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FSK课程设计知识点
2、若两个载波频差小于 fs ,则连续谱在 f0 处出现
单峰;若载频差大于 fs ,则连续边谱距离拉开,
出现双峰; 3、若以二进制移频键控信号功率谱第一个零点 之间的频率间隔作为2FSK信号的带宽,则2FSK信 号的频带宽度B2FSK为
B2 FSK f1 f2 2 f s
(5式)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在设计移频键控系统时,为 了获得最佳分路特性,通常选用的两个载频 f1和 f2 在码元周期 TS内具有正交特性,即
D 74LS04 4.7kΩ 150Ω cp 8200pF
Q
Q
f1
16kHz
(a)
环形振荡器
D
Q
D
Q
D
Q
D
Q
f1
16kHz
cp
Q
cp
Q
cp
Q
cp
Q
f(1kHz) s f(8kHz) 2
(b)
=1
分频器
=1
D cp
Q
D cp
Q
D cp
Q
D cp
Q
15位m序列 输 出
Q
Q
Q
Q
fs=1kHz
(c)
信码发生器
6.8kΩ
2CK19
J cp K Q RD Q
74LS107
CD4069
CD4011 +5V
8200pF
至低通滤波器
6.8kΩ
2CK19
J cp RD Q
2 FSK 信号输入
K
Q
74LS107
图10
解调器的电路图
该电路具有单稳态特性,它的稳定状态是: =1或 Q Q=0。当CP端有输入信号触发时,输入信号的下降沿使电 路状态发生改变:Q=1, Q =0。这时J-K触发器清零端的电压 VRD将缓慢降低,当降至1.4V左右时,触发器清零,电路又 回到稳定状态,此时,二极管导通,电容C经二极管正向电 阻rD 反向充电,因为反向充电的时常数τ充= rD C较小,因而 触发器清零端的电压会很快上升至高电位上,保证Q端维持 低电平。显然,输入信号的下降沿作用后,清零端电平下降 到1.4V左右的时间长度与脉冲宽度有关,脉冲宽度τ放= W1C, 调节W1可以改变形成脉冲的宽度。调节W1使脉冲形成电路 上下两支脉冲的宽度分别小于T1/2(T1=1/f1),保证两路脉 冲叠加后不混叠,但也不能使脉宽过窄,因为形成脉冲的宽 度将影响低通滤波器输出幅度的幅度。
载频之一。若二进制基带信号的“1”对应于载频 f1,“0”对应于载频 f2,则二进制移频键控制信 号的时域表达式为:
e2 FSK (t ) Am1 (t ) cos(1t 1 ) Am2 (t ) cos(2 t 2 )
(1式)
式中,A为两个载波的幅度(数字电路的输出
二进制移频键控信号也可以采用模拟调频方法来 产生。第二章非线性调制器中曾利用过的LM565即 可制作2FSK调制器。在使用VCO完成2FSK调制时 要注意两点:首先应使VCO工作的中心频率在2FSK 信号的中心频率上,这由LM565 “8”脚和 “9”脚 的外接电阻和电容决定的;由于在同一定时电容下 VCO的频率有10:1的调谐范围,加之要限制FSK信 号的频带,因而加入“14”脚的数字基带信号幅度 不可过大,采用LM565产生2FSK信号的实验线路如 图13所示。
二. 设计内容:
1. 根据2FSK调制器与解调器的组成原理设计实现方案; 2. 着眼于时间、频率、频谱、频带、观察2FSK信号。在 时域,观察单元电路各点的波形、眼图、误码率;在频域, 观察已调信号、调制信号的频谱,测算传输带宽;测量两
个载频频率;
3. 理顺低通滤波器3db带宽与基带信号传输速率间的关系, 两个载频间隔和基带信号速率间的关系;
基带信号对载波进行调制,完成频谱搬移,
变换成频带信号后,才能在带通传输特性 的信道中传输。
(一)二进制移频键控制信号的产生方法
在二进制数字调制中,若载波的频率随二进
制数字基带信号在 f1和f2两个载频间切换,则产 生二进制移频键控制信号(2FSK信号)。二进制 移频键控制信号的产生方法如图1所示。图1(a) 是采用数字键控的实现方法,图1(b)是2FSK信
图4所示。
a mFSK(t)
限幅器
b
微分
c
整流
d
脉 冲 形成器
e
低 通 滤波器
f
图3 过零检测
a
b
c
d
e
f
图4
过零检测法的时间波形
九、在设计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2FSK调制器方案介绍:
二进制移频键控信号的产生原理图如图5所示。
m(t) 选通开关 f1
÷ 2
基带信号 产 生 器 fS 振荡器 相加器 mFSK(t)
六.课程设计报告的要求:
1.给出最后完成的方案并作祥细的电路分析; 2.介绍测试项目、测试方法、整理测量数据、 分析性能指标;
