2)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3)编制施工工艺标准和保证措施;(4)制定技术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

2、外业准备(1)现场详细调查;(2)现场交接及复测;(3)材料合格性测试分析;(4)测试仪器、仪表的计量标定;(5)测量放样。

技术准备按时间进程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

前期是基础,中期是强化,后期是完善。

需要做到项目齐全、标准正确、内容完善、计划超前、交底及时。

3、施工现场准备(1)施工现场临时供电在进场前3天内完成。

临时生产、生活房屋及机械安装、调试工作在进场后3天内完成。

(2)立即要求施工管理人员熟悉图纸,尽快整理出进行图纸会审的资料并组织会审,以便及时解决设计和施工之间的技术统一和可能误及工期的其它问题。

(3)打桩场地要求打桩场地要求:施工场地要求平整,其密实度满足600T静压桩机和步履式长螺旋钻机行走要求,建筑物四周需满足桩机行走要求,地表耐力大于100KN/㎡,因施工场地在基坑内,必须做好排水措施。

(4)基础图上桩位编号按幢号代码分别编号,根据桩位数量可采用顺序编号,也可按轴线交点以承台为单元编号,以方便识别为准即可。

(5)基础平面定位及放桩位线①根据甲方提供的总平面布置图、控制点成果及建筑物角点坐标,采用本公司GTS-102N全站仪进行平面定位放线。

②放轴线,以基线引出,在打桩区附近或者围墙上设置,每幢号纵横向各设置一条。

③放桩位桩(以基线或各轴线交点为基准),可采用全站仪或经纬仪进行。

A、使用φ6~φ8长15cm圆钢筋头或铁钉确定桩位,使其钉至自然地面处,周围撒白灰(被雨水淋后应在压桩前再撒一次白灰),桩头用彩条栓牢,以示标志,便于打桩时查找。

B、放桩位线允许偏差为1cm,钢筋头或铁钉即为稳桩时的中心位置。

C、桩位桩不允许外露,以免碾压后倾倒变位,造成桩顶位移过大。

D、放好桩位桩后,多余的木桩、钢筋及时拔出,以免错乱。

E、桩位桩要经常检查,丢失随即补上。

F、轴线桩与桩位桩全部放好后,须进行自检,再报请现场监理工程师认真组织复核、检查,并及时办理验收签证手续后存档备案。

第三章施工总体布置一、施工布置原则1、各临时设施均按照建设方要求,结合现场情况及业主提供的条件,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布置。

2、临时设施的规模根据施工总进度和施工强度的需要设计,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做到简单、实用、安全可靠和经济合理。

3、施工场地在现有的基础上规划,其生产辅助设施则根据现场情况和实际需要合理规划布置。

4、施工布置,应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做到文明施工。

二、施工道路布置根据总平面布置图,留出进入基坑的坡道,区内部根据施工平面布置图留出施工临时道路,用碎石或废砖块铺填后进行夯实。

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定期维护,保证设备、材料运输。

三、施工用电、照明及通讯布置1、施工用电施工用电由业主根据乙方要求提供到施工现场,安在配电箱上,并满足施工要求。

2、施工照明在施工现场,采用300~1000W卤钨灯照明,保证夜间施工,生活区照明采用100~200W白炽灯。

3、施工通讯开工前由我公司根据项目组成人员,编制通讯录,并每人持有一份,以保证施工期间的正常联络通讯。

四、施工供水布置生产生活用水:从业主提供的指定用水点接入,采用Ф25胶皮管引接至各施工用水点及生活区用水点。

第四章施工进度计划一、进度计划安排依据及原则1、遵照建筑地基技术规范及施工技术条款,科学合理地划分施工段。

2、以合同规定的开工和完工日期为依据,结合本工程的施工条件和以往我公司的施工经验,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进度,确保工程按期完工。

