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what is graphic communication?Graphic Communication is a combination of art and science. It requires professional preparationIt has been traditionally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Prepress Press and Post-press.网目调:Halftone印量:Run Length2、印刷用途分类:商业印刷、包装印刷、出版印刷。
3、雕版印刷:阳文反写到阳文正写是我国印刷术的最早形式。
4、我国印刷技术的发明过程中有哪些重要的人和事?①东汉105年,蔡伦发明纸。
②宋代毕昇发明胶泥活字(比西方早400年)③公元1297-1298年王祯发明木活字、转轮排字架④王选发明汉字激光拍照系统。
5、古登堡对印刷技术的发展做了哪些重要的贡献?①以字母为活字,创造金属自摸。
②应用压印原理制成简单的木板印刷机。
③创造金属字模使铅活字规格得到严格控制,便于排版。
6、印刷技术发明的物质基础、技术基础、社会基础分别是什么?物质基础:纸笔墨的发明技术基础:印章、拓石、雕版印刷活字印刷的应用社会基础:唐朝时期社会稳定、人民安定、经济发展、国家繁荣,人民的物质生活较富足,进而人民的精神需求提高,唐时用于佛经、诗集等的传播。
7、广义印刷:排版+印刷+印后加工即印前印刷印后加工印刷是以一定的方法对原稿图文进行大量复制的技术8、压力原理是传统印刷的基础,但不需要印刷压力的印刷方法为:静电印刷、喷墨印刷。
不需要印版的印刷方法:直接印刷:CTP9、印刷的5要素:原稿、印版、承印物、油墨、印刷机械。
10、图像原稿的种类:绘画原稿、照相原稿、印刷品原稿、电子原稿。
11、连续调原稿:从高光到暗调有浓淡层次连续变化。
透射原稿:以透明材料为图文信息载体,制版时用透射光作业。
反射原稿:以不透明材料为图文信息载体,制版时用反射光作业。
12、印版:用于把油墨传递到承印物上的印刷图文载体。
13、印版表面由哪两个不同性能的部分组成?图文部分和非图文部分。
14、根据印版表面图文和空白部分相对位置高低的不同,印版可以分为几类?凸版印刷、凹版印刷、平版印刷、孔版印刷。
15、承印物(substrate):接受印刷油墨或吸附色料并呈现图文的各种物质。
16、印刷油墨:印刷过程中被转移到承印物上的成像物质。
成分:颜料(色料微粒)——呈色物质连结料(高分子流体)——载体,提供流动性、转移性、成膜性助剂(附加料)——调节印刷适性17、印刷机的组成:输纸、输墨、输水(胶印特有)、压印、收纸。
18、凸版印刷(Letterpress Printing):印版特征:印版部分高于空白部分,印刷部分在同一平面。
印刷方法:墨辊给印刷部分敷墨,压印使版与承印物接触,油墨转移。
印品特征:有不明显的不平整度。
适用于:包装装潢材料、商品表格印刷、书报杂志、杂件。
19、平版印刷(Offset Printing):印版特征:印刷部分与图文部分几乎在同一平面,无明显高低之分(实际上有);印刷方法:制版:图文部分(感光方式,转移方式)具有亲油性、空白部分(化学处理)具有亲水性印刷:油水相斥的原理先着水——空白吸附水分,图文不吸再着墨——空白斥油,图文吸墨后压印——图文部分油墨转移到承印物,形成印迹。
印品特征:表面无不平现象,墨层叫平薄。
适用:书报杂志、海报、地图、挂历、精美画册20、凹版印刷(Gravure Printing):印版特征:印刷部分低于空白部分,空白部分在同一平面,层次深浅不同则凹陷深度不同。
