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都道: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是成功就一定要努力。
事实真是如此么?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来深入剖析一下‘努力’二字的含义。
关于努力,历史上有着不少相关典故——孙敬悬梁、苏秦刺股、凿壁偷光、映雪囊萤等,这一个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无不蒙着一层刻苦努力的光辉。
但是时代变了,伴随着人文思想以及社会理念的不断蜕变,关于‘努力’的真正含义,其实并不再像传统意义那般简单了。
就拿创业来说,这一为广大社会所密切关注着的重大话题,自然而然地或多或少地就流露着关于努力的真正诠释。
首先,努是突起凸出尽量使出力气的意思,相信这点大家都知道。
不过,努力中的力,可就大有文章了。
力,表面看上去就是力量,可仔细分析起来却是包罗万象。
体力、智力,这是每一个人都拥有的也是最基本的常规力。
承受力、洞察力,这是关于新生代努力的基本存在条件。
然后是毅力和爆发力,能忍、能冲,想要成功就得这样。
还有就是执行力和影响力,有了这些,你才能依靠自身魅力去借助自己所没有的外力。
而穿插在整个过程中的当然还有各个方面的辅助力,比如注意力、想象力等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自身动力的非限定性元素。
其实,所谓力量有很多种,多到人们根本连想都想不到世界上竟然还有如此力量的存在。
而同时,不管是创造了历史的伟人还是被历史所埋没了的普通人,都绝对不可能近乎完美地把每一种力量都驾驭到一种极限状态。
那些成功人士,也不可能仅仅只掌握了一种或者几种力量,而是凭着自己所与生俱来的某一种基本力量而去有选择性地将其他几种力量融入了自己的生命,然后再以燃烧其中某种力量的方式来借助其他力量的光辉照亮自己。
举个例子——阿南天生爱胡思乱想,上课的时候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能想的出来,而这就是他与生俱来的想象力。
不喜欢读书,经常逃课,阿南好不容易混到了毕业之后,去了南方某个城市,偶然看到了一篇关于某某科技的招商报道,然后阿南就在想,绞尽脑汁地想,如果他去加盟这个什么科技,他应该怎么做,或者说需要怎么做?注意了,应该是针对阿南单方面的,需要却是对于某某科技而言的,两者是一个交互并存且不断融汇衍变的关系,阿南很清楚这一点。
也正因此,阿南很有目的性地在自己的想象力中衍变出了创造力,以及执行力,凭借这三点,他没几年就以辖区总代理的身份接管了某某科技在整个省会的营销计划分公司。
所谓努力,首先要擅于运用自己的优势,其次再动用多元化思维将这个优势不断放大,直到能够以此创造出一定程度的影响力,成功也就是早晚的事了。
努力不一定成功?可问题是怎样才叫真正的努力?前面说过,时代不同了,很多新生代理念都开始不断涌现不断打破传统,如果说一腔热血攀登大雪山也叫努力的话,那那些通过天气预报预判出大雪崩的人又叫做什么?
前不久,笔者有个朋友说面试过了,但犹豫了一下没去,结果仔细想了想却后悔地要死。
笔者随口问了一句为什么,朋友说是自己眼光太短,其实那家公司挺有前途的。
“怎么看出有前途了?”
“你想啊,现在空气污染这么严重,空气治理这行肯定……….。
”
“不是,我意思是,你为什么当时没反应过来?”
“当时?当时我是觉着新兴行业肯定发展挺难的,再说,当时我也没详细了解过那什么勇霖科技啊。
”
“没了解过那你还去面试?”
“那不想着去碰碰运气么……..。
”
运气,诚然很多人都觉得运气也是通往成功彼岸途中或不可缺的一部分,换句话就是机遇。
然而,所谓机遇,其实是指自然力。
这种东西是很多人都欠缺的,但是也并非绝对无法获得的,那这种时候就要应用到那些伟人口中所说的,创造机遇。
如果纵观古今仔细研究那些成功者的案例的话,没准你就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在,任何一个成功者都具备不同程度的洞察力。
所谓洞察力,就是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透过现在看到将来,也唯有把握了某些东西在未来的至少是大体上的发展趋势,你才能积极蓄力,创造机会,甚至是改变未来。
真正成功的人,十个当中有几个都不会说自己努力了,面对追随者的请教,他们也许只会说一句,‘我尽力了’。
努力其实是一个很繁杂的概念,也唯有尽力,竭尽全力,你才能深层次多方面地领悟到,真正的努力绝对不像以往想象中那般简单,真正的努力,其实是掺杂着一些因果在里面的,或甜或苦,只有经历者自己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