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单元检测1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单元检测1

第二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A)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闻名中外的月牙泉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5千米处,四周为高耸如削的鸣沙山(由流沙堆积而成)。

“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堪称奇观,但近几十年来,这一沙漠奇观水位不断降低,面临消失的危险。

据此回答1〜2题。

1.月牙泉近年来水位降低的原因主要是()A.全球气候变暖B .冰雪融水补给过少C.人为拦截地表水,过度抽取地下水D .沙漠扩张造成的2 .月牙泉的处境说明该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受下列哪种理论影响()A .地理环境决定论B.人地伙伴论C.人类中心论D .“天人合一”思想答案 1.C 2.C解析月牙泉地下水位下降主要是过度抽取地下水和人为拦截地表水导致地下水的补给减少所致,这反映了人类任意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后果,是人类中心论的体现。

湿地与森林、海洋被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称为“地球之肾”。

据此完成3〜4题。

3.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破坏严重的主要原因是()①围湖造田②森林破坏③兴修水利④环境污染A .①②B .①③C .③④D .②④答案A解析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破坏的表现是湖面萎缩,其原因是森林被砍伐,水土流失加剧,湖泊淤积,再加上围湖造田,水域面积减少。

4.华北地区湿地水污染带来的后果主要是()①加剧水资源的短缺②危害人体健康③增加酸雨的次数④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A .①②B .①③C .③④D .②④答案A解析华北地区径流少,湿地少,人口多,工农业发达,水资源短缺,如果湿地受到水污染,必然加剧水资源的短缺,危害人体健康。

读“某区域环境问题示意图”,回答5〜6题。

5.图示反映的环境问题主要有()①水土流失②气候变暖③水环境恶化④酸雨污染A .①②B .①③C .③④D .①④答案B解析从图中看,有污水管道向河中排污使鱼类难以生存,同时树木被砍伐,风沙、暴雨增多,则能判断有水土流失现象,是否有酸雨从图中不能直接看出,但可看出水环境变坏;故选B项。

6.图中环境问题的存在,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①共同性原则②持续性原则③公平性原则④参与性原则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答案B解析这些环境问题的存在使该地不能持续发展,故违背了持续性原则;人类随意排放污水,使其他生物和下游地区受灾,也违背了公平性原则。

读“某岛屿的文明生态湖区规划图”,回答7〜8题。

開鸠种苗辟化联地炉爭菲他界甫越-地迪反乘节贝莱种掠联地于热帯高蝕绘济惟物些地一腔路心河梳甲水土裸持林匚J ftWK7.该发展模式所具有的特点是()A .主要关注经济领域中产值和利润的增长B .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了资源、环境的合理开发与保护C.快速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促进社会财富的积累D .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8.下面属于该湖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表现的是()①将林地、草地都开垦为耕地②加大科技投入,注重生态经济发展③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④培育优良品种,发展高效农业A .①②B .①③C .②③④D .①②④答案7.B 8.C解析读题干及图可知,该生态区既注重了林区、湖区的生态保护,又充分利用了各种环境条件,使经济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其农业发展模式注重技术投入,通过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9.下图所示的生产模式最可能适用的地区及其优点是()A .东北森林地区;利于林区经济发展B .西北沙漠地区;利于生态环境改善C.江南丘陵地区;利于循环经济发展D .青藏高原地区;利于充分利用太阳能答案C解析分析该生产模式可知:该地适宜建沼气池和培养食用菌, 而沼气、食用菌需较高的温度,四地中江南丘陵地区气温适合。

该模式利于循环经济的发展。

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完成10〜12题。

10.图中字母F、H代表的含义是()①F表示资源获取②F表示产业消费③H表示废物排放④H表示产品消费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11.E阶段可能产生的问题是()①过度开发导致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②过度排放污染物超过环境自净能力③生产过程导致工农业污染排放④资源开采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①④12.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意味着()①高经济增长②发展清洁生产③倡导循环经济④减少资源开发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①④答案10.B 11.D 12.B解析该图表示了环境、资源和人口的关系,F为对生态系统提供的资源进行加工利用或再加工利用,因此为经济系统活动中的产业消费。

H为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排放到环境中的生产与生活废弃物。

E为人类从环境中获得资源的过程,其易产生的环境问题为资源枯竭和破坏,以及引发的环境污染与生态问题。

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为发展循环经济,包含工业中的清洁生产和生态农业建设。

下图示意我国某企业集团型生态产业园区的生产联系。

完成13〜14题。

A .能源B .技术D .市场14.该生态产业园区中( )A .企业的集聚避免了市场的竞争B .技术协作带动了企业间的集聚C .企业彼此间形成了生产工序上的联系D .物质的循环利用形成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联系答案 13.C 14.D 解析 解答本组题的关键是认真读图,理解图中各产业的关系, 并结合相关知识进行综合分析。