印刷方法:满版涂上油墨--刮墨(刮去空白多余油墨)--压印(油墨转移)--得到印品墨迹(墨层厚度不同产生浓淡不同的色调)印品特征:墨色厚实,线条逛街,印品精美适用:邮票、有价证券、精美画册21、孔板印刷(Screen Printing):印版特征:印刷部分由大小不同或大小相同数量不同的孔洞构成,可透过油墨;空白无孔,不透墨。
印刷方法:满版涂墨,刮墨使油墨从图文部分的小孔透过,转移到承印物上。
印品特征:墨迹厚实,线条不光洁。
适用:印刷电路板、织物、商品包装、玻璃、不规则曲面。
22、印刷方式按印版与承印物的接触关系分:直接印刷:印版(上油墨)---承印物印板上图文是反像例:凸版印刷、凹版印刷、空版印刷间接印刷:印版(上油墨)---中间载体(上油墨)承印物印板上图文是正像例:胶印23、印刷机的类型:平压平印刷机、圆压平印刷机、圆压圆印刷机。
印刷机结构主要有:输纸装置,印刷装置,干燥装置,收纸装置以及一些辅助装置。
24、印刷的工艺流程:原稿---制版--印刷--印后加工。
25、文字信息处理(文字排版):依据文字原稿及对印刷品的要求,确定适当的字体、字号、行距、字距、版式等,并利用文字信息处理设备对文字原稿进行版面设计和排版。
26、文字排版的方法:活字排版;照相排版;计算机排版。
27、在我国,印刷文字的大小以号制为主,点制为辅。
28、活字排版:根据原稿及版面设计的要求拣出所需要的各种字体、字号的活字及空白部分的填充材料。
并将拣出的毛坯和制好的图版等组成一定大小、尺寸完整的活字印版。
29、照相排版:运用照相原理,按预定要求,把需要排版的文字通过光学系统,准确拍摄到感光材料上,得到文字的底片或照片。
也叫“冷排”。
30、计算机文字信息的输入方法:编码输入(根据汉字字形、笔画或者拼音进行编码,再用代码直接输入);自然输入(根据汉字的形体或发音整体直接输入,通过计算机识别实现汉字或图形的输入。
)31、汉字的编码输入:电报码输入、汉字整字键盘、汉字字根键盘、小键盘汉字的自然输入:自动识别输入:光学扫描、自动识别。
语音输入:语音输入设备和语音识别系统。
32、文字输出方式:光栅方式(点阵方式)、矢量方式33、输出设备:激光印字机、胶片图文输出机、印版图文输出机、数字印刷机。
34、图像信息处理:对连续掉图像原稿进行颜色分解和缩放处理,得到网目半色调图像底片的过程。
35、图像信息处理的方法:制版照相、电子分色、彩色电子印前处理系统。
36、阶调:定性描述像素的亮暗程度。
常用透射密度或反射密度表示亮度的高低。
调值高,像素或像素组的亮度大。
37、层次:图像中从最亮到最暗的一系列密度等级。
表示图像的深浅浓淡的变化。
38、连续调(continuous tone):从高光到暗调有浓淡层次连续变化。
39、亮调:亮度较大的阶调范围(1-3成网点)暗调:亮度较小的阶调范围(7-9成网点)中间调:亮度介于暗调和亮调的阶调范围(4-6成网点)高光:原稿光亮部分(1成网点)光辉点:原稿最亮一点(绝网)40、凸版和平版通过改变着墨面积率来体现原稿是深浅浓淡的不同层次。
41、单色连续调原稿的条幅加网复制原理:由等距网点大小的变化表现连续调原稿密度的连续变化。
42、加网的必要性(why加网):a 如果用未加网的连续调底片晒版,印版上中间调部分的感光层得不到足够的光亮,导致感光层硬化不足,图像建立不起来。
b、凸版和平版不能通过墨层厚度的变化来体现浓淡层次的变化。
43、加网照相:照相时,把网屏置于感光片前面,利用网屏对光线的分割作用,将连续调原稿拍摄成由大小不同、间距相等的网点组成的图像。
44、网点的作用:网点是最基本的图文单位。
等间隔网点的大小变化改变着墨面积,来表现图像的明暗层次。
网点覆盖面积与总之比,叫做网点覆盖率,通常用百分数来表示,故也叫做网点百分比。