3.总结设计、调试、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七.参考资料:
• 通信原理 . 樊昌信、张甫翊等 . 国防工业出版社 • 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 张生辉、曹丽娜 . 技大学出版社 • 通信原理及系统实验. 樊昌信、宫锦文、刘忠成编著 西安电子科
4. 根据实验记录的波形和数据,分析2FSK调制解调过程
和性能。
三. 技术要求:
1.两载频 f1、f2 由一个方波振荡器产生。其中
f1=8kHz 、 f2=4kHz,数字基带信号时钟频率
fs=1kbit/s;
2.设计一个m序列产生器(15位或31位),作
为数字基带信号; 3.解调采用非相干解调技术(在时间充足的情 况下,也可以采用锁相解调);
二进制移频键控信号的解调可采用相干解调
和非相干解调。从最佳解调的观点看,相干解调
具有最佳的抗干扰性能,但相干解调必须依赖于 解调端恢复准确频率和相位的参考载波,在移频 键控系统中,提取f1和f2会大大增加系统的复杂 度。采用非相干解调的原理图如图3所示,它是一
种过零检测的方法,整个解调过程的时间波形如
2
C1=KC2来算C1,上式中
1 R1R2C1C2
通带增益 H0=R3/R1, H0取10,先确定C2,再依
4 H 0 1 K= , 2 2
R3 2cC2
4 H 0 1 1 1 2 K
(6)、用锁相环实现相干解调
SFSK f 2 f
s
0 .8 f s
h 0.5 h 0.7
h 1
fo fs
o
fo fs
f
fo
图2
相位离散的2FSK信号的功率谱示意图
从图2中可以看出:
1、2FSK的频谱由连续谱和离散谱所组成,其中
离散谱位于两个载频 f1 和 f2处,连续谱由两个中
心位于 f1 和 f2 处的双边谱叠加形成;
电子工业出版社
• 现代通信原理. 曹志刚、钱亚生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实用电子电路手册. (数字电路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
• 实用电子电路手册. (模拟电路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
八.2FSK调制解调原理
在实际信道中,大多数信道具有带通
传输特性,数字基带信号不能直接在这种
带通传输特性的信道中传输,必须用数字
09年课程设计题目:
2FSK调制与解调器的设 计与实现
指导老师: 宫锦文、王勇、黄启萍、韩宝彬
一.设计目的: 1. 经历工程设计与实现过程,为后续进行毕业
设计奠定工作基础;
2.掌握2FSK的调制与非相干解调的实现方法;
3.遵循本系统的设计原则,理顺基带信号、传输
频带及两个载频三者间相互间的关系; 4.加深理解2FSK调制器与解调器的工作原理, 学会对2FSK工作过程进行检查及对主要性能指标 进行测试的方法。
幅度,设两幅度正好相等)ω1=2πf1,ω2=2πf2,θ1
和θ2是两个载频的初始相角;m1(t) 和 m2(t)是周期
开关函数,定义为:
1 m1 (t ) 0
0 m2 (t ) 1
TS 2<t < TS 2 1 TS 2< t < TS 2 2
TS 2<t < TS 2 1 TS 2< t < TS 2 2
÷ 2 n ÷ 1 n
f2 m(t) 选通开关
图5
数字移频键控信号产生原理图
按(8式)和(5式),两载频 f1、f2 和fs 应折中选取,另外根据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 员会(CCITT)的建议,传输速率为1200波 特以下的设备采用FSK,因而本实验的码元 速率选在1kHz左右,这样 f1、f2 和 fs 三个频 率的取值分别为f1 =?、 f2=?和fs=? 。 (2)、信源的具体电路(参见图6):
数字电路完成限幅、微分、整流和脉冲形成四大
功能是较简单的,解调器的解调框图如图9所示。
2FSK信号
脉冲形成器 相加器 反相器 脉冲形成器 低通滤波器
Vd(t)
图9
2FSK信号解调器的组成框图
脉冲形成电路用双J-K触发器74LS107、二极管、 阻容等元件组成。具体电路如图10 。
+5V
8200pF
(2式)
(3式)
且m1(t)和m2(t)满足下列关系式:
m1 t mTS m1 t m 1, 2, m2 t mTS m2 t
(4式)
相位不连续的二进制移频键控信号的功率 谱可以近似表示成两个不同载波的二进制振幅
键控功率谱密度的叠加,如图2所示。
(5)、低通滤波器的设计
为了获得良好的幅频特性,相加器输出端所接的低通滤