第 1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生态 产业园区的核心企业是制糖厂,由于甘蔗制成糖后重量大大减轻,因 此制糖厂属于原料指向性工业,影响其布局的主导因素是原料。

第 14题,分析图可知,图中各企业实施了清洁生产模式,实现了物质 的循环利用,并将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密切联系在一起。

2009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你的星球需要你 联合起来应对气候变化”。

读漫画图,完成15〜16题。

15. 2009年世界环境日主题及漫画都反映了可持续发展的 ( )A .公平性原则B .持续性原则C .共同性原则D .阶段性原则16. 解决全球气候变暖这一问题,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和 义务,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A .公平性原则B .持续性原则C .共同性原则D .阶段性原则答案 15.C 16.D解析 解决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如全球气候变暖、酸雨等问题,必须进行国际合作, 体现了共同性原则。

发达国家处于可持续发展的 高I 造纸匚I -總晒厂**脚 也厂 1水泥13. 影响该生态产业园区核心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C .原料■ItE 廉 磁厂 制耦厂|化肥厂}甘盘、wm 制糖厂甘睞、邸 [养石场| M 在醴天下 齐做补犬人级阶段,在资源与环境的保护方面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2008 年9 月河北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三聚氰胺污染事件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据此回答17〜18 题。

17 .为避免蔬菜和水果受到各种污染,并保护生态环境,生产中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①采用无土栽培(水培法) ②使用绿肥等有机肥③使用高效化肥④使用农药防治虫害⑤采用生物措施防治虫害A .①②③B .①②⑤C .②③④D .②③⑤1 8 .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我国正加快发展绿色食品生产。

绿色食品要求( )①产品的原料必须是绿色植物②产品原料的产地符合环境质量标准③产品原料的生产过程符合生产技术标准④产品的加工、包装和储运符合国家相关标准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答案17.B 18.B解析使用高效化肥和农药防治虫害都有可能使蔬菜和水果受到污染。

绿色食品是指生产、加工、包装和储运等过程都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且有营养的食品,并非都是绿色植物。

2008 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

据此回答19〜20题。

19.下列符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方向的是( )A .倡导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B .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C.加大资源进口量,维持经济高速增长D .环境污染较严重的工厂向郊区转移20.我国提出走节约型发展道路的直接原因是( )A .自然资源种类多、类型全、总量大B .单位GDP资源消耗量少C.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D .经济发展速度快答案19.A 20.C解析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提倡生产过程中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我国资源总量虽丰富,但由于人口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节约型发展道路。

二、综合题(共50分)21.读材料,回答问题。

(13分)新华社北京2008年6月16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16日在参加2008年节能宣传周活动时强调,面对当前资源环境形势,必须进一步强化全民节能环保意识,坚持开源节流并举、节约优先的方针,以节能为重点,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分析我国资源状况,完成下表内容。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 。

(3)下列对两型社会的认识合理的有()①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②建设节约型社会就是延缓经济发展③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把环境保护放在首位,一切活动以环境保护为中心④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A .①②B .①③C .①④D .②③(4)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应采取哪些措施?(答对三条即可)答案(1)(2)环境污染生态破坏(3)C (4)①加强宣传教育,转变观念,树立节能环保意识;②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推行循环经济(工业实行清洁生产,农业实行生态农业模式):③倡导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消费方式;④加快技术创新,推进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技术发展,并建立信息交换平台,使之推广;⑤充分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等。

(合理即可)22.读“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分)(1)图中所示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程度都较低的时段是__________ 。

A〜B时段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是, B〜C时段二者的关系是_____ 。

经济不断增长,环境污染程度较低的理想年代,应是图中所示的___ ■寸段。

(2)图中A〜B时段的主要产业可能是( )A .核工业B .耕作农业C.钢铁工业D .电子工业(3)一些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水平处于C点以后,其原因是()①增加环保投入②工业技术进步③产业结构调整④工业发展迅速减慢⑤出现逆城市化现象A .①②⑤B .①②③C.②③④D .②③⑤(4)在工业发展中我国要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应注意的是()A .要减慢工业发展步伐,降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B .先大力发展经济,有一定资金积累后,再加大环保投入,治理污染C.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减小环境污染程度D .我国目前环境质量较好,无须采取治理环境的措施答案(1)A点以前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水平同步增加(或经济高速发展,环境污染加剧)经济不断增长的同时环境污染程度降低 B 点以后(2)C (3)B (4)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