网点大小:衡量:“成”或%,表示某一网点着墨在单位面积里所占面积的多少。
注意:网点有阴阳之分:阳像底片:看黑色;阴像底片:看透明点。
决定网点大小的因素:a 加网线数 b 原稿浓淡。
45、网线角度:相邻网点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
46、单色连续调原稿的调频加幅网复制原理:由等大网点的疏密变化表现连续调原稿密度的连续变化。
47、调频加网的定义:是通过大小一定的“网点”出现的密度(即频率)来改变印刷品的着墨面积率,从而体现原稿图像的浓淡色调变化,也成“随机加网”。
48、调频加网的优势:①不使用周期性网点结构,不会产生龟纹和玫瑰斑。
②不受网角限制,支持多色印刷,再现色域更广。
③无需考虑网角和挂网下属,可用较低分辨率扫描图像,图像数据量大为减少。
④调频网点,不规则分布,克服了调幅网点在50%的中间调发生阶调跳跃不足,可得到更光洁的阶调。
⑤网点细微(10-40u),不依赖改变网点大小体现层次,能以较低分辨率输出。
⑥套印精度对色彩和清晰度的影响更小。
49、印刷复制的原理:线性原稿、单色连续调原稿、彩色复制原理。
50、色光加色法定义:当两种或更多种不同的色光同时刺激正常人的眼睛时,就会使视觉产生一种新的神经冲动及产生一种新的色彩,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色光混合呈现出一种色光的效果,称为色光加色法。
色料减色法定义:色料呈现颜色是因为吸收了某些颜色的色光,色料混合式吸收颜色色光增多,反射光相应减少,物体的色彩是由反射光决定的,因此把色料的混合成为减色混合。
从复色光中减去一种或几种单色光而得到色光的效果,称为色料减色法。
三原色光等量混合时存在如下规律:红光+蓝光=品红光(R+B=M) 绿光+蓝光=青光(G+B=C)红光+绿光=黄光(R+G=Y) 红光+绿光+蓝光=白光(G+G+B=W)三原色色料混合规律:品红+青=蓝(M+C=B) 品红+黄=红(M+Y=R)青+黄=绿(C+Y=G) 品红+黄+青=黑(M+Y+C=BK)凡是两种色光相加,呈现白光时,这两种色光互为补色。
三原色中某一颜色的色料与其他色料混合成黑色,则这两色料的颜色互为补色。
例如:品红色与绿色、黄色与蓝色、青色与红色。
51、颜料和染料的呈色原理:色光的减色法,吸收某些光波,反射出的其他光波刺激人眼而感到颜色。
52、色料三原色:黄品青53、色料减色法: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料混合后会产生另一种颜色的色料的现象。
54、彩色原稿在印品上再现的两个条件:颜色分解、颜色合成。
颜色分解:使原稿组合的色彩进行分解,分别制成色料三原色印版。
颜色合成:对分解后的色料三原色版,用三原色油墨涂到对应颜色的印板上,再在纸张逐次叠合再现原稿色彩。
55、颜色分解的方法:根据减色法原理,用RGB三滤色片对原稿进行拍摄或扫描得到CMY 三种分色信息。
R滤色片——C阴片G滤色片——M阴片B滤色片——Y阴片。
56、颜色合成的方法:粉色阴片转拷成阳片进行晒版后,印刷时分别用各自的CMY三原色油墨着墨,在纸张上逐一叠加,再现原稿彩色。
57、网点套印在彩色合成时有两种情况:网点叠合,网点并列。
网点叠合:遵循减色混合原理。
网点并列:遵循色光减色法和加色混合原理。
58、彩色复制流程图彩色原稿——分色信息——晒版底片——印版——彩色印刷品59、莫尔纹:光学中两个空间周期相差较小的图文重叠时,会出现一种具有更大空间周期的图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