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章底栖动物调查方法
对采得的标本,必须进行正确的鉴定,分门别类,尽可能鉴定到 种,然后分别计数和称重,底栖动物的生物量测定一般采用称重 法和排水体积法。称重法较常用,称重前,先把样品放在吸水纸 上,轻轻翻滚,以吸去体外附着水分,然后称其重量。大型种类 应吸至吸水纸上没有潮斑为止,小型种类在滤纸上放约一分钟即 可。大型双壳类昆虫用扭力天平称,最后 重量都换算成克。一般情况下干重比湿重更能说明问题,所以, 有条件的话,尽量测其干重。
定量样品采完后,分别在各采样点上采一定数量泥样作定性标本用,还 可在沿岸带和亚沿岸带的不同生境中,用抄网捞取一些定性样品。来不 及分检的样品,应放入冰箱内保存,以免虫体腐烂不利于分析。
四、样品的处理和保存
将上述采得的样品当场或带回室内进行分检。将塑料袋内的样品倒入分 样筛内,在自来水中冲洗(或在岸边水中筛洗),直至污泥完全洗净, 然后将渣滓倒入白色解剖盘内,加入清水,检出水蚯蚓和昆虫幼体,放 入之广口瓶中固定保存。直至检完为止。对于水蚯蚓,可利用其对温度 的敏感性,在装有样品的解剖盘上,放一纱布,覆盖样品,然后倒入 40℃左右的热水,水蚯蚓及钻到纱布上面来,这样就一网打尽,效果较 好。
鉴定计数,称重的数值需随时计入记录本中。注意勿将样品混淆, 称重后把样品放回原来的样瓶中妥善保存。
最后,把所得的数据换算成一平方米面积上的个数(密度)和重 量(生物量g/m2)。可按下表记录采集、计数、称量、换算结果。 这样,采样水体该采样点的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密度及生物量就 一目了然了。
底栖动物采集记录表
三章底栖动物调查方法
采集工具
盒式采泥器及蚌斗式采泥器(即改良彼 得生采泥器)。其原理是利用采集工具 本身具有的重量,沉入水底,取出一定 面积的底泥,从而推算某一水体中底栖 生物的数量。此外还简介带网夹泥器。
盒式采泥器
这种采泥器呈长方形,适于在水深7米以内的 水库或湖泊中作业。作业时垂直切割底泥,采 集面积为192㎝2,深度可达10~15米。采集时, 打开阀门,接上竹竿(或铁管等,闭锁阀门的 拉升附于其上),然后放入水底,接触底泥时 用力往下捺压,使采泥器切入底泥,随即提拉 闭锁阀门的绳子,使其关闭阀门,然后将采泥 器提出水面,打开阀门,底泥就坠落于一定的 容器中,即采的样品。盒式采泥器携带轻便, 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在池塘等小水体采样时, 人立于池埂即可操作。
三、样品的采集
采样时间视调查任务而定。鉴于底栖动物生长、繁殖的速度比浮游动物 较慢,所以,一般每季度采样一次,最低限度应在春季和夏末秋初各采 样一次。如水库,需在水库最大蓄水时和最小蓄水时进行。
采样时,应事先记录当时的天气、气温、水温(表层、底层)、透明度、 水深,然后进行采样,在记录底质及水生植物情况。
带网夹泥器
采集面积为1/16m2,这是一种大型底 栖动物夹网,用来采集大型软体动物的 定量标本。
二、采样点的选择
采样的代表性要强,因此应选择那些水域特性的地区和地 带,如水库、江河流域内的库湾部分,水库的近坝区,消 落区,沉入水下的旧河床地段等。采样点要反映整个水体 的基本状况,因此在选点之前,要根据水体的详细地形图, 对其形态及环境进行了解,从而根据不同环境特点(如水 深、底质、水生植物等等)设置断面和采样点。断面上设 置的点是直线的,每隔一定距离设一采样点。断面上采样 点的多寡使环境而酌情增减,通常设断面必须考虑几个因 素:如底质、水深、水生高等植物的组成、如水口、出水 口、湖湾,以及受污染地区等。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多少, 是具体情况而定。每一段面积断面上的每一采样点的位置 都需标在地图上,采集时可按图上编号顺序进行。
标本需用小镊子、解剖针或习惯检选,柔软较小的动物也可用毛笔分检。 此时,要避免损伤虫体。
每一塑料袋的样品检完后,需将袋内的标签放进指管瓶内,并在每瓶外 面贴上一个同样的标签。
检选出的底栖动物分别固定分装在样瓶中,水蚯蚓应先麻醉,使其舒展 再固定,一般把水蚯蚓放在培养皿中,加少量水,然后每隔10分钟滴加 95%酒精,直至虫体全部伸直。然后用4~10%甲醛液固定,或固定1~ 2日后,移入70%酒精中封存。
蚌斗式采泥器
式样多种,携带较方便。采集面积为1/16m2 或1/20m2。如图所示,1为一对蚌斗式铁勺, 上部较重,以绳挂于活钩2上,然后将采集器 迅速沉入水底,当铁勺与水底接触后,放松拉 绳,活钩即形脱落,当向上提拉屎,绳子即将 铁勺拉紧,铁勺自然夹拢,将底泥样夹在其中, 多余的水,自每半铁勺的方孔4中流出,提高 水面后倾入盒中,即采的泥样。用来采集昆虫 幼虫和寡毛类及小型软体动物。
采样时每个采样点上的大型和小型底栖动物各采2次样品。带网夹泥器采 得样品后,连网在水中剧烈洗涤摇荡,洗去污泥,网口要保持禁闭,然 后提到船上打开,拣出全部螺、蚌、蚬,放入广口瓶中,并贴上标签 (写明地点、编号、日期),然后带回室内处理。蚌斗式采泥器采得的 泥样,先倒入40目/寸的铜丝分样筛中,然后将筛底放在水中轻轻摇荡, 洗去样品中的污泥(若样品量大可分几次洗涤),最后将筛中的渣滓倒 入所料袋中,并放入标签,将袋口缚紧带回实验室分检。这一过程也可 将采的泥样倾入脸盆中,到岸边筛选,以免采样时间过长。
软体动物的螺蚌可保存于70~80%的酒精中,4~5天再换一次酒精即可。 也可用甲醛液固定,但务必加入少量苏打或硼砂中和酸性甲醛,不然, 软体动物的钙质壳,会被酸性甲醛腐蚀。此外,软体动物亦可群诶葬后, 将壳干燥保存。
昆虫及甲壳动物,可放入养萍中用75%酒精固定。昆虫成虫亦可制成干 标本保存。
五、定性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