3、在确保工期目标的前提下,力求均衡生产,使施工进度安排留有余地,以便既能保证施工进度又能提高施工质量。

4、采用多工序、多层次分段搭接流水施工,提高资源利用率,以确保工期。

二、工期安排根据合同总工期28天的要求,计划一台桩机在28天内完成施工。

即:按正常施工一天完成12棵,28日历天即可完成设计总桩数。

第五章工程项目人员组织机构及配备计划一、人员组织机构二、人员配备计划三、机具设备计划第六章静压预制管桩施工技术方案主要施工安排:平整场地→测量放样→管桩进场→桩机就位→起吊预制桩→底桩就位、对中调直→静压沉桩→接桩→再静压→打至持力层→送桩→停机→移至下一根桩。

1、平整场地根据现场情况,将场地内的杂物清理干净,保证施工场地的整洁,以便桩机能顺利的进行施工。

2、测量放线(1)施工前根据设计图纸编制工程桩的测量定位图,并保证轴线控制点不受压桩时振动和挤土的影响,保证控制点的准确性。

(2)施工前放好轴线和每个桩位,在每个桩位中心打一根长约30~40cm细钢筋(或木楔、竹片)并在顶部用红油漆做上醒目标志。

(3)桩机就位后,应进行第二次核样,核样根据轴线控制网点所标示的工程桩坐标点(X、Y值),保证工程位偏差值小于10mm,并以工程桩位点中心,用白灰画出桩径大一圆圈,以方便插桩和对中。

(4)工程桩(或试桩)在施工前,应根据施工桩长在匹配的工程桩身上划出以米为单位的长度标记,并按从下至上的顺序标明桩的长度,以便观察和记录桩入土深度、每米成桩时间及压力值。

3、桩机就位为保证静压桩机下地表土受力均匀,防止不均匀沉降,保证静压桩机施工安全,视地基软硬情况,采用桩机碾压方式对软基进行处理。

以保证压桩的稳定性。

将桩机移至待压桩的位置,桩机初步对中。

4、起吊预制桩根据桩身上的尺寸标志,确定桩的吊点位置(桩的吊点(单点吊)在距桩端0.20L 处),以保持桩的平稳、保护桩身质量。

将预制桩吊至静压桩机夹具中,移动静压桩机将管桩移至桩位中心,并调节桩垂直度,符合要求后将静压桩机调至水平并稳定。

5、桩尖就位对中调直启动纵向和横向行走油缸,将桩尖对准桩位中心,在两侧设吊线锤,以观察桩的倾斜情况,并调整桩的垂直度,直至桩中心线与桩位偏差、桩的垂直度偏差(<0.5%)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压桩。

6、压桩通过夹持的油缸将桩夹紧,然后使压桩油缸伸程将压力加到桩上。

在压桩过程中,要认真记录成桩深度、压力变化情况及终压力值。

在压桩过程中若发生异常(即终压力达不到设计要求、送桩深度)应立即向监理工程师、指挥部及设计人员汇报,并作详细记录、说明。

施工顺序的确定主要是考虑:防止沉桩时的挤土效应对周边已有建筑的影响,因此采用从靠近建筑物一侧向另一侧压桩,在周边无建筑物的区域,则采用从中间向两边的顺序展开施工,实际情况可根据现场施工时作相应调整。

7、接桩当上一节桩压到距地面0.5~1.0米左右时接下一节桩,接桩采用焊接法接桩。

接桩时上下接桩应保持顺直,中心线偏差不宜大于2mm,节点弯曲矢量不得大于1‰桩长。

管桩焊接前,上下端板表面应用钢丝刷清理干净,坡口处露出金属光泽,对接后,若上下节桩接触面不密实,存有缝隙,可用厚度不超过5mm的钢片嵌填,达到饱满为止,并点焊牢固。

焊接时由二个电焊工在成180度角的方向同时施焊,先在坡口圆周上对称点焊4~6点,待上下节桩固定后拆除导向箍再分层施焊,每层焊接厚度应均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